第15章 建设工坊

换源:

  周巡检临走之时,将那23名山匪尸体也用牛车一并带走了。

不过赏银一事,他答应会在县衙发放之后,会与陈诩的官服、告身等物一并带回来。

处理完村口山匪一事,陈诩也开始着手安排弓手的招募事宜。

他先是在村长家书写了几篇文告让人下发到四村,然后又派人将另外三村的村长给叫到了河谷村。

目的就是通过招募以及村长推荐两条线,将所需的弓手尽快给招上来。

几位村长听说可以在他们村招募巡检司的弓手,而且每个月还有300文的例钱,也都上了心。

毕竟村里有巡检司的弓手,就可以正大光明地佩戴武器,这对维护村里的治安,会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说,能给村中解决几名劳力的就业问题,也是好事一件。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吃上公家饭,那可是一件极为有面子的事情。

几个村长甚至都盘算着,是不是要将自己家的子侄也给塞进这巡检队伍里。

当然,陈诩在这几个村子招募弓手,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就是拉拢人心。

至于这些村长所推荐的人员是否可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那还需要自己亲自验过再说。

解决完这件事,他便开始与村长商议起村中建坊的事情,“不瞒李叔,其实我在前几天就有了在村里开办工坊的打算,这样也可以收拢一些村中孤女干活,只是不知道这开办工坊,有哪些规矩?”

听闻此言,李谷仓眼前顿时一亮。

他是河谷村的村长,自然知道这村中孤女的苦楚。

年年打仗,村中的男丁越来越少了,而且村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寡妇。

在这个时代,家里没有男人养活,生活会非常的艰难,特别是现在还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前就经常有村中孤女被饿死在家中的事情。

如今,陈诩打算开办编织工坊,这样就能直接将村中孤女吃饭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让他这个为河谷村操了一辈子心的老村长,心中欢喜不已。

心中对陈诩这个人,也是更加的认可。

只见李谷仓拱了拱手开口道:“小诩大义,我李谷仓佩服,开设工坊对咱们河谷村可是件好事,作为河谷村的村长,我第一个支持你。”

“其实开办工坊并不复杂,只需要去县衙工房提交申请,审核备案发放凭证即可。”

“剩下的,你每月给县里上交一份固定的商税就行了。”

听李谷仓这么说,陈诩瞬间就明白了。

作为村长,李谷仓在村子里有场地租售之权,价格也可以按当地县衙所规定的最低价上交就行。

村中的土地不值几个钱,李谷仓带着陈诩看了几块闲置的土地,最终在村西头选择了一块500平的空地,以5两银子的价格完成了成交过户。

末了的时候,李谷仓又说道:“小诩啊,这荒年大家都穷啊!在建造工坊的时候,还希望多用一下咱们村的男丁,给他们管一口饭就成,估计大家都会抢着干!”

陈诩自然爽快答应,毕竟这么廉价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反正自己这次从山匪身上得到了80多两银子,而且过几天,射杀山匪的赏银也会下来,估计又是上百两。

现在自己就是一个土财主,根本不缺钱。

中午的时候,陈诩将杜小毛、塔山和李二柱三人叫到了家里,还让娘子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直到这个时候,叶灵雪才知道,夫君昨晚不但射杀了许多山匪,还被本地巡检保举为河曲镇的副巡检,担负起周边四个村的治安防务。

听着大家一口一个地叫着夫君巡检大人,小丫头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三人作为自己的第一批班底,陈诩自然比较照顾,直接给他们每人预留了一个弓手的名额。

听到副巡检大人这么说,杜小毛、塔山和李二柱三人都激动坏了,连忙叩首拜谢。

他们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还能端上铁饭碗。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陈诩给他们的机会,要不然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也不会落到自己几人头上。

“中午吃过饭,你们几个随我去镇上一趟,我准备购买一头黄牛和一辆牛车,顺便再买一些粮食,明天工坊开工,没有粮食可不行!”

陈诩已经和村长商量好了,明天工坊开工建设,村长负责安排人手,只需要陈诩这边每日管两顿饭就成。

这么好的事情,陈诩在前世可是很难看到的。

所以第一时间就答应了。

镇上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各种坊市店铺还是比较健全的。

四人先是去牲畜市场,在里面逛了一圈,最终陈诩花了八银子购买了一头刚成年的黄牛。

另外,他又花了二两银子买了一辆长条型的牛车。

临近傍晚,当村民看着一大车的粮食运到村里,再加上有村长李谷仓的宣传,很快陈诩准备建造工坊的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

帮工者,每日管两顿饭,而且还是干的。

人们奔走相告。

村里没什么事的民壮几乎都来了。

督造工坊这件事,陈诩交给了村长李谷仓。

他在村里颇有威信,这活交给他,陈诩也很放心。

有了得力干将们的帮助,陈诩的编织工坊建造计划,第二天便开始顺利运转起来。

陈诩甚至能在工地上看到很多孤女自愿前来帮忙。

原因无他。

她们知道这座工坊就是为她们而建的。

一旦完工,她们也就都有了能吃饭的伙计。

因此,她们甚至比任何人都希望工坊早日完工。

陈诩也没亏待这些孤女,免费来帮忙的,他都会在中午免费管一顿饭。

关于做饭问题,陈诩也没有让娘子一个人忙活,而是将隔壁的刘婶,李二柱的媳妇丁小梅一同叫了来。

至于杜小毛和塔山的老娘,不是他不愿意叫,只是因为两人的身体都不好,所以就没有让她们过来。

提供的伙食比较简单,糙米饭,鲫鱼汤,外加一份腌萝卜小咸菜。

不过这样的伙食,对于这些饿惯了的农户来说,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关键是陈诩家的糙米饭管够啊!

几乎每个人都吃了整整两大碗,到最后,甚至还把碗里的米粒汤汁都舔得干干净净。

要不是陈诩爱干净,估计饭后都不用娘子她们刷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