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暗忖,这事若真是如这位小友所说,其中猫腻肯定不小。
他即将上任延边知府,这清河县就在自己的管辖范围,这等关乎民生与军务的大事,自己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只是现在他并未透漏自己身份,只能先将此事记在心里。
然而坐在一旁的裴元绍听到这话却是坐不住了,“养兵乃是国家的大事,怎能让你个人承担弓手们的俸禄和吃食?”
他曾在军中待过多年,自然知道军中的一些龌蹉之事。
估计是中间有人中饱私囊了。
只是这次他们吃相太难看了,甚至把下面一线人员的利益全部给吞空了。
如果这种事不解决,将来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这也让裴元绍忍不住愤怒了起来。
张允这次上任延边知府,其实他也要一同随行。
原因是骁骑大将军萧楚沫写奏折给朝廷,准备请裴元绍出山,现在已经批复同意了,而且还给他许了一个延边府参将的官职,可以掌管整个延边府所有的府兵。
看到裴老气愤,陈诩也是苦笑着摇头,“我本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这些弓手都是我亲手招募的,他们同我一起为几个村子做事,我实在不忍看他们挨饿受冻。”
众人正说着,突然一名女子走了过来,只见她倒头就跪在了张允的面前,然后哭着说道:“三叔,我是小娥,您,您怎么来了?”
张允扭头一看,这不是自己的侄媳妇赵小娥吗?
“小娥,你,你怎会在这里?”张允顿时惊愕地问道。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自己的侄媳妇前段时间不是被黑风寨的山匪给掳走了吗?
难道她已经被人给救出来了?
没错,来的这名女子正是上任巡检张朝阳的夫人,也是张允的侄媳妇,张小娥。
“小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允回头震惊地问向了一旁的陈诩。
然而还没等陈诩回话,赵小娥就直接解释了起来:“三叔,陈大人前几天带着这里的弓手把黑风寨给灭了,我和十几个被掳走的女子这才被解救了出来。”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都是吃了一惊。
他们知道最近巡检司灭掉了黑风寨,但是没想到,灭掉黑风寨的却是眼前的这位小友。
要知道,前段时间巡检司联合县里100名府兵,都没能攻打下那黑风寨。
看来这年轻人还是个用兵的人才啊!
就在几人愣神之际,赵小娥又补充道:“不光如此,前段时间抓到黑风寨三当家张癞子,斩杀他们20多名山匪的也是陈大人。”
听到这话,几人这回终于把陈诩给对上号了。
之前他们就听说河曲镇新上任了一位副巡检,只是当时大家并没有在意。
后来那个周淮仁去张家汇报说,是他们巡检司抓到了张癞子,而且还灭掉了黑风寨,当时他并没有说是陈诩带人干的这两件事。
看来那周巡检是贪了眼前这小子的军功了。
不过此时也不是细说这事的时候,现在张允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对眼前这小子更感兴趣了。
“陈大人,我们已经认识两天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现在你可以说了吧?”张允笑呵呵的说道。
这人替他们张家报了大仇,可以说是张家的恩人,理应得到他的尊重。
“小子全名叫陈诩,几位可以称呼我为小诩就可以。”陈诩笑着回应道。
“哦?你就是那批笔筒所刻诗词的作者?”
几位老头突然齐齐问了一句。
因为他们昨日买的那批笔筒上诗词的作者,就是写的清河陈诩。
“没错,是我,当时怕笔筒卖不上高价,所以就谎称是一位大师所作,让大家见笑了。”
几人听到陈诩这么说,都是笑着摇头。
不过那些诗词写得的确很好,如果传扬出去,估计也会名扬天下。
所以一两银子的售价,在他们眼里还是低了。
“小娥,起来吧,下午还是跟我回家吧,你毕竟是张家的少奶奶,留在这里像什么话?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和大哥说清楚的。”
张允回头虚扶了侄媳妇一把。
现在他已经明白赵小娥没回张家的原因了。
这孩子是在为他们张家的名声考虑啊!
然而赵小娥却拒绝了张允的做法。
“三叔,我不打算回去了,你就当我死在黑风寨好了,在这里我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每天过得很充实,也能忘记那些不开心的日子,还请三叔成全。”
虽然有三叔在中间说和,但是自己始终过不了心理上的那一关,留在这里未必就是坏事。
而且自己还年轻,就算回去又能怎样?
被娘家接走?还是在张家守一辈子活寡?
这些天赵小娥其实已经想明白了。
这里与她有一样遭遇的女子还有很多,大家在一起起码还能有些话说,
虽然日子过得苦了一些,不过陈大人和陈夫人对大家都很好。
听到赵小娥这么说,张允也沉思起来。
良久之后,他才叹口气说道:“那好吧,既然你已经做了决定,我就不强求了,不过如果日后你想回去的时候,就直接告诉陈大人,我想他给你安排好一切的。”
说着张允又看向了一旁的陈诩。
“嗯,没问题,我听夫人说你不光会识字还会一些算学,日后你就负责整个编制工坊的管理吧!”陈诩笑着说道。
既然张老同意让侄媳妇留在自己这里,自己怎么也得招呼人家一下。
这种为人处世的道理,陈诩还是明白的。
听陈诩这么说,张允心中对陈诩又多了几分赞赏。
此时,排队打饭的众人都已吃上了饭菜,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众人的欢声笑语。
陈诩招呼着张允等人来到一旁的桌子坐下,说道:“几位大人,咱们也一起吃点,尝尝这农家饭菜。”
众人也不推辞,纷纷入座。
吃着饭菜,张允又问道:“小诩,村中这么多人靠你吃饭,你的压力一定不小吧?”
“压力是有一点,不过我打算再增加一些其他产业,毕竟这批人修建完兵营,总给给大家谋个活计啊。”陈诩笑着回应道。
“哦?还想继续开办工坊?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了计划?”
张允听陈诩这么说,立刻来了兴趣。
看来这小家伙还是一位生财童子啊!
“嗯,几位也看了,我们工坊的纸张上乘,若是能印制成书籍或者折扇一类的东西。定然可以让收益大大增加不少,毕竟诗词雅句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并不是多难的玩意!”
陈诩直接透漏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话落到几人耳中,却是让他们震惊不已。
什么叫诗词雅句这些东西对你来说不算多难的玩意?
难道你还能大批量地创作不成?
看着几人都是翻着白眼看向自己,很明显是在以为自己在说大话。
“怎么,几位不信?不过没关系,等日后你们在别处看到大量落款是清河陈诩的诗词雅句时,估计你们就会信了!”
陈诩笑着回应道。
“你,真的能随时随地地作诗?”
一旁的小丫头有些怀疑地问道,显然她把陈诩的话当真了。
“别的不敢说,一天三五首的产量还是没问题的。”
陈诩看着小丫头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笑着回道。
“哦?那你给我现场作一首我听听?就作一首让大家不浪费粮食的诗吧!”
小丫头像是在印证陈诩刚才所说的话似的,直接出了题目。
几个老头听了当场都笑了出来。
就连一旁的叶灵雪都有些嗔怪地拽了拽夫君的衣袖,显然是在埋怨他刚才话说得太满了。
“晓芙,怎么说话呢?这作诗讲究灵感,还需要酝酿情绪,再结合现实场景才能有感而发,你这不是为难小诩吗?”
这次说话的是纪远沧。
“我只是和陈大哥开个玩笑而已!”
说着小丫头直接吐了吐香舌。
“呵呵,不用,诗词都是小道,我现场给你作上三首,大家听好了: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三首: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不知道这三首,晓芙妹子可满意?”陈诩笑着问向小丫头。
“好诗,好诗啊……”
没等纪晓芙回话,张允和纪远沧等人就已经拍手叫起好来。
这一刻大家都被陈诩的诗才给震惊了。
他们也没想到,同一个题目,这年轻人能在几息的时间,就能连续做出三首诗,而且还都是可以传世的佳作。
难道他是诗仙转世不成?
纪晓芙则是一双美眸亮晶晶地盯着陈诩,心中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陈大哥长得如此高大、英武、俊美,而且还那么会作诗。要是能……”
“只可惜,他已经有娘子了……”
小丫头瞬间想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