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际已泛起了鱼肚白,晨光如细丝般穿透薄雾,洒落在战场上。
张飞与苏威,两位猛将各自引领着麾下直扑黄巾军的中军大帐。
亲眼见证了卜易自杀成仁的惊人一幕。
就连张飞这位燕赵之地的粗犷豪杰,也不禁出言赞道:“这个黄巾匪首,端得算个人物,俺老张,佩服!”
苏威眼神复杂地扫过威武雄壮的陈钊三兄弟,以及地上卜易已经变得冰冷的尸体,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感慨:“果然,草莽之间也有英雄。”
卜易已死,余下的黄巾军全部投降,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此战,陈钊以两千五百新创之军,趁夜奇袭毋极城下的黄巾军大营,取得奇效,大败黄巾军。
黄巾军首领卜易见大势已去,在陈钊的一再保证为投降的黄巾士卒求得一条活路的誓言下,命令所有黄巾军士卒放下武器,向陈钊投降。
而自己却不愿苟活,拔刀自刎。
此次战役,共歼灭黄巾军五千余人,收降一万六千人,缴获钱粮物资无数。
而官军自身伤亡才七百余人,战果斐然。
此时,陈钊脑海中传来系统的声音:“叮!检测到宿主已经完成了救援毋极的系统任务。特颁发系统奖励,奖励一,英雄杀英雄召唤卡一张;奖励二,宿主声望值增加2000点;奖励三,奖励三,击杀敌军5214名,得功勋值5214点,招降敌军16342名,共得功勋值32684点,共计得到功勋值37898点。”
陈钊闻言,心中大喜:这奖励果然丰厚,声望值和功勋值又增长了,而且又奖励了一张英雄召唤卡。加上汉昌之战奖励的一张,手头已经有两张了,届时可以召唤两名英雄为己所用了。
毋极城门大开,县令张固携甄逸、张适等人出城迎接陈钊一行的援军。
黄巾军大营内,陈钊正与关羽、张飞、张世平、苏威父子忙碌地收拢着黄巾降卒,清点此战的丰硕战果。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
忽然,亲卫统领杜长匆匆而来,向陈钊禀报道:“启禀主公,毋极县令张固大人前来拜见。”
陈钊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他转头对张飞说道:“翼德,你与张兄、苏兄处理这处事务,愚兄与云长、仲平去会会他们。”
张飞豪爽一笑,拍着胸脯道:“大哥放心吧,俺晓得了,定不让大哥失望。”
一旁的张世平、苏双纷纷拱手,一口应承了下来。
陈钊朝他们一拱手,然后,他带着关羽和张世平,随杜长缓缓而去。
暖暖的朝阳已经冲出天边的云层,慷慨地照耀着这片刚刚被战斗蹂躏过的土地,时间也仿佛被这金色的光辉拉长。
张固和甄逸、张适等一众毋极世家大族、巨贾富商,在军营门前驻足等待。
张适转头望向张固,轻声问道:“贤弟,不知这陈大人是何方神圣?”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似乎想从张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
张固捋了捋颌下短须,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沉吟了一下笑道:“兄长,愚弟所知有限。陈大人名钊,字德功,河间国易县人。本为安熹县尉,因抗击黄巾贼有功,被王使君升为县令。后蒙陛下洪恩,晋升中山国相,封荡寇将军。至于其他详情,愚弟就不甚了解了。”
张适闻言,以手抚须,低头沉思不语。
但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显然正在努力消化这个信息。
旁边的众人也在纷纷议论,有人高声赞扬陈大人的英勇事迹,有人则低声贬低他的卑微出身。
但无论如何,陈大人的名字已经在今天这个场合中成为了无法忽视的存在。
甄逸闻言,心中震惊不已。
作为老牌世家大族的一员,他深知升迁之路是何等艰难。
此人竟然由一介武夫起步,从小小的县尉转变成文官已是不易
还能在短短时间内从一个区区县令迅速晋升成镇守一方的两千石大员,这简直就是奇迹!
他的心中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陈大人起了强烈的好奇之心,迫切想见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不多时,一队人马自原黄巾军大营中缓缓而出。
晨曦微露,金光洒落在领头之人身上,勾勒出他身长八尺、体格健壮的轮廓。
宽阔的肩膀与挺直结实的脊背,在盔甲的映衬下更显英武非凡,犹如战神降临人间。
他的脸庞被阳光晒得有些黝黑,古铜色的肌肤散发着健康的光泽。
一双漆黑的眼眸亮如星辰,透露出坚毅与不屈,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
挺直的鼻梁下,雪白的牙齿与嘴角那抹自信而迷人的微笑相得益彰。
唯有嘴唇上那一抹肉眼难见的细密绒毛,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气息。
此人竟是如此英雄了得!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如此年轻!在场众人无不心生震撼!
他们原本以为传说中的国相大人会是一位年迈的智者,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位年轻英武的豪杰,令人难以置信。
张固见状更是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的国相大人竟如此年轻英武,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年轻许多。
张固出身于冀州世家大族的河间张家,能够执掌毋极县,家族中也是费了一番力气。
而这个国相大人,看年纪应该只有二十左右吧?和自家儿郎差不多。
想到这里,张固不禁暗自感叹:自己这么多年还真是活到了狗身上去了。
然而,尽管心中吐槽不停,但张固的脸上却堆起了真诚而恭敬的笑容。
他赶忙上前几步,躬身下拜道:“下官毋极县令张固,见过国相大人。”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宛如春风拂面般令人感到舒适与安心。
紧跟身后的毋极众人也赶忙上前施礼道:“我等见过国相大人。”
陈钊一行自大营缓步而出的时候,遥遥便见营门处聚集着一群人数众多的民众。
人群中,为首那名年约四旬的男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脸庞略显憔悴,但那双深陷的眼眸却闪烁着炯炯的光芒,透出不凡的英气。
陈钊心中暗忖,此人定是毋极城对抗数万黄巾军狂攻,坚守十余日的县令张固。
显然,为了保卫这座城池,张固早已经心力交瘁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