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高价买粮,深夜攻城

换源:

  葛童精神恍惚的回到院子,荷泳坐到面前也未曾发现,直到后者开口才回过神来。

“你好像也失败了。”

葛童闻声抬头,看着荷泳道:“我和他说论天下,原以为能说服他加入我教,怎料却险些被他说服。”

荷泳惊道:“他竟有如此手段?”

随后葛童将说论内容一字不差的说出。

荷泳听完同样沉默,半晌才叹气道:“如此英才注定与我教无缘,难怪我几次谋划都以失败告终,强行招揽只会惹来祸端。”

葛童道:“你不是一直坚信事在人为?怎么现在舍得放手了?”

荷泳摇头。

“事在人为也得有个限度,若他只懂诗词和商贾之道,我定会不遗余力将他纳入我教,但配上如此远见便是雄伟之才。”

葛童思索道:“我打算将说论之事上书教主。”

“教主上次出现已是三月前,即使上书也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回复。”

荷泳看穿葛童的心思,他想借姜裕之语敲打教内某些人。

如今黄天教有三位副教主、十六位大管事,近十万教众,不可谓不庞大。

庞大之余也生出不少问题,各个大管事各守地盘,面对求救也选择漠视,毕竟大管事越少,剩下的地盘也就越多。

葛童同样听出荷泳的言外之意。

大家都是大管事,况且剩下的十四人,论年纪、论人生阅历都比他强,又怎么会因为这些话改变。

葛童沉声道:“试试总归没错。”

“你高兴就好。”

荷泳见状不再劝说。

……

傍晚时分,魏良乘坐马车,带着剩余军饷离开陇阳城。

“明明照计划要分掉九成银子才对,怎么突然就变了?”

马车内,魏良拿着书信看了又看,试图找到作假的证据,但无论是笔迹还是落款,都和印象中的分毫不差。

信纸上写着,要魏良带着军饷尽快抵达柳河郡,购买粮草后送往金玉关。

若非如此,魏良也不会再傍晚出发。

“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将书信烧毁后,魏良撩起窗布扔掉灰烬,远处晚霞嫣红似血。

深夜,魏良等人抵达柳河郡。

此时的柳河郡已经宵禁,魏良取出手令打开城门。

“魏兄。”

柳河郡郡守谢永东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马车立刻迎了上来。

“有劳谢兄等候,粮草是否备好?”

魏良撩开轿帘探头询问,为了节约时间,他连车都懒得下。

谢永东无奈道:“时间仓促只备了五万石。”

魏良皱眉,五万石粮草,以边关两万将士的消耗量来算,顶多坚持几天。

“柳河郡粮仓的粮草呢?先匀出十万石给我送往边关。”

“魏兄莫急,看看这封书信再说。”

谢永东从袖中取出书信递出。

看着信封上的“吕”字,魏良意识到自己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小心打开信封取出信纸,纸上赫然写着高价卖粮四个大字。

并不是不在瓜分军饷,而是换了种方式,用高价买粮的方式贪墨。

这种手段早几年也用过,但后来发现武将对此根本不在意后便不再这么麻烦,而是选择光明正大的贪墨。

武将们愤怒却没有任何办法,掌管国库的是吕洪,押送军饷也是他的人。

“那就照以往的规矩,留下两箱银子,其余的全部换成粮草。”

“魏兄,公公的意思是只留一箱。”

“一箱?!”

魏良惊了,边关两万多将士,却只留几千两银子,平均下来每人连半两都分不到。

他简直不敢想,边官将士得知消息后会如何愤怒,甚至有可能撕了他。

“是不是太残酷了?”

魏良低声呢喃。

谢永东躬身不语,心里却无比鄙夷。

他不信魏良这是在同情边关将士,这么多年,他们前前后后贪了多少银子,怎么不见他同情?现在的同情不过是在害怕。

“把银子送到郡守府,换成粮草带上。”

说完,魏良放下轿帘靠着软垫休息。

“公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打算逼反武将还是警告他们?”

两个时辰后,所有粮草全部装好,队伍由原来的几十人壮大到两百多人,押送粮草的马车便有近百辆。

“出发吧。”

魏良开口,浩浩荡荡的马车长龙从城门驶出,在月色中缓慢前行。

……

“老姜,你说今晚鞑子还会不会来?”

“希望不会,但大概率还会来。”

雪门关下辖齐峰关内,姜大山等人靠着石墙眯眼休息,他们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全靠意志力勉强坚持。

齐峰关不过几十米,坐落在两山的夹道之间,关内算上姜大山也才三十五人,就是这三十五人硬生生打退了两百多鞑子。

不过也基本到了极限,关内粮草告急,军备损毁严重,倘若明日再等不到后勤,众人便只能忍饿交战。

姜大山半睡半醒间突然听到沙石声,他猛的睁眼大喊“敌袭”!

众人纷纷醒来,举起火把,拔刀跳上城墙迎战。

三米城墙下聚集了近百鞑子,看他们凶恶的眼神就知道,今晚又是一场恶战。

“杀!”

鞑子首领怒吼,立刻有人搬来攻城梯,架在城墙上向上攀爬。

“弟兄们,杀鞑子!!!”

守城将领大喝,搬起石头砸向攻城梯。

远处,鞑子弓箭手拉弓射出箭雨。

“闪避!”

姜大山扛起盾牌挡在最前。

叮叮叮!

箭头撞在盾牌上激起道道火星。

借着箭雨的掩护,鞑子们迅速向上攀爬,眼看就要登上城墙,一面面盾牌突然撞来。

鞑子们站在攻城梯上无法闪避,直接被撞了下去,血肉之躯撞上乱石,地面瞬间被血染透。

“杀!”

姜大山扛着盾牌挥刀劈砍,只要鞑子冒头就是一刀,几刀下来,军功簿上又添了几笔。

“射箭!给我射箭!!”

鞑子将领怒吼,仅仅几十人的小关隘,硬生生阻拦了他们数日,今夜无论如何都要将其攻破!

又是一轮箭雨齐射,姜大山仓皇之间只用盾牌挡住半边身躯,数支箭矢接连撞在臂甲上,整条手臂都被震到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