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诗会开始

换源:

  说书先生精通口技,寥寥几句便将众人代入氛围,好似变成故事中的书生与鬼怪‘共度良宵’。

果然,各朝各代关于书生的鬼故事最多,谁让写这些话本的大都是‘怀才不遇’的书生。

书生们现实中郁郁不得志,自然要在自己创作的话本故事中找补回来。

故事堪称异界聂小倩与宁采臣,只不过宁采臣变成了莫凯峰,聂小倩变成了徐青青。

姜裕听了会便撑伞离去,却没注意到楼上注视他的两双眼睛。

“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投子入蟾口应该只是运气。”

剑眉星目的黑衣少年放下茶杯淡淡开口。

同桌蓝服少年笑道:“我在你眼中看到了嫉妒。”

“嫉妒?”

黑衣少年挑眉:“我文武双全何须嫉妒他?”

“他生得比你好看。”

蓝服少年笑道。

黑衣少年摆手。

“不过一副臭皮囊,不要也罢,我根本不在乎,我要的是名垂青史让世人铭记。”

“名垂青史。”

蓝服少年手扶木栏眺望远处高楼,不解道:“多少人为了这四个字算计一生,史书上的一笔当真有如此魅力?”

“你不懂。”

黑衣少年拔出腰间佩剑,雪白剑身泛着森然寒光,剑柄处刻有玉龙二字。

“此剑为先帝所赐,从我祖父传承至今已有四十八年,皇恩浩荡无以为报,唯有为陛下扫清所有障碍!”

蓝服少年叹气道:“你祖父、父亲都是为皇帝而死,时至今日也只是埋在乡下土坟,连族谱都没进。”

“你今天约我在此见面就是为了聊这些?”

黑衣少年岔开话题。

蓝服少年道:“黄天教又开始行动了,我希望你能帮我抓住他们,事成后郡守会与你一官职。”

“郡守大人好大的官威。”

黑衣少年冷笑一声,手中玉龙剑“铮”的入鞘。

“谢青,如果站在我面前的不是你,我的剑已经染血了。”

“葛童,大势不可逆,该醒醒了。”

谢青看向葛童真诚劝说。

葛童挎剑下楼。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你我最后一次和平相见,下次我的剑必定染血。”

葛童下楼后撑起一把黑伞离开。

谢青冷漠的看着消失在街尾的黑伞。

“大人,黄天教的两处据点已经确定。”

伪装成茶馆伙计的官差躬身禀报。

“找到葛童加入黄天教的证据了吗?”

谢青看向男子,平静眼神却给人莫大压力。

男人冷汗涔涔道:“暂时没有,但黄天教教众与他有过接触,而且那人地位不低。”

谢青挥手。

“继续找,既然要动手就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必须将黄天教彻底赶出陇阳郡。”

“是。”

男子躬身。

“对了,查查那个少年的身份,我感觉他不简单。”

谢青扔出一张画像。

虽然只是匆匆一瞥,谢青却精准把握了姜裕的外貌,寥寥几笔便画出精髓。

“遵命。”

男子捡起画像下楼。

此时的姜裕还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被卷入了一场权力争斗的漩涡。

……

郡守府,书房。

跳动烛火照在桌上,正在批阅公文的郡守陈梓龙眉头微皱,起身来到窗前。

“好一轮明月。”

看着高挂天空的皎洁明月,陈梓龙不由感慨。

“夜里风寒,忘了你关大夫如何与你说的?”

柔和声音从背后传来,陈梓龙转身,结发夫妻的荷氏为了披上狐裘。

“关大夫虽然嘱咐我不可受寒,却也夸了我身强力壮,这点风不碍事的。”

陈梓龙拍了拍荷氏的手,笑着坐回到椅子上。

“早些睡吧,明日诗会你还要露面。”

荷氏送上一盅安神汤。

“夫人有心了。”

陈梓龙接过安神汤放在桌边。

荷氏起身,有意无意看了一眼桌上摆放的公文。

目送荷氏离开,陈梓龙端起桌上的安神汤来到窗前倒掉。

“大人,安神汤并未经过夫人手,一切由厨房安排。”

一道黑影出现在陈梓龙背后。

陈梓龙冷漠道:“上次之后我与她的夫妻情分就尽了。”

黑影沉默不语,陈梓龙自顾自道:“若她安分守己,铲除黄天教后还能留她一命,否则”

风吹过,灯罩中的烛火噗的灭了,月光照在陈梓龙的脸上冷冽如霜。

……

一觉睡醒,姜裕洗漱后下楼。

大堂内,儒生装扮的男子们坐着笑谈。

“诸位没看见,摘星楼从上到下都收拾干净了,桌椅似圆铺开,各色花卉争奇绽放。”

“兄台难道已经去过摘星楼了?不妨说说都有哪些大人物。”

“每年诗会的布置都一样,随便打听打听就知道了,至于大人物,郡守大人就是最大的。”

“诸位兄台,时间差不多,该启程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男子们纷纷起身朝外走。

姜裕环顾一圈也没看见唐浩。

好像自从前天唐浩就消失了,也不知道去了哪。

“姜兄!”

刚出门姜裕便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便见唐浩带着书童跑来。

“唐兄瘦了。”

姜裕揶揄道。

“咳咳。”

唐浩咳嗽着岔开话题。

“温柔乡难消,姜兄应该深有体会。”

姜裕道:“年轻虽然很有本钱,但唐兄还是节制点好,享受之余别忘了锻炼。”

“姜兄,时间不早了,我们快走吧,去晚了可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唐浩快步奔跑。

跟着人潮很快来到渡口,船只早已等在渡口,人齐后艄公喊了一声撑杆划向湖心岛。

“快快快。”

井然有序的队伍突然被人打乱。

几个黑衣劲装的壮汉暴力推开人群,为身后的富家子弟打开一条通道。

“你们!”

有人想要反抗,却被壮汉瞪了一眼,顿时吓得低头不语。

“几位姑娘跟紧我。”

一锦衣华服的富家少年笑着引路,在他背后跟着五个衣着清凉,顾盼生姿的少女。

五人各有千秋,燕肥环瘦应有尽有,或嬉笑或严肃,脚踩莲步款款而来,看得众人目不转睛。

“姜兄瞧见了吧,这就是美人的待遇。”

唐浩笑道。

“的确长得好看。”

姜裕点头,认可五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