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往雪门关,店铺被盗

换源:

  三人闻言只觉震惊,曾经最辉煌的金玉关,如今竟然连四千人都没有。

要知道金玉关人口最多时曾有一万五六,那时也是大魏王朝军力最强的时候,曾一度杀到盛京附近。

只可惜大炎王朝背信弃义率先撤军,导致大魏王朝直面鞑子的全部战力。

那一战,大魏王朝几乎打光了家底,休养数年依旧未能恢复。

“我金玉关还有三千多人,雪门关却只剩一千人,我很担心他们守不住。”

杜鸿飞眉头紧皱,望着地图上雪门关的位置无奈叹息。

雪门关与金玉关相隔二十里,距离虽然不远,他却分身乏术。

金玉关是鞑子重点进攻的关隘,几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将军,镇守雪门关的是哪一位?”

姜大山开口询问。

杜鸿飞沉思道:“是我的独子杜敏思。”

三人有心开口,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

“一路风尘仆仆的赶来,想必都累了,下去休息吧,明日我派军将你们送到雪门关。”

杜鸿飞挥了挥手。

三人躬身行礼,随后退出将军府。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拼死拼活的守着这些关隘到底图什么。”

庄辛苦笑道。

姜大山接话道:“还能图什么,无非图个心安,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鞑子欺负咱自己人吧。”

“鞑子不欺负咱,朝廷那些阉狗却巴不得我们死。”

刘猛冷笑。

“说好的十两盘缠,到我手里却只剩下三两,层层克扣就拿走了七两。”

“盘缠倒是无妨,只盼着军饷能按时发放,否则吃饭都是问题。”

三人走入军营,大锅熬煮的羊汤已经出锅,士卒们正有序预排队就餐。

吃过饭,三人被分到一间屋子休息。

卸下行囊躺在僵硬的木床上,三人眼前闪过曾经并肩作战的画面。

“话说,你们俩成亲了没?别告诉我解甲归田这么多年,连个媳妇都没找不到。”

刘猛主动提起话题。

庄辛淡淡道:“找是找了,可惜嫌我是个庄稼汉子,只待了一年半便和离了,倒是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如今刚好五岁。”

“出门前我把他托付给了村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看到他。”

姜大山接过话茬。

“我倒没成亲,不过也不后悔,起码我侄子成亲了,只可惜没能见到他尚未出生的孩子。”

说起姜裕,姜大山的话不知不觉多了不少。

拉着两人从姜裕成亲,一直讲到开火锅店。

“老姜,你说的那火锅真有那么好吃?我倒不信,你侄子才多大,怎么可能有如此天赋。”

“不信?等有时间找到材料,我亲自给你做一锅,虽比不得阿裕,但也绝对能让你满足。”

“我若满足,便送你一坛子状元红。”

刘猛夸下海口。

“状元红?你哪来的什么状元红。”

姜大山呵呵道。

刘猛怒道:“你懂个屁,老子当年砍了十个鞑子,用他们的血酿了一坛子状元红,就埋在雪门关。”

庄辛冷笑:“用人血酿酒,也就只有你这脑袋才能想出来,那算什么狗屁状元红,鞑子的血狗都不喝,你居然拿来酿酒,白瞎了一坛子好酒。”

三人在吵吵闹闹中逐渐睡去。

翌日,天刚蒙蒙亮,屋外便传来阵阵声响。

三人条件反射般睁眼起床,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来到屋外,跟着队伍进行训练,随后享用早饭。

吃过早饭,三人跟着两百多人的队伍,牵着五百匹马朝雪门关而去。

此番前往雪门关,除了送马还有粮草。

雪门关的位置比金玉关更加险要,土地贫瘠根本无法栽种,日常粮草都需要靠金玉关补给,唯一的好处便是矿石众多适合冶炼。

雪门关里的铁匠比士卒都多,金玉关三分之二的武器都出自雪门关。

正因如此,雪门关的城门是用纯铁铸造,号称边关最后的城门。

清晨的荒漠露水很重,虽然有风吹过,却扬不起风沙,也算有点好处。

“也不知阿裕现在在干什么。”

望着连绵起伏的沙丘,姜大山不由想起姜裕。

……

“阿嚏。”

清晨刚醒来,姜裕便打了个喷嚏。

柳小婉见状嗔道:“昨晚让你盖好被子偏是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姜裕抱住柳小婉笑道:“不就是打了个喷嚏,不碍事,说不定是二叔在念叨我。”

夫妻二人来到火锅店,刚打开店门便发现屋内一片杂乱,桌椅板凳都已损坏,厨房更是凌乱不堪,昨天剩下的食材全都躺在地上。

看着地上的大洞,姜裕只觉得离谱。

听说过打地洞,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店铺竟会遭遇地洞。

“少爷,打洞的是个高手。”

赵三举着火把跳下地洞,片刻后钻了出来。

“想来是火锅店日进斗金引起了某些人的贪婪,所以专门打了个地洞想偷盗,可惜什么都没找到。”

姜裕一番分析后让秦风去报官,此事必须借助官府的力量才能查个水落石出。

官府行动迅速,立刻派人前来查探,两个捕快在店内一番搜查后跳下地洞。

姜裕原本有些担心捕快,但好在片刻后两人便钻了出来。

虽然有些灰头土脸,但起码没受伤。

叫年长的捕快率先开口。

“姜掌柜的,你这得罪的人来头小心,竟在地道里铺下了陷阱,如果不是我经验丰富,说不定已经命丧黄泉了。”

“您老明察,我一向本本分分做生意,从来不主动得罪人。”

姜裕一脸正气道。

“不一定是你得罪的,你这火锅店的生意太好,迎来觊觎也很正常,况且如今城内人多眼杂,难免会出现胆大之徒。”

捕快摆了摆手。

姜裕的名字他自然听说过,毕竟诗会魁首四个字颇有分量。

“我建你这两日先不要开店,避免贼人再度动手,而且这地下的冬如果不填,你这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

一定要关店,姜裕便不由皱眉,关一天就要损失几百两,是个人都会觉得心痛。

“我倒是觉得不必关店,正好好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