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现状

换源:

  正当祁同伟与高玉良在密谈之际,省委秘书长王正辉步入了钟正国的办公室内。

在当前的汉东省委内部,有四位关键人物公开支持钟正国,其中三位是赵立春昔日的亲信。

而这位王正辉,不仅与钟正国私交颇深,还作为直接调派至汉东的精英,算得上心腹中的心腹。

“钟书记,听说京州市人大有人跳楼,这事儿您了解吗?”王正辉开口询问。

“刚得到消息。”

钟正国微微颔首,“听说是一位讨薪的农民工选择了跳楼自杀。”

“您如何看待此事?”

“这并不稀奇,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有大量农民工讨薪,甚至惊动高层。

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采取极端方式,也是常有的事,不必过分紧张。”

“但这次不同,此人是从市人大办公楼上跳下的,影响恶劣。

据说祁同伟当时就在市委楼顶,却袖手旁观,直到事态严重才现身。”

“老王,有话直说,别跟我兜圈子。”

王正辉沉吟片刻,道:

“钟书记,我认为祁同伟作为京州市委书记,同时兼任市人大主任,

对于这种恶性事件未及时处理,应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

况且他年轻气盛,自视甚高,还和赵建华、高玉良拉帮结派,不服从您的指挥。应趁机敲打,挫挫他的锐气。”

“老王,你这话偏颇了。”钟正国摆摆手。

“汉东是平原,京州市周边虽有些许小山丘,但不足以形成派系,即便有,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圈子。

高玉良是祁同伟的大学导师,他们关系特殊,走得近也是自然,算不上小团体。

再说,省委是党的省委,不是我个人的,我们同为常委,都有发言权,并无规定必须听我钟正国的。”

钟正国这番看似官场套话,实则清晰表达了不愿介入祁同伟纷争的立场。

眼下的省委形势对他有利,五票在握,只要沙瑞金不横生枝节,他便能稳控常委会。

维持现状最为明智,不宜节外生枝。

再说,以省级领导的高度,跳楼事件微不足道,难对祁同伟构成实际威胁,最多面子受损。

真要借此打压祁同伟,万一触怒对方,使得他联手沙瑞金,并拉拢丁兆华和孔杰,局势恐将逆转。

官场上的分歧本属常态,但绝不可公开化,以免引发内部斗争。

特别是在势力均衡的情况下,内斗只会两败俱伤。

一旦汉东政治平衡被打破,影响稳定发展,上层追责,无人能幸免。

王正辉何等精明,立刻领悟了钟正国的意图。

既然钟正国已表态,他作为首席秘书,自然要保持一致……

这时,钟正国的秘书张帆敲门入内。

他先是朝王正辉点头示意,接着说:“钟书记,京州的祁同伟书记来电,有事向您报告。”

“好,叫他过来吧。”

钟正国含笑望向王正辉,“说曹操,曹操到。”

王正辉起身告辞:“钟书记,那我先回去。”

……

祁同伟进屋后,态度谦恭诚恳。

“钟书记,我向您及省委检讨。”

“检讨?”

钟正国面色温和,明知故问,“祈书记,看你近期工作成效显著,解决不少顽疾,使京州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连高层都来电表扬,哪有检讨的道理?”

“今日上午,几名讨薪农民工在市人大楼顶示威,劝解过程中一人不幸失足跌落身亡。”

钟正国暗忖,你素来无所畏惧,也会用这招,故意质问。

“那人是失足?我听说是跳楼。”

“钟书记,我当时不在场,据前去劝导的同志反映,该名死者在楼顶围栏失去平衡,踉跄后摔下,失足可能性较大。

但这只是初步推测,具体情况还需调查确认。”

“原来如此。”

钟正国点头,“调查已开始?”

“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目前已知事件起因于京州市光明区老年大学三年前的整修项目,预算两千一百万,至今尚有三百万工程款未结清,引发了今日的讨薪事件和意外。”

“那三百万,是光明区政府未支付,还是有其他原因?”

“据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工程款三年前已结清,至于这三百万的差额,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他们也在调查取证中。”

“明白了。”钟正国点头。

“祈书记,你是难得的青年才俊,高层对你寄予厚望,我们也一样。

主政京州半年来,你的表现可圈可点,不负众望。

在此,我想给予善意提醒。

尽管事情不算大,但发生在敏感地点,处理不当恐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所以,务必高度重视,把工作做细,切勿因小失大,给你的政绩留下污点。”

祁同伟听罢,微笑致谢。

“钟书记,我记下了,定会尽力妥善处理。”

……

返回京州市委,祁同伟独自在办公室静坐良久。

不论钟正国今日是真情还是假意,表面的友好显而易见。

其实,祁同伟早已洞察。

钟正国为维护汉东现状,煞费苦心,甚至愿意妥协,避免与自己正面冲突。

他聪明且格局宏大,未来步步高升在所难免。

与这样的对手相抗衡,未必是智举。

最终,祁同伟调整了原本计划。

若钟正国真与赵立春或刘生有染,违法乱纪,自当另当别论,想方设法扳倒。

但若钟正国并无过失,自己也应适可而止,避免过度施压,引火烧身。

当然,原则归原则。

无论如何,钟正国必须离开汉东,这一点不容商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