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交谈

换源:

  “我认为,当官就不能想着发财,想发财就不能当官!”

“我选择走仕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为国家人民做贡献,否则的话,我当初完全可以弃政从商。”

“当然,君子爱财,没有人不喜欢钱,但君子取之有道!”

“我要承认,通过炒股,写书,我合法赚到了几辈子都花不完财富,但大部分都捐献给了山区落后穷苦人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华起科技的钱干什么?”

“之所以帮助叶辉搞这个公司,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为了报他的救命之恩。

第二,是想改变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落后现状,为科技强国、科技兴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龙部长,我之所以把这家公司取名为华为科技吗,就是希望能通过科技领域的发展和突破,来帮助我们华国再次崛起。”

听到祁同伟的话。

此刻的龙部长,意识到自己低估了眼前这位青年的志向。

尤其是那句当官就不能想着发财!

深得他心!

原本在他眼中,祁同伟工作表现出色,擅长经济建设,名声良好,是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只要能理清与华夏科技集团的关联,就能考虑吸纳入门下。

先稳扎稳打地培育几年,待时局成熟,便让他坐镇经济繁盛省份,预计可保未来十年安稳无虞。

然而此刻,祁同伟的胸襟与格局,显然超出了地域的限制,若仅仅局限一隅,恐是大材小用了。

“这样的人才,必须紧紧把握,为我所用。”

“小祁,你的见解独到,但我国在科技战线,相比西方起步晚了两个世纪,即便当下,仍有数十年的鸿沟要跨越,想填补这段距离,绝非易事。”

“坦白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条道路必然是艰难崎岖,但不论多艰难,也是非走不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你坚持如此,依据何在?”

祁同伟想了想说道:

“原因很简单,科技是首要生产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快速增长,但这建立在低廉劳动力与环境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

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及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将逐渐消逝。

若继续依赖低层次制造业,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将丧失,无可避免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我们必须预见到这一点,提前布局转型,将产业层次提升,向更高利润的高科技领域迈进。

当前,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占据绝对主导,他们的科技商品能卖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而我们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出口一双运动鞋,利润不过区区几元,他们却无需生产,只需贴牌再销回,即可赚取数百乃至上千元,公平何在?

我们许多民企员工,没有双休,加班加点,辛苦一个月,或许只领到千元甚至几百元薪水。

而对方的工人,工作轻松,享有各类假期,无需加班,月收入却是上万,这合理吗?

时代已非昔比,我们同样是堂堂正正的人,怎堪忍受此等剥削。

欲破除这种不公,唯有打破西方的科技霸主地位,到高科技领域与之一较高下。

实际上,科技进步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同样能在军事层面发挥巨大作用。”

龙部长对军事话题更为感兴趣,身体微倾道:“小祁,关于军事再详细一些。”

“好的,龙部长。”

祁同伟讲得喉咙有些干燥,抿了口茶,继续言道:

“伟人有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历史无数次证明,军事乃国家之根本,缺乏强大军事力量,即便坐拥万贯家财,最终也是徒劳。

以宋朝为例,文化科技领先全球,经济更是独占鳌头,可惜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军事疲弱,战力低下。

终其一朝,成为外敌觊觎的目标,屡遭辽、金、蒙古轮流蹂躏,留下‘靖康之耻’等难以磨灭的伤痛……

再如晚清,科技虽已落后,财政依旧雄厚,但皇亲贵胄挥霍无度,不思强化国防。

结果可想而知,遭受侵略者一次又一次征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落到半殖民地境地,更延误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前行脚步……

反观我党,以军事立国,通过浴血奋斗,不仅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还赢得了全球人民乃至对手的尊重。

若非建国初期的那场战争,我们不可能享有数十年的和平,也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机遇,更无从谈起当前的发展空间……

就现状而言,我们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周遭虎狼环伺。

尤其是统一大业亟需推进,成就者将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军事实力显然不足,迫切需要加大军事建设投入,锻造出装备精良、理念先进的国防力量。

以此震慑窥伺之敌,确保国家和民族的财产与尊严不受侵犯,不让八国联军的历史悲剧重演。

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

龙部长心中暗赞,说得好。

他本就立场强硬,主张强军兴国,祁同伟这一席话,直击他的内心深处。

“小祁,想不到你不仅擅长经济建设,严打腐败犯罪,在历史领域亦有所建树。

正如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确实不简单。”

“龙部长,您过奖了,我对历史仅有浅薄的认知,谈不上造诣,这些都是在大学时,受教于我的恩师。”

“大学老师?”龙部长略感诧异。

“据我了解,你是汉东大学政法学院出身,你的老师怎么会精通历史?”

“他虽为政法教授,却酷爱研读历史,颇有造诣。对了,他已离校多年,现担任汉东省常委、省政府党组书记,名为高玉良。”

“高玉良,我记下了,有机会定当向他讨教。”

龙部长微笑道,继而又言:“小祁,你如此重视科技进步,想必心中已有具体规划,若有,不妨谈谈看。”

祁同伟正等待这一刻,连忙应道:

“个人认为,科技飞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美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两次世界大战间,他们利用国内和平的环境,吸引了众多科学家避难。二战结束后,更掠夺了许多德意志顶尖科学家,一举奠定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至今,他们仍旧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华人精英。

实际上,我们黄种人在智力上完全不输白人,众多美籍华人和华裔均为知名科学家。

国内顶尖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有很大比例移居美国,从事科研工作。

若我们能在国内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丰厚待遇,留住这批人才,对科技进步和突破将是极大的推动力。

以华夏科技为例,他们能击败美国苹果公司,正是因为重金聘请了几位美国顶尖专家,并从各大名校高薪招募数千名计算机专业的优秀学生,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目前在国内,还有华有科技,其运作模式与华夏科技相似,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仅凭他们,远远不够。

如有可能,国家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培育出十数家、几十家,乃至上百家公司,那么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将真正有望实现……”

龙部长听完,起身踱步,静赏窗外壮丽河山。

片刻,他转身言道:

“少年壮志当凌云,敢为人先争一流。

科技强、军事强,还有民族复兴大计。

你的理想高远,行动扎实,让我见识到了后生可畏的力量。”

言毕,看了看时间,有些皱眉。

他其实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想要问祁同伟。

这件事,才真正决定他是否将其收入门下。

只是他的时间有限。

随后起身主动与祁同伟握手。

“小祁,我马上有个会议,今天就聊到这里。

你回去后,抽空将自己的科技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整理成书面材料,交予李秘书。

另外,他会告知你我的联系方式,往后有任何想法,可直接与我沟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