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家的,起来喝药了

换源:

  宁秀借口走路太累,告退回了自己的木屋。

系统要自己篡位,而谢虎这竖子也不足与谋,看来,是得早做打算了。

谢虎是寨主,又是寨子里唯一一个入了品的武者,虽只是个一品,那也是光凭拳脚就能让十几个壮汉近不了身的猛人,要对付他,凭自己的武力是办不到了,还得另想办法才行。

正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听有人敲门。

宁秀推门一看,发现外面并没有人,四下张望时,瞥见门槛处落了张纸条。

宁秀俯身拾起,转身进屋关门。

坐到床边打开一看,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阿秀,你谢绝郡主招揽返回山寨,谢虎生出猜忌,认为你狼子野心,准备设计除掉你,你要当心。”

宁秀掏出火折子将纸条点着了,看着纸条化成飞灰飘落,眼睛里闪着幽冷的光。

正好让自己下定决心,自己与谢虎,这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了吧?

第二日吃过早饭,谢虎召集几个亲信在聚义堂议事,宁秀这个师爷自然也要参加。

说的自然是抢大户的事情。

安平县城太扎手,抢不得,为了生存,必须抢,那孟家便成了眼下最好的选择。

至于宁秀平日里给众人灌输的什么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自动被众人忽略了。

都要忍饥挨饿了,哪里还顾不得上满口的仁义道德。

宁秀没有阻止,但坚决不肯参加这一趟抢劫。

好歹是读过几年圣贤书的人,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读书人的执拗,对于这一点,谢虎等人认为这很正常,调侃了两句,也没有勉强。

这一趟飞来镇孟家之行,谢虎本不准备亲自出马,但踩点的人回来说孟府从安平县城拉回了十余驴车粮食,准备在镇上施粥救济难民,除了孟府的护卫,县衙还派了十名官兵保护这批粮食。

这是笔大买卖,谢虎为了万无一事,当然要亲自出马。

飞来镇周围田地肥沃,孟德虽然有清廉之名,但在老家置办与赏赐的田产也有千余亩,家底丰厚。

只是灾旱连年,孟府施粥救灾,府中也没有多少余粮了,不得已之下,孟德这才豁了老脸去县衙求了十几车朝廷下发的赈灾粮过来,以免接济不上。

踩点的人早已探明粮食就放在孟府左厢的粮仓内,有十名县上的兵卒与四名孟府护院轮流守卫。

谢虎带着八十名挑选出来的好手趁夜直奔孟府。

到了孟府外,谢虎一挥手,十余名手下用搭人梯的方式翻墙而入,很快打开了孟府大门。

谢虎带着人鱼贯而入,然后分开来,涌向孟府各处。

谢虎则带着半数手下直扑左厢。

左厢没人!

谢虎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府外突然传来箭矢破空声,然是数声惨叫。

谢虎听出那是留在外面放风的手下的惨叫。

“坏了,中计了!”

谢虎脸色大变,顾不得去看左厢房中是不是存有粮食,急忙招呼手下撤退。

孟府静悄悄的,然而此刻,府外四周却陡然亮起了无数火把,人声鼎沸,叫嚷着别让匪首黑旋风跑了。

众山匪聚到前院,相顾骇然。

谢虎阴沉着脸,尽是狠厉之色,对着众山匪道:“兄弟们,为今之计,只有拼命冲出去才有一线生计,打开大门,跟他们拼了。”

大门打开,众山匪挥舞着刀枪嗷嗷叫着冲了出去,没有人注意到谢虎悄悄的退到了后面,提刀折向了后院。

山间林雾氤氲,随着晨光渐起渐散。

宁秀拿着自制的长枪使得虎虎生风。

自从听说下次的系统奖励是霸道心诀与霸道枪诀之后,他就改用长枪了,好提前熟悉一下手感。

忽听寨门处有人大喊。

“寨主回来了!”

然后就是惊呼。

“寨主受伤了!”

宁秀提枪便往寨门处跑去。

未到寨门,便见一众山匪簇拥着一瘸一拐的谢虎走了过来。

宁秀一眼看出谢虎受了不少的外伤,而且身边的山匪都是留守人员。

宁秀将长枪随手丢给一名山匪,上前搀扶着谢虎,关切的问道:“大哥怎么受伤了?”

“中了官兵与乡丁的埋伏,兄弟们都折在孟府了。”

谢虎一脸沮丧,语气低落。

宁秀安慰道:“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时的挫折不算什么,只是可惜了那八十位生死兄弟,等大哥养好伤,我陪你一起去报这个仇。”

宁秀将谢虎搀扶到他的屋前,交给了迎出来的柳金莲。

柳金莲一边扶着谢虎进屋上床,一边低声埋怨着他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心疼之意溢于言表。

谢虎受伤,八十名好手折了。

山寨人心惶惶。

宁秀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不停的找人谈话,稳定兄弟们的情绪。

掌灯时分。

睡得迷迷糊糊的谢虎被柳金莲唤醒。

“当家的,该起来喝药了!”

这一夜,宁秀找寨中的人谈话一直到深夜,躺下不久,就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

寨主谢虎死了,还是死在了柳金莲的肚皮上。

说是激动之下外伤崩裂,失血过多而死。

受了那么多外伤,还有心事想那事?

此事必有蹊跷!

但这事真要传出去,谢虎一世英名就算是毁了。

家丑不可外扬!

宁秀与几位寨中老人一商量,决定压下死因,只说是寨主受伤过重,死在了睡梦中。

谢虎的丧事办得很浓重,柳金莲伤心领欲绝,竟是几度哭晕了过去。

谢虎入土为安之后,寨中不可一日无主。

不少寨中老人推举柳金莲为新寨主。

柳金莲坚辞不受,反而极力推荐了宁秀。

作为山寨中唯一的读书人,如今又是最能打的一个,加上平日里累积的人缘,宁秀继任寨主,众望所归,顺理成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便是山寨不养闲人,青壮被编列为军,军号“燎原火”,取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老幼妇孺则负责照顾燎原火的生活,比如拾柴、喂养家畜家禽、洗衣做饭等。

燎原火平时操练出战,闲时在山寨周边开山造田造地。

虽是大旱,牛腰子山植被茂盛,倒是挖出了几处地下山泉水来,勉强能种上些耐旱的作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