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三)

换源:

  殷鹏展一看这两本奇书,犹如“一见如故”,随之手不释卷。这两本神书,一本“号称”《无名拳谱》,内容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拳脚套路,另一本名曰《武人兵法注疏》,是对《武人兵法》这本玖泱著名兵书的注解。

乍一看,这两本“神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尤其那本《武人兵法注疏》,在玖泱大地简直已经烂大街了。这两本书既没有任何有关瞑力的信息,更不可能提供如何创制元级瞑力的方法,可以说跟瞑力完全无关。

殷鹏展自然觉察到了这一点,他的心情从最开始的欣喜猛地下坠到了苦闷。他原本认为得到这两本神书就能够找到创制元级瞑力的方法,现在却发现事情远不是那样简单。

不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殷鹏展自然也没有被困难压倒。他深思熟虑了一会儿,自言自语的讲道:“既然这两本书是卫列瞑力的传承者送给老爹的,那么其中一定隐藏着创制元级瞑力的信息。只是我目前阅历尚浅,不能参透罢了。”

他又想到司空墉临终前,最后交代他一定要到康国去找到郑祖义,而这郑祖义又是父亲与司空大叔的战友与同袍,他或许有办法帮助解开这两本神书所蕴含的奥秘。

还有一点就是:既然殷忠穆是康国的抗翼名将,而殷鹏展此时已然决定子承父业,那么他回归康国或者投奔康国朝廷,成为像父亲那样的抗翼名将,也是必须的。这样,才不枉父母的生育之恩与司空墉的栽培之义。殷鹏展内心对这些早已明了,而这些因素无疑成为了推动他离开相殷县,投奔康国,闯荡江湖的动力。

离开相殷县,完成父亲殷总穆未竟之事业,已然成为殷鹏展当前最重要的事,无人可以阻挡他去践行之。李牧娟虽然在理智上明白这一点,但在情感上还是割舍不了。毕竟,殷鹏展同她相依为命生活至今,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可如今她这个生命中的“至尊者”,就这样离她而去,而且还不知归期,何尝不是在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狠狠地宰上一刀。

“鹏展!鹏展!我的儿!你能让娘多抱抱你吗?娘好久都没有这样抱你了。你今天就留在这儿陪着娘,好吗?就这样陪着娘,这样陪着娘……”,

李牧娟紧紧地抱着殷鹏展,将头抵着他的背,泪水从眼眶里潺潺流出,顺势淌在了他的脊背上。殷鹏展此刻也泪点四溢,任由母亲这般搂抱却也默不作声。母子俩就这样前弓后搂着,过了一个风平浪静却也终身难忘的夜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李牧娟最终还是用理智战胜了情感,她一早起来就为儿子准备盘缠,打点行装。而殷鹏展则走到后院,到埋着父亲遗体的“无名坟”前,朝着沉睡的父亲三跪九叩,然后沉稳地说道:“老爹,我就要去了,去完成您生前没有完成的事。请您放心,鹏展一定不辱使命!”,话毕,又朝着父亲恭敬地作了一个揖。

随即,殷鹏展又朝着司空墉隐秘墓葬的方向毕恭毕敬地拜了几拜。对他而言,司空墉无疑是他的第二个父亲,在这相殷县的十一年,司空墉不仅对他们母子关照有加,更将他视如己出。

虽然他平时和司空墉更像是良师益友,两人之间经常互开玩笑,毫无辈分之别,司空墉更是一口一个“殷兄弟”的称呼他。可是,殷鹏展是打内心里敬重这位“叔父”,而司空墉也教授了他太多东西:不仅教他练成了厚实的内功与体力,让他有底子掌握更多的武功与战法,还把自己的看家本领“破虏刀法”倾囊相授。

另外,作为说书人的司空墉本人学识极其渊博,因此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无论是经义策论、诗词歌赋、佛道经藏、史料古籍,还是堪舆命理、天文历算、营造园冶(建筑园林)、工巧匠作等等,无一保留,尽相传授。由此,在司空墉的精心培教下,殷鹏展俨然成为一名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英才。

没有李牧娟,殷鹏展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没有殷忠穆,殷鹏展就不可能懂得什么叫尽忠报国;而没有司空墉,殷鹏展也绝不可能成为能够旷世救国的英才。这三个合力造就了殷鹏展,让他开启了一段不同凡响的人生旅程。

殷鹏展终于要在这一天的早间,离开相殷县了。而李牧娟则别出心裁地将殷忠穆曾经穿过的衣装重新缝补了一遍,然后把它们郑重地交给殷鹏展,让他在外游走的时候时时都要记起父亲的遗愿。此外,李牧娟还将自己这十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十两银子全都给了殷鹏展,虽说不是特别多,却让殷鹏展揣在怀里,感到格外沉淀。

就在殷鹏展踏出家门,辞别母亲,准备踏足江湖,完成父亲和司空墉的遗志的时候。曲三诊、冯氏、司空存勇和那五名老兵,以及相殷县城的父老乡亲们,早已在等候他多时了。殷鹏展见到这样的送行排场,心中异常澎湃。

曲三诊、冯氏和一名老兵向他迎步走来,手中各持物件。曲三诊手中端着整整三十俩银子,他快步走到殷鹏展面前,面带微笑地说道:“殷少侠,听闻你要走了,我们相殷县的百姓们商议了一下,给你凑了三十俩银子,算是助你一臂之力吧!”

“啊!这么多呀!三十两银子,这差不多是翼国一个七品县令三个月的俸禄了,足足够我用大半年的了。”殷鹏展对此惊讶地说道,

“哈哈,殷兄弟,觉得多啊!我这儿还有了”,冯氏笑道,说着从怀中摸出五两黄金,并把这五两金子一把交到了殷鹏展手中。不过,这冯氏却也神情突变,刚才的满脸欣喜一瞬间被哀哭愁怨所取代。殷鹏展见此,赶忙要把这五两黄金还给冯氏,却被冯氏一把挡住。接着,冯氏哀喜交加的说道:

“其实你司空大叔早就想让你离开相殷县,出去历练了。这五两金子就是他为你准备的,现在我把这些金子交给你,也算是了结他的心愿了。”,冯氏说完这话,忍不住掩面哭泣。

殷鹏展用手紧紧攥着这五两金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并且自言自语道:“五两金子!在翼国,一两金子就相当于13两银子,这五两金子可就是65两银子,够我花好几年的了……我可不能辜负司空大叔啊!”

这时,那名老兵也走到了殷鹏展跟前,他手上拿着一把总长三尺七寸,形状似禾苗的苗刀。随即,老兵将苗刀递给了殷鹏展,并说道:“司空大将教会了少侠破虏刀法,而这把苗刀,曾经跟随司空大将征战四方,斩敌无数。大将生前早就想把此刀赠予少侠,如今此刀已在少侠手中,愿少侠能凭此刀立不世之功!”,随即,老兵向殷鹏展郑重地作了一个揖!

殷鹏展即刻朝着他们所有人恭恭敬敬地作了一个揖。这时,冯氏倏地一下来到了殷鹏展跟前,若有心事的对他说:“你司空大叔,有一个大儿子,他十一年前就跟一个道士学道去了,一直都没有来过相殷县,所以你从来没有见过他。他是你大叔的大房,也就是我姐姐林袖嫣的遗子。这孩子很小就死了娘,怪可怜的,前段时间他突然来信说要来这里探望我们。可是…他爸爸却……”,冯氏说道了这里,由不住又哽咽了一下,接着,她又说道:

“你要是在路上有幸遇到他,就帮我们给他说一下他爹的事儿,开导一下他。他和你年纪差不多大,名叫司空有智!”,

“原来司空大叔这个儿子叫司空有智,他之前只给我说他有个儿子在外面学道,一直没有回来,原来是这样。”殷鹏展心中想到,而冯氏这时也控制住了情绪,她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殷鹏展,并接着说道:

“这封信是他爹在世的时候给他写的,现在他老子不在了,这封信也不知道该怎么寄出去。麻烦你如果遇到他,就把这封信交给他吧,多谢了……”,冯氏说不下去了,头也顺势低了下去,并用双手捂住脸,想是不想让悲伤的情绪传染殷鹏展。

“冯婶,您放心吧,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若遇到他,一定把信交给他,并告诉他事情原委,安抚好他的情绪!”,接着,殷鹏展把这封信揣好,朝着冯氏作了一个揖。

最后,曲三诊又来到殷鹏展面前,送了他一些治疗感冒伤寒、闹肚坏肠、跌打损伤等的药物,交代了一下治疗方法,并送给他几本医书,望他能够认真研读。

启程的时候终于到了,殷鹏展迎着朝阳,挥手告别了相殷县的父老乡亲,带着心中的使命,走向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世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