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推荐李小康转正为京州市副知府?”
“是的!”
“你怎么知道?”
“京州局级以上的官人都知道这回事。”
赵瑞龙跟自己二姐说道。
“我们要不要阻止他上位。”
“没有用的,李达康一天在那个位置上,他李小康就不可能不转正。”
“李达康那老家伙干嘛要往死里推荐李小康上来啊。”
“你懂什么?”
“但凡你研究过汉东的经济形势就知道李达康的精明之处了。”
目前整个汉东的经济几乎停滞不前。
前些时候,统计局的调查组下来核实数据,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原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地方,现在核实数据之发现没有那么快的经济增长数据。
甚至不少有水分乃至倒退的地方。
吕州是最明显的。
而林城、京州,尤其是李小康辖内的高新区,实打实的经济增长排在整个汉东的前三。
他李小康到哪,那里的经济就是汉东同级别甚至跨级别的第一!
成为京州市副知府,与其说是李达康在拼命推荐。
还不多说是李达康提前将李小康当作是政治资源投资。
和祁同伟不同的是,李小康几乎是没有缺陷的一名官员。
什么金钱美色之类的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动他李小康,真不好下手!
反倒是李达康,漏洞多,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也多。
“对于二姐分析的东西,我赵瑞龙听的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不过你说的这个祁同伟,我懂,不仅懂,还很了解。”
汉东召开人事干部任命内阁成员会议。
汉东内阁的元老和成员们纷纷出席会议。
会议由沙瑞金主持并讲话:
“各位同事们,今天我们召开汉东人事干部的任命讨论会议。”
“下面由各位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充分交流。”
参加会议的都是汉东各个领域方块响当当的人物或者一二把手。
不过按例都是一把手先说自己的想法,接着到二三把手再接着轮流下去。
如今沙瑞金没有明确表态,谁也不好意思出这个头。
“沙书籍先说说。”
高育良带着眼镜,脸上习惯性带着一丝丝似笑非笑的表情。
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想表达什么。
这位大学教授出身的汉东政法委书籍,总是给人儒雅却高深的感觉。
沙瑞金也没有推脱,作为一把手先说几乎是惯例。
“各位同事,之前我们冻结的一百多名的干部人事任命,让组织部门重新组织考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不少人是带病提携,有问题却一直在上升。”
“所以说,我们提拔干部的时候一定要从多方面全方位考察,不管是德智体仁等还是工作业绩。”
“原则性的问题一票否决。”
“上面三令五申强调的底线红线,有人阳奉阴违,发现的一律暂停提拔进行调查。”
“我们需要既能遵纪守法又能开拓创新带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好同事。”
“这次在考察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吕州的易学习很符合我们的干部提拔要求。资历够,工作业绩足,作风正派,为群众着想...。”
“所以我提议将他提拔为吕州市知府。”
“我同意沙书籍的提议。”
“原来我和易学习搭过班子,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品行更是没话说。”
高育良看到李达康这么快就跟这位新来的沙瑞金“勾搭”在一起。
对于沙瑞金提名人物上来讨论,高育良也有样学样。
“是的,沙瑞金书籍刚刚说的非常好。”
坐在一边白发已经布满头的汉东行政刘主管此时不做表态发言。
他跟季昌明差不多都快到退休的年纪了。
要学着慢慢将机会和位置留给年轻人。
“我也想提议祁同伟为汉东副布政司级别,这些年下来,他的资历也是够的。”
高育良没少在正式的人事干部讨论上推荐自己的学生祁同伟上来。
汉东的老人谁不知道他高育良喜欢任人唯亲。
汉大政法系可不是空穴来风。
参加会议的人员此时不再讨论。
李达康看到大家都不说,此时开口说话。
“我有个人选想推荐,大家讨论讨论看是否合适。”
“李小康,京州市高新区区长。
我想推荐他成为京州市副知府,全面接管原来丁义珍的工作并且主抓京州市的经济发展。”
李达康推荐李小康上来让会议再次活络起来。
意见基本分成两派。
一个是支持李小康转正成为京州市副知府。
另一方则认为李小康还年轻,应该多历练历练,不太同意。
“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用好这些人才,众所周知,今年咱们汉东的经济总体形式不是那么的乐观,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点措施,经济发展不好,老百姓就该有意见了。”
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就业才能更好地安居乐业。
“李小康是开拓创新搞经济尤其是高精尖产业经济的一把好手。”
李达康想继续说下去的时候,高育良抓住机会插话。
“李小康同事确实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好苗子,但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我觉得还是需要历练历练。”
“没记错的话,他现在还是最年轻的区长。”
高育良当然知道李小康的能力,不仅知道,还很清楚。
不仅清楚,还很忌惮。
猴崽子在京城自己的主场都能让他李小康气得两天两夜吃不下饭。
可见这人没有经济方面的问题,实力还强的可怕。
而近些年来,他所主管的地方经济发展很是迅猛,整个汉东都是有目共睹。
他李小康上来是迟早的事情!
就跟当年的李达康一样,自己和赵立春都没能阻止他成为汉东内阁元老。
但李小康不能现在上来!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汉东人事大幅度调整的时候。
李小康全面接手丁义珍的职位和工作那么李达康就能快速摆脱目前的困境。
李达康抽出身来,自己的汉大政法系可就不好受了。
人家随手就扫掉你一个陈清泉,你连话都不好意思说。
之前侯亮平抓了李达康前妻,祁同伟跟自己说是不是做的不对。
当时自己还批评祁同伟,如今想来,确实侯亮平做得不对。
应该让李达康将前妻欧阳菁送出去,这样就有充分的理由让他回家卖红薯了。
“能者上,庸者下。”
“搞经济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达康对于高育良的算盘还是清楚的。
自己昧着良心推荐自己的门生祁同伟就是对的,正确的。
哦,别人推荐就是不行的,错误的。
还当自己是大学教授?
自己出题自己改卷!
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给多少分就可以给多少分!
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是不行!
沙瑞金看着两位说完,表面不做表态。
心里却对李达康的提议表示赞赏。
李小康我见过,意气风发的一个年轻人。
听说现在光明峰项目已经开始恢复运转,大风厂这么难啃的骨头都让他啃下来了。
而且基本没有影响到大风厂那批工人的就业问题。
大风厂搬迁到其他地方也能增加了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收入。
这就是聪明人的解决方式,一举可以多得!
陈老都没少跟我说起他。
高育良这时候抓住李达康话里面的漏洞反驳。
“要是我们的队伍都是能者上庸者下,那些因工受伤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履职的人员岂不是都要抛弃掉。”
田国富对这位教授出身的政法委书籍高育良的诡辩论很是不屑。
“高育良书籍是想说,要优先考虑即将到点的老资历的同事,李小康这么年轻,不怕没机会,上不来。”
高育良心想自己跟田国富也没有过多的交集,怎么今天帮自己说话。
就在沙瑞金都在好奇怎么今天田国富也有倾向为高育良说话了。
“比如我们在吕州的易学习好同事,他的资历绝对够老,成绩足够优秀,可偏偏没有所谓的政治资源拉一把,一直都在区长的位置兢兢业业、兜兜转转。”
“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政治资源嘛。”
绕了一圈,田国富你是想说这个。
吕州是我高育良的发家之地。
你田国富不就是想说我干嘛不成为易学习这样的好同事的政治资源,为什么他到点的时候我没有同意他上来。
田国富一直都是性情耿直的同事,性子跟陈岩石差不多类型。
从来都看不惯高育良搞的那一套。
之前自己推荐过易学习,都是卡在了高育良和赵立春手里上不来。
明明是干实事的人,有成绩,有资历。
今天你高育良说资历了?
不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是你汉大帮政法系的吗?
真当我们这些人是老糊涂了?
“我们都说上级是下级的资源,下级又何尝不是上级的资源呢?”
“岗位不分高低大小,都是为了群众嘛。”
“打扫清洁的工人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社会做贡献。”
高育良一如既往的喜欢诡辩。
将话题扯到一边去。
“那是不是说,祁同伟如果不当厅长,去扫大街搞清洁卫生也是可以的,反正都是为社会贡献。”
“毕竟岗位没有高低大小之分嘛!”
李达康补上一句。
眼看会议陷入僵局,陷入无休止的争辩之中。
沙瑞金出声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