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后土如今已证圣位,她为何要用我截教弟子?

换源:

  在金鳌岛,“嘶~!天都被打出窟窿了?还说我通天是疯子!”通天教主赶赴不周山,临行前,他似乎听到了清风和多宝的交谈。

“师兄!照你这么说,巫族要是把那北海大龟的脚炼成棍子,直接朝着天上的妖族捅上一捅!那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对啊~!同理,妖族要是拿着,在天上直接戳下面的巫族!那可真是厉害!”

洪荒之际,天河之水仿若无尽狂澜,汹涌席卷,致使洪荒大地深陷灭世绝境。

值此危难关头,六圣临世。三清、接引、准提、女娲纷纷施展无上法力,竭力稳固摇摇欲坠之苍穹。女娲圣人当机立断,即刻探寻补天之物。

接引圣人向三清问道:“三位道兄,可有良策撑天?”太清老子与原始天尊皆凝眉深思,通天教主脑海中却蓦地闪过一念:炼就器物,用以撑天!

“哈哈,诸位且稍安勿躁,吾已知晓撑天之物!”通天教主言罢,身形一闪即逝。元始天尊顿感一阵莫名空落,仿若有物自心间悄然离去。

北海之滨,玄龟遥见通天教主身影,心下已知大势所趋,虽有不舍,仍毅然献出四肢。

通天教主见状,温言抚慰:“玄龟,后土既已创设轮回,你可循此径再入洪荒,神魂亦不会消散,无需多虑。”玄龟闻之,心中满是感激与希冀,目送通天教主离去。

不周山下,通天教主携玄龟四足归返。诸圣齐心,将其炼化为擎天巨柱,稳稳撑住四方天地。女娲圣人身化法相,祭出补天石,修补那破碎不堪之世界屏障。待修补完备,女娲圣人定立四极,诸圣方觉心头巨石落地。彼时,女娲法相掌心微松,残余补天石自天际坠落。

至此,天河倒灌之势终得遏止,功德金云自天而降。通天教主获其中三成,女娲圣人独得五成,余者两成则散向其余四位圣人。

有两颗补天石分别落于梅山与一座神秘岛屿。阴霾渐散,远方天际现五彩华光,几缕暖阳穿透云层,洒向劫后余生之大地,幸存生灵畅快呼吸,尽享灵雨润泽。

接引、准提二圣手持法宝,欣然承接灵雨,全然不顾圣人仪态。只因西方之地灵韵匮乏,此灵雨于他们而言,实乃珍稀之物。元始天尊则取走半截不周山,而后离去。至此,巫妖量劫终告落幕。

金鳌岛之上,清风向通天教主进言:“师尊,徒儿思忖,可选派数位弟子赴地府任职。”

通天教主挑眉问道:“哦?你需明白,后土如今已证圣位,她为何要用我截教弟子?”

清风模仿太清老子模样,一本正经道:“咳咳,师尊,此乃天机,不可轻言。”

啪!通天教主抬手轻拍清风,佯怒:“哼,休要卖关子!”

清风忙道:“师尊,徒儿所言句句属实,若您不信,徒儿这便挑选弟子前往地府一试。”

通天教主略作思忖,点头应允:“既如此,你且挑选,若果真事成,为师必有重赏。”

幽冥界中,后土凝视着眼前以地道之力滋养的十滴精血,喃喃自语:“清风这小家伙果真聪慧过人,不愧是通天的首徒。难不成他竟能洞悉兄长们的命运走向?”

原来,依清风所赠玉简所示,后土早在离部落之前,便为诸兄长各取一滴精血留存。

巫族经此大战,虽惨烈获胜,却也元气大伤。幸存的刑天、蚩尤、九凤、相柳率巫族余部入驻幽冥界。巫族诸多大巫占据五方鬼帝之四位,玄冥任最后一位,后羿则投身人族。

彼时,准提、接引二圣赶赴两族宝库,然库中宝物皆已毁于战火,化为齑粉。但二圣不舍,连法宝碎片亦搜罗殆尽。

因清风助力,后土感恩,特为截教预留十殿阎罗之四席。

清风领吕岳、羽翼仙、虬首仙、灵牙仙踏入幽冥界,径往深处而去。一路穿越奈何桥,未饮玄冥汤,飞越黄泉路,直至六道轮回近旁,方急转方向。

虬首仙惑然问道:“师兄,此地便是你所言之处?”

灵牙仙抢答:“此乃鬼域是也!”

六道轮回旁,清风恭敬行礼:“拜见平心娘娘!”

后土和颜悦色道:“吾为截教留四阎罗之位,若你有意,可任阴天子之职。”

清风忙辞:“多谢娘娘美意,然此位已有定数,这几位师弟,便由他们接任四殿阎罗,挂名即可。”

于是,四仙前往对应阎罗殿认证,受位冕加持,竟一举突破金仙初期。

清风携师弟辞行,途中遇奈何桥上煮汤的孟婆。

清风打趣:“玄冥祖巫竟有此闲情,在此煮汤!”

老妪柳眉倒竖,现御姐真身,怒叱:“好你个臭小子,一眼便认出老娘!”

清风嘻嘻一笑:“徒儿冒昧,这便告辞!”言罢,施展缩地成寸之术,瞬间远去。

四仙惊恐万分,朝着清风离去方向狂奔:“师兄,等等我们!”

幽冥界入口,血海干涸近半,冥河老祖身为准圣后期强者,此刻却在血海内泣不成声,其状甚怜。

清风离去之际,血海底部一节深埋土中的长柄陡然一亮,隐有玄机。

清风刚出幽冥界,便遇准提圣人。准提携地藏前往地府,一路谆谆教诲,望其为西方教广聚气运。见清风等人,准提目光炽热,如见稀珍,只因西方教素缺资质上佳之生灵,见截教诸仙,难免眼热。

三千年后,金鳌岛仙钟骤响,声传四方。众仙闻声,纷纷驾云赶赴碧游宫。宫前,万仙齐聚,水火童子焚香袅袅,夔牛稳驮通天教主,场面恢宏。

碧游宫内,诸仙盘膝而坐,闭目聆听。通天教主开启二度讲道,圣光遍洒金鳌岛,宫外生灵亦皆静立,齐向碧游宫,沉浸于道韵之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