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悠扬,响彻昆仑。
三声钟鸣,宣告着第二次玄门大会,正式开始!
无数道流光,从昆仑山各处洞府飞出。
汇聚向玉虚宫主殿——玉清殿!
黄龙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道袍。
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他也化作一道流光,混在众多弟子之中,朝着玉清殿飞去。
玉清殿,元始天尊讲道、议事之所。
平日里,威严肃穆,等闲弟子不得靠近。
今日,却门户大开,仙光璀璨。
殿外广场上,早已站满了前来参加大会的阐教弟子。
粗略望去,不下数千人!
其中,气息强大的金仙、太乙金仙不在少数!
甚至,还有几位气息深不可测,隐隐达到大罗金仙门槛的存在!
这些人,大多是阐教的记名弟子,或者是一些旁听过元始讲道的散修大能。
而站在最前方的。
自然是阐教的十二位亲传弟子!
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
一个个气息渊深,神光内敛。
与他们相比。
黄龙这真仙中期的修为,依旧显得有些不够看。
不过,他并没有丝毫怯懦。
昂首挺胸,走到了十二金仙的末尾,属于他的位置。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些同门的注意。
尤其是广成子和赤精子。
都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显然,上次演武场的事情,以及太乙、玉鼎对黄龙的关注,并没有瞒过他们。
黄龙坦然迎上他们的目光,微微颔首示意。
不卑不亢。
这让广成子和赤精子眼中都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黄龙师弟,似乎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太乙真人则对着黄龙挤了挤眼睛,露出一副“看好你”的表情。
玉鼎真人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只是对黄龙微微点了点头。
其他几位师兄弟,如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等人,也都或好奇,或平淡地看了黄龙一眼。
整个阐教核心层,对黄龙的态度,似乎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然,黄龙知道。
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想要真正获得他们的认可,甚至敬佩。
还需要拿出实打实的表现!
就在这时。
一股难以言喻的浩瀚威压,如同潮水般,从玉清殿深处弥漫开来!
整个昆仑山,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杂念,都在这股威压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地间,只剩下无尽的威严与崇高!
圣人!
元始天尊,降临了!
广场上所有弟子,包括十二金仙在内,全都神色一肃!
齐齐躬身行礼!
“恭迎师尊(老师)圣驾!”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云霄!
黄龙也深深低下头,心中充满了敬畏。
这就是圣人之威吗?
仅仅是气息降临,就让天地为之臣服!
让他这个真仙,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如同蝼蚁仰望苍穹!
良久。
那股浩瀚的威压,如同潮水般退去。
一个威严而淡漠的声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
“免礼。”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心底。
带着一种言出法随,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师尊(老师)!”
众弟子直起身。
目光都聚焦在玉清殿门口。
只见一个身穿杏黄色道袍,面容古朴,看不清具体样貌,周身笼罩在无尽道韵之中的身影。
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仿佛亘古便已存在。
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
正是三清之一,阐教教主,混元圣人——元始天尊!
仅仅是看上一眼。
黄龙就感觉自己的元神,仿佛要被那无尽的道韵同化!
连忙收回目光,不敢再看!
“此次召集尔等,乃是第二次玄门大会。”
元始天尊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
“一为考较尔等近年修行所得。”
“二为阐述我阐教大道精义。”
“望尔等用心聆听,好生感悟。”
“是!谨遵师尊(老师)法旨!”
所有弟子再次躬身应道。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言。
身影一晃,便已出现在玉清殿中央的云床之上。
“入殿。”
简单的两个字落下。
十二金仙率先迈步,走入玉清殿。
随后是众多记名弟子和旁听散修。
黄龙跟在十二金仙末尾,也走进了这座传说中的圣人殿堂。
大殿之内,空间广阔无垠,仿佛自成一方世界。
祥云缭绕,仙音阵阵。
大道符文,在空中若隐若现。
浓郁的道韵,几乎要化为实质!
在这里修炼一天,恐怕抵得上外界百年!
所有弟子按照身份次序,在殿内两侧的蒲团上依次坐下。
黄龙坐在十二金仙的最末位。
抬头望去。
只见元始天尊高坐云床,周身混沌气流转。
一双仿佛蕴含着诸天生灭的眸子,淡淡地扫过下方。
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弟子,都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被彻底看穿!
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黄龙心中一凛,连忙收敛心神,眼观鼻,鼻观心。
同时,暗中运转玉清仙法,将自身气息调整到最纯正的状态。
希望能给这位圣人师尊,留下一个好印象。
元始天尊的目光,在黄龙身上,似乎多停留了那么一瞬。
但很快便移开,没有任何表示。
这让黄龙心中,既有些失落,又松了口气。
没有表示,至少说明没有引起反感。
“大会开始。”
元始天尊的声音,再次响起。
“先由尔等,各自阐述近年修行所得,道法感悟。”
“广成子,你先来。”
元始天尊的目光,落在了首徒广成子身上。
第十六章诸仙论道,黄龙待时!
“是,师尊。”
广成子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
他面容肃穆,气息沉稳。
作为阐教首徒,十二金仙之首。
广成子的修为早已达到了大罗金仙顶峰!
距离准圣,也只有一步之遥!
在阐教众弟子中,威望极高!
此刻,他站立在大殿中央,声音洪亮,开始阐述自己的道法感悟。
“启禀师尊,弟子近年苦修,于顺天应人之道,略有所得。”
“天道煌煌,大势不可逆。”
“我辈修士,当顺应天意,替天行道……”
广成子侃侃而谈。
从天道大势,讲到人道变迁。
从阐教教义,讲到自身修行。
引经据典,条理清晰。
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天道的敬畏,以及阐教顺天应人核心理念的深刻理解。
大殿之中,道韵流转。
随着广成子的讲述,空中甚至显化出种种异象。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显然,他的感悟,已经触及到了大道的某些本质!
引起了天地共鸣!
下方弟子,听得如痴如醉。
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就连云床之上的元始天尊,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似乎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满意之色。
黄龙也在认真聆听。
不得不承认,广成子不愧是阐教首徒。
他对阐教大道的理解,确实非常深刻。
而且,完美契合了元始天尊“顺天应人”的核心思想。
难怪深得元始喜爱。
“不过……”
黄龙心中,却有不同的看法。
“过于强调顺天,是否会失了修士逆天争命的本意?”
“一味顺应大势,若是大势走向毁灭呢?”
“阐,固然有顺应之意,但更重要的,难道不是阐明,是教化,是引导吗?”
借助悟道石碑带来的超凡悟性。
黄龙的思维,触及到了更深的层面。
他觉得,广成子的理解,虽然没错,但似乎……有些保守了。
或者说,格局还不够大。
当然,这些想法,他现在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广成子的阐述,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
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弟子愚钝,所悟浅薄,请师尊指点。”
广成子再次躬身行礼。
元始天尊淡淡开口:“尚可。”
简单的两个字。
却已经是对广成子极大的肯定!
要知道,元始天尊性情高傲,眼光极高。
能得他一句“尚可”,已是殊为不易!
广成子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恭敬地退回蒲团。
接下来,是赤精子。
赤精子的感悟,与广成子类似。
但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炼器之道的理解。
同样获得了元始天尊“尚可”的评价。
随后,是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言语不多。
主要阐述了他在阵法和炼器之道上的感悟。
认为阵法与炼器,亦是阐明大道的一种方式。
条理清晰,见解独到。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评价依旧是“尚可”。
再之后,是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的阐述,就显得活泼了许多。
他从天地灵宝的演化,讲到生灵造化的神奇。
认为阐教之道,不仅要顺天,更要知天,乐天。
要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体悟大道真意。
言语风趣,却又不失深度。
引得不少弟子会心一笑。
元始天尊听完,破天荒地多说了两个字:
“心思活络,不错。”
这让太乙真人顿时喜笑颜开,对着黄龙挤了挤眼睛。
黄龙心中也是暗笑。
这位太乙师兄,果然不走寻常路。
接下来,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等人。
也依次上前,阐述自己的道法感悟。
各有侧重,各有千秋。
但大都围绕着阐教“顺天应人”、“注重根行”等核心理念展开。
元始天尊的评价,也大多是“尚可”,或者“还需努力”。
显然,想要真正打动这位圣人师尊,并不容易。
终于,轮到了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位——黄龙。
一时间,大殿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黄龙身上。
好奇,审视,期待,甚至还有一丝轻蔑。
各种目光交织在一起。
显然,对于这位长期垫底,但最近似乎又有所变化的师弟(师兄)。
大家都很想知道,他能说出些什么来。
就连云床之上的元始天尊,目光也似乎变得专注了一些。
黄龙深吸一口气。
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但他心中,却一片平静。
甚至,还有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该我了!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
恭敬地对着元始天尊行了一礼。
然后,缓缓抬起头。
目光清澈,声音朗朗。
“启禀师尊。”
“弟子黄龙,资质愚钝,跟脚浅薄。”
“但弟子认为,阐者……”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非仅顺天,更在开物!”
“非仅应人,更在立心!”
话音落下!
整个玉清殿,瞬间一片死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