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地吞噬那些死去的“遗骸”,虽然安全稳定,但效率太低了。就像是捡拾别人掉在地上的面包屑。
而干涉命运,则像是直接从宇宙本源的餐桌上抢夺食物。风险巨大,但收益也同样巨大。
这才是“幕后黑手”真正的玩法。
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拾荒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棋手,以众生为棋子,以宇宙为棋盘,拨动命运的丝线,奏响属于自己的乐章。
他的意识触手,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去“触碰”距离他最近的一根、闪烁着红色奇点的命运丝线。
那是一条非常纤细的丝线,代表着一个不起眼的、刚刚诞生不久的单细胞生物族群。按照既定的命运,它们将在几代之内,因为无法适应母星海洋中急剧变化的酸碱度而彻底灭绝。
当李启航的意识触碰到那根丝线时,一股沉重的、如同山岳般的阻力传递而来。那是宇宙的“惯性”,是命运本身的重量。
同时,一种被窥视、被审判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有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在冥冥之中注视着他这个不速之客。
李启航立刻收回了意识。
他明白了,每一次干涉,都是一次与宇宙本身意志的角力。
“系统,筛选出当前所有‘命运奇点’中,干涉性价比最高的备选目标。”李启航冷静地向系统下达了指令。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初始目标。
这个目标,首先要足够弱小,它的命运轨迹在整个宇宙之网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样,即使干涉失败,所造成的反噬也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至于引起那些沉睡中的强大存在的注意。
其次,这个目标的命运轨迹要足够清晰,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便于他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布局,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在掌控之中。
最后,这个目标又要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不能像那个单细胞生物一样,救活了也毫无意义。它必须像一根杠杆,一旦被撬动,就能为他带来足够可观的“命运权重”收益。
“指令已接收,开始进行筛选……”
“筛选条件:命运权重占比低于0.00001%,命运轨迹清晰度高于90%,潜在发展价值高于平均水平……”
“筛选中……匹配模型构建中……”
系统面板上,无数的数据流飞速闪过。李启航的意识则在命运之网中耐心地搜寻、游弋,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寻找最合适的猎物。
他掠过了许多目标。
一个因为王位继承而即将爆发内战的王国。——价值太低,格局太小。
一个即将发现曲率航行技术的初级宇航文明。——潜力不错,但干涉难度太大,容易失控。
一个被困在母星系,资源即将耗尽的种族。——他们注定灭亡,改变其命运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李启航不急不躁。他有的是时间,他必须为自己的第一次“出手”,选择一个最完美的垫脚石。
终于,在系统筛选了数万个备选目标之后,一个名为“星铸者”的文明,进入了他的视野。
“目标锁定:星铸者文明。”
系统立刻调出了关于这个文明的所有资料,呈现在李启航的意识中。
【文明名称:星铸者(自称)】
【文明等级:初级宇航文明(0.7级)】
【母星:泰拉(类地行星)】
【生命形态:碳基人形生物,平均寿命约150泰拉年】
【文明概述:星铸者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与艺术气息的文明。他们天生对星空有着狂热的崇拜,他们的建筑、艺术、文化,都围绕着“探索宇宙”这一核心主题。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核聚变能源,并建立起了环绕母星的太空城市,能够进行小规模的星系内航行。】
李启航的意识深入到这个文明的命运轨迹之中,更加详细地“阅读”着他们的过去与未来。
他“看”到,星铸者们建造着如同艺术品般优美的飞船,他们的城市在夜晚会模拟出各种星座的形态,他们的孩童从小学习的不是战争与权谋,而是天体物理与星图绘制。
这是一个纯粹的、浪漫的、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文明。
然而,在这份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却隐藏着致命的危机。
【内部矛盾:文明内部存在两大主流思想。一派为“远航派”,主张倾尽文明所有资源,建造一艘巨大的、能够进行跨代航行的殖民舰,去寻找新的家园,他们认为困守母星系是死路一条。另一派为“固守派”,认为远航计划太过虚无缥缈,风险巨大,主张将资源用于改造母星系内的其他行星,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圈,稳扎稳打。两派矛盾日益尖锐,已经从学术争论演变成了政治对立。】
【科技瓶颈:星铸者文明的理论物理学发展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停滞。他们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的空间理论,因此,超光速航行对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的飞船,最快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五。这意味着,即便是前往最近的比邻星系,也需要近百年的时间。】
【原定命运轨迹:在接下来的97个泰拉年内,“远航派”与“固守派”的矛盾将彻底激化,并最终引发全面内战。内战将摧毁他们绝大部分的工业基础和太空设施。与此同时,母星系的资源将因为内耗与科技瓶颈而彻底枯竭。最终,幸存的星铸者将在贫瘠与混乱中,退化回原始社会,并在数千年后,因为母星环境的彻底崩溃而完全灭绝。】
【命运总结:一个因梦想而生,也因梦想而死的悲剧文明。在宏大的宇宙历史中,他们连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都无法溅起,他们的存在与灭亡,不会被任何其他文明所知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