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万古之先河,立仙道五境,功德之力的用处

换源:

  玉皇缓缓收敛喜悦,心中默道:

“五仙者,可单修一道。”

“而单修一道,未尝不可成就混元不灭道果。”

想清楚未来道路之后,玉皇道君抬眸,拿出了昊天镜。

看着昊天镜内沉浮不定的先天五太祖炁,玉皇淡然开声:

“既然此方天地,还未有明确的修炼体系,那吾玉皇道君便开万古之先河,开辟此方天地修炼体系!”

话音落下,玉皇道君身形消失在古洞之内。

昆仑山巅,玉皇道君盘坐在一方玉石之上,俯瞰天地。

旋即,一道宏大之音传出,响彻天地。

“大道在上,今日吾玉皇道君创立仙道修行体系,望大道鉴之!”

轰隆!

随着那道宏大之音响起,冥冥之中,顿时响起了一道惊雷。

随后,一股神秘的意志缓缓在九天之上浮现,宛若一尊无上存在注视着山巅之上的金衣神人。

玉皇道君头戴玉冠,身披太微金华神衣,怀抱石镜,宝相庄严。

“仙道者,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当有五境!”

“一境真仙,纳天地之气于一身,开辟洞天福地,成就真仙大丹!”

随着话音响起,玉皇道人心念一动,体内浮现一缕缕混沌气息,涌出头顶,化作一团混沌气。

怀中石镜轻轻一颤,一缕散发着无始无终的先天太初之炁飞出,落入混沌气中。

玉皇道君神色威严,道:

“开!”

一声敕令,混沌气之内,那道先天太初之炁化作一口金柄玉斧。

那金柄玉斧轻轻一划混沌气。

刹那间,混沌开辟,清浊分明演化阴阳,无穷妙道法理为之诞生。

那阴浊之气下沉,化作一方福地;阳清之气上升,化作一座穹天。

随后,那口金柄玉斧如承天支柱一般,矗立在天地中央。

那一天一地被无穷玄妙大道法理交织,逐渐凝聚成一枚真仙大丹。

待真仙大丹成形后,玉皇道君漠然开声:

“二境金仙!悟大道之妙,铭刻大道之痕,铸就不朽大道金丹,成金仙道果。”

随着玉皇道君声音响起,一道道天地玄妙道理,融入真仙大丹之内。

随着时间流逝,真仙大丹之上,缓缓多出了一缕缕玄妙莫测的道痕,共计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大道之痕!

那十二万九千六百道痕在真仙大丹上,交织成一幅神圣大道天图。

那幅神圣大道天图金光璀璨,映照十方,充斥着一抹至尊至圣之意。

“一千二百九十六道痕者,下品金仙!”

“一万两千九百六十道痕者,中品金仙!”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道痕者,上品金仙!”

玉皇道君言出法随,继续说道:

“三境太乙神圣,开辟顶上三花,容纳胸中五炁,肉身无暇,大道金丹汲取大道道蕴,成就太乙道果,自此之后超脱命运,自问大道。”

霎时间,玉皇道君肉身浮现出一重重道光,作为一尊天生神圣先天神魔,祂之肉身已然圆满无暇。

顷刻间,精神气化作三花齐开,胸中五炁交织如龙,肉身无暇。

随后庆云之内,那枚大道金丹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吸力,汲取着天地之外的道蕴增强己身。

“轰!”

终于在某一刻,那枚大道金丹爆发出一股至高恒远的广大气息,向着更高层次晋升。

一时间,迷蒙之中,一道道天音回荡在天地之间。

“晋升!”

“晋升!”

接连九道天音回荡,玉皇庆云之中,一枚蕴含混沌色的太乙道果沉浮不定。

“四境大罗神魔!大罗者,肉身逆反先天,成就先天神魔之身,证就至高大罗道果,寄托于冥冥大道之中,超越一切时空!”

随着玉皇话音落下,那枚太乙道果顿时发生了巨大变化,诞生出一抹至高大道精义,随后缓缓消失庆云之中,直入冥冥之中,汲取着大道本源。

待做完这一切,玉皇道君浑身浮现出一抹超然物外的大罗道韵。

“五境混元大罗道果!此五境为仙道修行体系,望大道明鉴!”

玉皇道君声音如潺潺之水,幽幽传出,通达十方无极,四海八荒,响彻整个天地。

然而,到第五境,祂仅仅只是说出了名字,并没有阐述证道之法。

虽然祂知道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但祂毕竟没有达到证道的地步,故而也只能说出一个名称,无法阐述其中奥妙。

随着玉皇道君开口,那冥冥之中的大道意志,汲取着仙道修行体系。

片刻之后,一道无上大道之音响起。

“皇山玉皇道君,开辟仙道,传播修行体系,有大功于天地,特赐四万八千大功,十二万九千六百小功!”

霎时间,天地震动,一股浓厚的金色大道功德之气从冥冥之中浮现,降落在玉皇道君身上,化作一道万丈功德神轮。

随后,一股浓郁的紫金色大道功德之力,落入玉皇道果之上。

那足足四万八千道大功,让玉皇道君的修为更上一层楼。

所谓大功乃是大道功德之力,小功则是大道功德之气。

一百缕小功,才能凝聚一道大功。

时间流逝,玉皇道君眼帘微垂,心中陷入沉思。

四万八千大功才让祂的修为达到大罗神魔后期,想要彻底以功德成圣,恐怕至少需要一元之数大功,甚至更多!

看来祂需要多积攒些功德了。

后世诸圣,在未证道时,虽然只有一人以功德成圣,但其他几人也或多或少有着功德支持。

道祖鸿钧,以气运为主,斩三尸次之,功德成圣为末。

三清天尊,盘古正宗,生来便有大功德,大气运在身,后创立三教,使自身气运涨到极致,

又身怀盘古开天功德,故而在成圣时,一举引动开天功德得以成圣。

西方接引准提二教主,另辟蹊径,创立西方教后,连发四十八道鸿蒙大愿,才得以成就混元道果。

娲皇至善女娲娘娘,创造后天智慧种族,得以完成天地人三才,承人道气运,功德成圣。

巫族后土,虽己身开辟六道轮回,补全洪荒,却也失去肉身。

而巫族天生没有元神,失去了肉身,那也代表着死亡。

但是后土,最后却能存活下来,也是因为有大功德于天地。

可见这功德之力的好处。

虽然祂并不想以功德成圣,但是有功德自有有功德的好处。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