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封神前夕众圣齐聚

换源:

  夏桀坐在瑶台玉阶上时,酒盏里的琥珀光正漫过他的指尖。

他望着阶下跪成一片的奴隶——那些被他命人从有缗氏抓来的百姓,脖颈上还系着草绳,发间沾着未洗净的血渍,突然就笑出了声:听说商汤那小子在亳邑教人种桑?他端起酒盏泼向人群,琥珀色的酒液溅在老妇花白的头发上,等孤的九黎神鼎铸成,便让他带着亳邑的桑枝来祭鼎。

阶下无人敢应。

唯有殿角扫落叶的老仆攥紧扫帚,他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麻布衣角——那是当年跟着大禹治水时,伯益亲手缝的。

风卷着落叶掠过他脚边,他听见远处传来童谣:桑枝青,玄鸟鸣,夏台火,商旗升。

这年深秋,商汤的玄鸟旗终于漫过鸣条岗。

夏桀的九黎神鼎还未铸成,商军的青铜剑已抵住他后颈。

老仆站在焚烧的瑶台废墟前,看着商汤扶起被夏桀打断腿的老臣,突然想起五百年前钧台殿里,启踩着伯益的血说父死子继时,青铜鼎震碎的不仅是禅让的规矩,还有人心底那点透亮的光。

西方极乐世界,准提盘坐在九品莲台之上,指尖缠着一缕功德金气。

他望着莲台下漂浮的三千红尘客画像——那是他这千年间种下的因果,眼底闪过一丝急切。师兄。他转头看向另一侧的接引,金身佛像在宝光中半闭的眼突然睁开,商汤代夏,天地气运流转,正是我西方教大兴之机。

若能在封神一役中...

准提。接引的声音像山涧流泉,打断了他的话。

两人头顶的虚空突然泛起涟漪,一道玄黄气息裹着道音落下:紫霄宫召。

准提的指尖猛地一颤,功德金气啪地崩散。

他望着那道气息里若隐若现的鸿钧法旨,喉结动了动——他本打算今日与接引议定如何往阐截二教安插弟子,却不想道祖竟亲自传召。师兄。他起身时莲台微晃,这召来得突然......

既为圣,当遵天道。接引站起身,金色袈裟垂落如瀑,当先踏向那道虚空裂缝。

准提咬了咬牙,紧随其后,袖中那串菩提子被攥得发烫——他总觉得这道召,与他近日谋划的封神之事脱不了干系。

紫霄宫的玄光在脚下流转时,准提已看见殿中众人。

老子盘坐在左首蒲团,青牛纹道袍无风自动,手中拂尘垂落如瀑;元始天尊坐在次席,玉冠上的玉清珠微微发颤,指尖正一下下叩着石案;通天教主靠在右侧的朱漆柱上,腰间青萍剑的剑穗随着他绷紧的手臂轻颤;女娲娘娘斜倚在云纹软榻,广袖垂落如雾,正用玉簪拨弄鬓边的七彩石。

见过各位道兄。接引当先稽首,宝相庄严。

准提跟着行礼,眼角余光瞥见元始的指尖顿了顿,通天的剑穗抖得更急——看来众人都知今日之事不寻常。

诸位到齐了。

道音自殿顶降下时,众人同时抬头。

鸿钧道祖的身影浮现在九重天光中,道袍上的三千世界图缓缓转动,目光扫过众人时,殿中温度骤降三度。

准提感觉后颈发紧,方才的急切突然被压进心底——道祖的目光,比他想象中更沉。

千年后,当有封神之战。鸿钧抬手,一方玉牒自袖中飞出,其上金纹流转,正是那传闻中的封神榜,天地量劫将至,三教弟子当应劫入榜,重立天庭秩序。他又屈指一弹,一根乌沉沉的长鞭落在封神榜旁,此打神鞭,与榜同存。

老子率先起身,双手托住玉牒:道祖放心。他的声音沉稳如古钟,可准提看见他拇指上的老茧正轻轻碾过玉牒边缘——那是当年在八景宫炼丹时留下的,可见他此刻并非表面这般平静。

为何是三教?元始天尊突然开口,玉清珠的光猛地暴涨三寸,我阐教立教以来,弟子皆修清净无为......

天数如此。鸿钧的声音截断了他的话,截教万仙来朝,人教教化众生,西方教渡化红尘——三教气运最盛,当承此劫。他望向通天时,后者正冷笑,青萍剑嗡地出鞘三寸;望向准提时,准提只觉喉间发苦——他本想借封神为西方教收些香火,却不想道祖竟将三教一并推上了台面。

那代天封神之人?元始追问,玉冠上的流苏都在发抖。

鸿钧的目光扫过众人,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身具飞熊之相者,到时自明。

殿中霎时安静。

准提听见通天的剑穗啪地抽在柱上,元始的石案裂开一道细缝,老子的拂尘终于垂落,遮住了他微抿的嘴角。

女娲斜倚软榻的手指顿住,七彩石的光暗了暗——她始终没说话,却将所有人的反应看进了眼底。

今日之事,诸位自议。鸿钧的身影渐渐虚化,道音却如晨钟般回荡,千年后,劫起。

众人望着空荡荡的九重天光,谁也没先开口。

准提望着元始攥紧的石案碎片,通天按在剑柄上的手,突然觉得袖中的菩提子更烫了——他原以为能掌控的局,此刻却像被道祖捏在掌心的棋子,连方向都模糊了。

我未立教。

轻柔的女声打破沉默。

众人转头,见女娲已起身,广袖扫过软榻上未凉的茶盏,封神之事,便不参与了。她说着走向殿门,七彩石在鬓边忽明忽暗,诸位,后会有期。

准提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玄光中,喉间那丝苦涩突然漫到了眼底——女娲这一退,不知又要掀起多少波澜。

他转头看向接引,却见师兄正望着封神榜出神,金色袈裟上的宝光,比往日暗了三分。

殿外的混沌之气翻涌起来,像极了五百年前钧台殿里,启踩着伯益的血说家天下时,那口青铜鼎震起的烟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