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尔任斯克已经实际活动了几天,在这几天时间里,程莽感觉面前大规模的战场,对自己的红警系统有了些影响,脑海里那些红色亮光,似乎蠢蠢欲动,若隐若现起来。但程莽还没找到破除的方法。
程莽在这几天也率队基本摸清了周围的形势,熟悉了交战、缓冲的区域以及各处交通要点。
他已经准备好进攻了。
总体上讲,南城的乌军是有优势的。城里是标准的井字格道路,四通八达,而俄军的补给需要从树林和壕沟里运来,在安全屋、囤放点、移动路线上都受到限制。南北城只凭一条交通要道相连,像一个葫芦一样。这个葫芦腰的道路要点,就是乌军的七寸。
葫芦腰不仅是南城的唯一入口,而且西临矿山,往北一进入北城就是核心工业区,这三处互为犄角,防线相当稳固。
南城标准的井字格,北城从葫芦腰进来的主干道一直通到头,一路往南共有六条东西向的道路,形成类似“田”字的形状,只是竖向的干道只有正中间一条,而横向的道路有六条。程莽就按照南一路、南二路一直到南六路编号了。
俄军受限于补给线路和整体战线,无法对葫芦腰产生足够的威胁,只能在外围维持战线。但程莽知道,自己的红警系统的兵力是不需要补给的。因此,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进攻想法。他决定发起一次斩首突袭的佯攻,实则围魏救赵,将乌军的防守吸引到一处,然后大幅改善俄军的战线。
这天是他跟132旅的团部协调好的出发的一天。他安排金三负责南三路,伊万负责南五路,而他自己带着亲卫班在南二路,三路同时自东向西推进。
这样的战法会导致不同班组之间难以支援,并且越靠近北边,受到的压力就更大。程莽自己更是有侧面暴露的风险。
132旅的团部得知程莽的这个计划,都感到不可理解。他们一直都只能在一个街区向不同方向尽量拓展,才能稳妥的作战到现在。程莽的计划在他们看来就像是玩一样。
“国防部搞的什么联合部队,就是这个模样?”他们暗地里都在笑话程莽,看他们就像看半个死人。在俄乌战场焦灼的一线,这样的行为确实活不久。
“我们只是试探性进攻,探探虚实……”程莽好说歹说,碍于国防部的面子,132旅的团部终于答应协助稳定战线,随时接应。
一声令下,三个班组同时出发。伊万在最南端,金三居中,程莽给他们的命令是,初期以稳为主,缓步前进。同时,他带着亲卫班低调出发,尽量隐藏住身形,最北边的他们最容易遇到抵抗,他希望金三的方向优先遇敌,这样他才好趁乱发挥。
果不其然,很快,金三方向首先遇到了敌人。南三路相当于南城的中央,乌军建立了连续的几个坚固的据点,刚一接战,金三的队伍就遭到了火线封锁。
程莽见状,让自己的班小组化,分割成机枪加上两个突击的小组,跟金三的班组一起,按照训练好的战术,形成两个机枪组交叉枪线下,四个突击组相互穿插掩护的阵型。这种阵型无法用于突破进攻,但可以有效的做到区域控制,行动灵活、容错率高。两个班组在南二路到南三路的几个街区之间展开了控制性的防御打法。
但其实,程莽训练这种队形,就是为了自己的红警系统容易发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