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之子!”站着的德庆皇帝,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夏守忠:“你是说,李云是破虏侯李武之孙,前太子东宫左统领李耀之子?”
夏守忠知道皇上不敢相信,点头肯定的说:“当年李家被抄家之前,李耀将军的小妾刘氏,刚好怀孕,被破虏侯送到城南一栋小院。
还安排了两个李家的家兵在左右两侧守卫。
两年前刘氏病重,撒手人寰之时,带着破虏侯留下的信物,找到时任五城兵马司的裘良,安排李云成为一个守城小兵,并未李云求了一门亲事。
一年前,李云因婚约得罪宁国府贾珍,被贾珍利用权利送至宣化府石头堡。
在李云出京后,宁国府强行毁掉李云与工部营善司秦邦业养女秦可卿的婚约。
强行让秦可卿嫁给了宁国府嫡子贾蓉。”
“随后,李云在石头堡表现的十分优异,因其强壮体魄,高深武艺,很快成石头堡百户亲兵,而后草原围困前头堡。”
“前头堡百户皆阵亡,李云带着石头堡仅剩的21人,杀出重围,随后便于其他20人分道扬镳,仅带着理国公后裔柳湘苹收拢20名骑兵溃兵。
带着这20名骑兵冲击数千草原人营地,解救下当时的石头堡。”
“然后带着黄诚,一路南下不断的收拢溃兵,最终形成了800人的骑兵。”
“这一路上李云冲锋陷阵,一骑当千,无一合之敌。”
.
德庆帝听着夏守忠的汇报,记忆回到十几年前。
当时,他还是个少年,而他的大哥也就是亲哥哥,便是当朝太子爷。
那一年他记得很清楚,正统二十四年,奸臣诬蔑当朝太子,当时在大哥手下,是武勋贵族各家子弟。
其中最为出众的便是,破虏侯李武的两个儿子,李耀,李光,两人曾在北边评定叛乱,而后被父皇任命为东宫六率统领。
其次才是荣国府的贾赦,宁国府的贾敬。
正统二十四年春,三月三,大哥又再次被奸臣攻击,父皇不愿接见并开始调动军队。
那天他正到太子府上去找大哥玩,可是刚刚入门,大哥给了他一把金子,便让人把他送回宫内。
等他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大哥带着大军来到了玄武门。
可是父皇早有准备。
双方在玄武门那边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他害怕大哥出事,便带着几个护卫强行跑到玄武门。
他看到了,东宫统帅李耀破开禁军包围,李官带着太子驾马前往太子府。
李耀带着仅剩的五个人殿后,随后与禁军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李耀阵斩158人,而后力竭断气身亡。
他又跟着禁军前往太子府,想要劝说大哥,进军猛烈的进攻太子府,府内的守军在李光的指挥下于进军展开又一轮厮杀。
从太子府大门打到了最后一座宫殿。
一路上到处都是鲜血,到处都是尸体。
所有守卫仅剩李光一人,然后太子和太子妃两人在宫殿前自杀。
李光替太子和太子妃收敛遗容,而后自刎。
生守卫太子,死也要守卫太子。
这句话是他父亲,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送给李家两兄弟的话。
两兄弟一个为殿后力竭而亡,一个在收敛太子太子妃后,选择与太子一起上路。
就在太子兵败身亡,破虏侯携两个儿媳,夫人,在家自缢而亡。
原本钟鸣鼎盛的李家,一夜之间没了。
那一慕幕令他记忆深刻。
他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愿意与他玩,只有大哥愿意把他带在身边。
每次到大哥身边,大嫂都会给他准备好吃的。
大哥走到哪里,李耀,李光两个人都是全身着甲,不苟言笑,一路跟随。
只要有人敢对太子不敬,李耀,李光便会毫不留情出手,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的事情。
比如正统21年时,贾赦贾恩侯语言不对,冲着大哥,被李耀狠狠抽了一鞭。
当时荣国府和破虏府是亲家,李耀的妹妹李蓉嫁给贾赦。
为此李蓉还回家去找李耀的麻烦。
在太子兵败后不久,李蓉也在荣国府兵死。
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德庆帝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的情绪散开,笑着说:“没想到,李耀那野蛮的家伙还有后代。”
说着目光变得冰冷:“宁国府,这事情办的就不地道了。”
夏守忠轻轻说:“自从贾进士出家,贾恩侯被困于荣国府,宁荣二府,便一日不如一日。”
“嗯。”皇帝坐回龙椅,思索了一会儿说:“李云帐下有多少贼头?”
“根据统计,共计1237个。”夏守忠记忆力很好,纸张上的数据他全部铭记于心。
“得给他封个什么官呢?”德庆帝思索在一块儿,看到放在案板上的纸张。
忽然眼前一亮。
....
龙首宫。
“李武那个老犟种,竟然还留有后代。”
头发,胡须花白,身材枯瘦的太上皇躺在卧榻上,眼中有些泪花。
人老了就比较念旧。
特别是想到当年,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老朋友。
故人陆续飘零,如风中落叶。
“一群犟种。”太上皇看着纸张上对李云的形容,破口大骂:“一点都不知道变通,一点都不知道委婉,迂回,犟的要死。
真是老犟驴生了一堆小犟驴。”
戴权跪在案板边,低着头不敢抬。
太上皇骂骂咧咧一阵之后,心情舒畅了许多。
“老八这些也不容易,老头子,我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九边虽有蛀虫,当尚还能用,但京城却已成了个烂摊子。
天子兵马强盛而为之。”
“没有兵权,什么都是虚的。”
“戴权。”
跪在地上低着头的戴权,缓缓抬起头:“奴才在。”
“我记得三千营主将一直空缺着,马匹也缺失。
让老八把那些马收了,小犟种不是擅长骑兵吗?
把三千营给。”
戴权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不过很快就被他掩盖下去。
恭敬的说一声:“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