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御书房内。
天已然全黑,德庆皇帝依旧在处理政务。
在他的案板上堆积着一层高高的皱折。
是大周各地送来的急件,在御书房的另一个地方,一群内阁大臣也在抓紧时间处理着年前最后的政务。
他们感觉有争议或者无法定下来的东西,则会送到御书房这边。
可就算如此,皇帝案板上的奏折就好像改不完一样。
李云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桌前摆放着是历朝历代的兵书。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无价之宝,但对李云来说,这些东西看着头疼,特别是上面所书写的全是繁体字。
他简体字看着都头疼,更何况是繁体字。
感到非常无聊的他把这些兵书放到一边,拿起一张简陋的大周地图,在上面写写画画。
从地图上来看,如今大周国土面积,有点像是明朝永历朝代。
太上皇这个老家伙虽然往年有些昏,但是在太上皇前20年。
前任皇帝积累下来的财富,还有军队,在他的手中发扬光大。
北上夺取大量土地,同时南边也一直打到了现代的越南地区。
如今越南地区还处于大周实际掌控。
因为大周开国皇帝,是盐贩子起价,并且一开始就在大海边。
导致大周水师实力非常强劲,同时大周的海上贸易也是非常繁华。
不过这十来年,海上贸易的税收越来越少。
并且在沿海地区出现大量的倭寇,南方地区的官员已经在上奏折,希望大周能够封海。
开启海禁政策。
禁止民间商人海外贸易,这样就可以减少海盗,减少沿海民众受到伤害。
太上皇对于这项政策一直留中不发,皇帝则是看到海禁有利部分。
特别是这是那一年海上税收大幅度下降。
他也知道这税收下降中有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可是,他如今将全部精力放在吏治改革上,北方的草原人,辽东的女真人。
安南地区也开始躁动不安。
如今的大周王朝已经没有能力再向外开拓。
对于这些,李云只知道个大概,并没有深入。
不过他认为当下大周,最主要的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拥有一只能够横扫漠北,横扫辽东的军队。
拳头大了,周边谁敢不服,直接打一顿,将对方的人口变成自己的劳动力。
现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不要看大周如今人口众多,可是一旦真正的发展起来需要的劳动力可不少。
李云感觉可以兑换一些,知识类型的人。
将大周王朝的旗帜,插满世界。
不过看一眼,还在忙忙碌碌的德庆皇帝。
皇帝他可不敢想。
那不得累死?
还不如当一个逍遥自在的人,娶一大堆老婆,过上腐败的日子。
“可以调动水师,从辽东半岛插入女真人后背。”
李云在地图上用黑笔,画出一条直插女真人老巢的路线。
路线可以,但是需要派人到那边去探查一下当地地形。
在纸上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但是真实的地形中,辽东地区的山可不低,还要考虑沟壑,湖泊等等问题。
“在想什么?那么认真呢?”
德庆皇帝放下比慵懒的伸个腰,看到李云专心致志的看着地图,好奇的问。
“进攻女真。”李云头也不抬的盯着地图说:“我前段时间听闻建州女真正在吞并西海女真。
一旦两个女真部落完成融合,女真本部军队将会超过10万。
10万本部女真军队,再加上辽东地区投靠或被他们劫掠而去的汉人组建的汉八旗。
女真军队将会超过20万。”
大周历史上的女真部落,可没有遭受到犁庭扫穴,在没有反叛大周前,就已经有庞大的人口数量。
如今不仅占据辽东半壁江山,掳略大量的汉人人口,现在又吞并西海女真。
半岛上的那个小国家更不用说了,已经变成女真人的粮仓。
所以如今的女真实力更加强劲。
“我们需要在,对面没有消化掉西海女真之前,对他们发起一次攻击,最少要将一些战略要地夺回。”
李云看着地图:“最好在一两年之内,就挥兵北上。
还有对女真进行物资封锁,他们人口数量暴增,粮食存量不足,以封锁的方式逼迫他们主动出击。”
“这样我们就可以以逸待劳。”
李云结合前世的一些记忆道:“一定要限制那些商人,不允许他们将粮食武器装备这些物资运到辽东。
一旦让女真人得到武器,食物,他们就可以把那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军队。”
这个时代的辽东地区可不像后世那样拥有机械,可以轻易的破开冻土,将肥沃的黑土地化作良田。
现在大周寒冷,辽东地区更加寒冷。
只需要将敌人死死的锁在辽东地区,以他们庞大的人口数量,很快就会自相残杀。
不过这样需要一支强悍的军队,驻扎在辽东地区,让女真人无法南下。
“那草原人呢?”德庆帝问。
“草原人,但凡宣府,大同两处总兵把门户守好,草原人就几个二三十万大军都无法打破两处边界关口。”
李云道:“关键是女真,绝对不能让他们崛起,一定要把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德庆帝听进去了,他来到李云边上看着铺在案板上的地图。
九边重镇,就是为预防草原人建立起来的关卡。
每一个位所,每一个关卡,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想到,前段时间草原人长驱直入,杀到宣府一带。
德庆帝眉间一片愁云。
一群蛀虫。
可他手里面没有能够去带那些人的人。
“好啦。”德庆帝拍拍李云肩膀:“这些东西与我说说就好,不要轻易泄露出去。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三千营拉起来,只有三千营起来了,才能整合其他部队。”
“夏守忠,传膳。”
很快一排太监,将美味的食物端到御书房内。
而御书房内早已拼接好两张桌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