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京城城外。
因各种各样原因,在京城外有大量的平民百姓。
他们居住在朝廷派人搭建起来的棚子里。
这种棚子只能够遮风挡雨,该怎么样冷还是会怎么样冷。
为了度过这寒冷的冬天,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扎堆在一起,互相依靠取暖。
“三千营招兵!”
就在这些平民百姓,对生活没有希望了的时候。
骑兵出现在城外,大声宣传:“年龄16岁以上,35岁以下,身体健康,皆可报名。”
骑兵宣传而在棚子不远处,每隔十里地左右,就有一个招兵点。
三千营编制。
骑兵最多3万人,辅兵6万人。
辅兵和骑兵不一样,辅兵一个月顶多4钱银子。
平时的工作就是辅助骑兵,战争时期负责运送物资,养马。
身份地位远远不如正规士兵。
不过,辅兵也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自身实力,等待军中扩散规模招兵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参与选拔。
只要身体素质跟上,一般来说辅兵比从外面招来的士兵更适合军队。
在棚子里面,你挤我,我挤你,拿着从老家带来的各种棉布裹得严严实实的百姓。
听到可以参军。
家里面有青壮年的纷纷眼前一亮。
当兵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京城脚下,每天都有军队巡逻,他们不用担心失去了青壮年,家人会被欺负。
只要当上兵,他们就属于军属。
可以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待。
想着,一个个青壮走出温暖的棚子,来到招兵点。
在招募点上负责招募士兵的是,李云用招募点兑换出来的王牌士兵。
只有通过他们考核的人才能够成为正规士兵,身体素质差一点,但可以改进的人,则会成为辅兵。
连续征兵两天,一共招募一万人。
棚户区少了这1万青壮年,也算为负责这片区域的官吏们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棚户区最害怕的是什么?当然是无所事事的青壮。
现在青钻全部被军队拉着,剩下的一些因身体原因没有被选上,只能返回棚户中。
被选上的1万人,只有3000人符合骑兵要求。
同时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
三千营营地距离京城有20公里地。
城里城外还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三千营营地。
李云刚刚到营地中时,营地里面的两个偏将和几个千夫长,想仗着自己的资历摆点谱。
两个偏将和千夫长被扫地出门。
直接送到锦衣卫大牢。
这五个家伙,竟然吃空饷。
还私自出售了军中500匹战马。
他们做的那点手脚,粗糙的不得了。
对一下账就能看出问题。
把两个偏将和三个千夫斩送进锦衣卫大牢,整个营地就全部听从命令。
三千营当下情况。
正规骑兵:6270人。
战马:19532匹。
驽马:32465匹。
轻骑兵武器套装:1.2万副。
仓库里面堆积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
不过全是轻骑兵,没有重骑兵装备。
新兵到来,李云开启第一轮的练兵。
将身体素质符合的士兵,从队伍中拉出来开始练习骑马。
先学会骑马才会教他们在马上作战。
其中穿插各种旗语,还有鼓声,战场上不可能靠人口头交流。
只能看战旗或者鼓声,区分命令。
李云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兵训练。
这样的气温最好,因为将来他们在战场上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
寒冷只是其中之一。
李云远离京城,城中也陷入诡异平静。
宣府那边却是发生了剧烈变化。
先是延庆州守将被锦衣卫拿下,接着一些卫所,千户官被拿下。
这些人还想反抗,可是当锦衣卫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失去一切抵抗的力量。
朝堂上没有人为这些人发声。
大家都知道一些东西只是心照不宣,一切都在规则之内。
寒冬腊月,马上就要到春节阖家团圆。
宣化府各地方人心惶惶。
草原人在的时候,他们还有借口。
现在草原人没了,他们也就没有了借口。
宣府总兵悄无声息的换成了兵部尚书牛继宗。
由牛继宗暂任宣府总兵。
原来的宣府总兵早已被拿下,被压往京城。
对于这些李云不清楚,他正紧锣密鼓的练兵。
宫里派的小太监到来后,李云放开手脚练兵。
每天给士兵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让他们有充足的体力以及营养。
光练不吃只会让士兵的身体损伤。
正规士兵练马术。
辅兵则是练队列,练服从性。
这些辅兵只是目前身体素质不行。
等他们身体养好,队列服从性也练的差不多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训练。
李云对三大营中的神机营虎视眈眈。
大周对火器也是很重视,只是缺乏进取精神。
李云打算明年兑换几个科研人员,专门研究火器。
等热武器起来,就是大周横扫天下的时候。
李云每次想到前世的各种顶尖热武器,万里之外取敌首级,不对,是取敌方首都。
那才是真正的强悍。
队列和服从性就按照前世东大新兵训练的那些项目。
整个营地变得热闹无比。
其他一片雪白,三千营营地周边积雪不见,只有泥泞的土地,滚滚冲天的黑烟。
每天早晚,都看到士兵缓慢奔跑到距离营地五里地外的山林,拿起早就砍伐好的树木,五人扛一根木,再缓慢的跑回营地。
很快就到大周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
李云家中无人,士兵都跟着他在军营,就在军营里跟士兵度过,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春节。
正好可以避开烦人的酒席。
PS:又是十更的一天,兄弟们给点免费的花花吧(小弟跪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