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血脉喷张!

换源:

  贾瑞辞别了荣禧堂。

临行之际,老太太又道:

“瑞哥儿家里素来清贫,恐也没几个余钱。”

“此去江南省赴考,定然少不了银子使。”

“凤丫头,你去公中支五百两银子。”

“交给瑞哥儿,权作盘缠花用。”

“将来赶赴鹿鸣宴,亦是我贾氏一族的荣光。”

王熙凤早先得了贾瑞的打火机,正对他颇有好感呢。

见老太太如此说道,遂笑口满怀地去办了。

但唯独贾瑞心中清楚,

老太太如此交代,

恐怕不仅仅是对自己考举的“赞助”,

更多的,应该是对女儿贾敏的一种思念吧!

毕竟自己这趟前往扬州城,

不管是找林如海请教,

还是距离金陵科场近些,

对这些荣府内宅女眷来说都没那么重要。

对于老太太来说,

唯一最重要的,

就是将这些东西顺顺利利送给贾敏。

.........

又回到梦坡斋。

贾代儒、贾政、贾瑞三人闲聊了几句。

交代一番之后,祖孙二人便起身告辞。

临行之际,

贾瑞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返过去又找到贾政:

“政二叔,侄儿还有一事相央。”

贾代儒有些不高兴。

本身求贾政疏通关系捐例监,

就已经让他脸上十分挂不住了。

现在事儿办完了,贾瑞这小子竟然还说有事?

没完没了啦?

也不怕贾政一生气,不给你办了!

贾代儒略带愠怒的去拽贾瑞。

但贾瑞丝毫不理,继续说道:

“政二叔,我想找您借几本武籍。”

听到之后,贾代儒、贾政俱是愣了:

“武籍?”

“你都快要考秋闱的人了。”

“好好的儒林仕途不走,这会子又要什么武籍?”

贾瑞挠了挠头,说道:

“我想......文武之道、相辅相成。”

“读书备考之余,习练下武技,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使头脑清醒。”

“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孔老夫子不也教导门下君子六艺么?”

“况且府上老太爷和太爷两代国公。”

“俱是以武立身,乃是国朝赫赫的名将!”

“想当年,老老太爷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老太爷辅佐当今太上远伐漠北......”

“其辉煌功业,令人心驰神往!”

“两位国公爷戎马一生,必定留下了不少家传武技。”

“我想......借阅几本,不知二叔肯否?”

这下子,贾政真的呆愣了。

没想到贾瑞对自家先祖的武勋功业如数家珍。

反而是自家的子孙后代,文不成武不就,恐怕对那些往事早就忘到脑后了!

念及此处,贾政反倒有些脸红。

连连点头说道:

“自我父代善公仙逝后,家中男丁便由武转文。”

“其中缘故自不足道也!”

“那些流传下来的武籍也早就被束之高阁。”

“瑞哥儿若是想看,......待我给你找找。”

贾政在书房里叮叮咣咣一通翻找,

还真叫他找出来了整整一柜子武籍。

“这些是我祖留下来的,这些是我父留下来的。”

贾政一边指着、一边说着:

“瑞哥儿,你自己来挑挑吧。”

“拳术、箭术、枪术、刀、剑、棍......都有。”

“这些个我也不太懂。”

其实贾政是非常支持族中子弟修习武技的。

红楼原著中,

贾珍打出了在家中练习骑射的幌子,

贾政听说后就很高兴。

督促着贾宝玉、贾琮、贾环、贾兰等孩子都跟着去学。

贾瑞走上前一看,

果然密密麻麻一整柜子武籍,

仅枪术一项就有项家霸王枪、张家桓侯枪、马家索命枪、赵家百鸟朝凤枪和七探蛇盘枪、姜家五钩追魂枪、罗家献把梅花枪、夏家枪、杨家枪、岳家枪、五指蹿林枪、北霸六合枪、六合梅花枪......

其余剑谱、拳谱、棍谱、刀法、箭法、骑术等等等等,琳琅满目!

本本皆是历代武学名家的心血凝聚!

仅仅看这些曾经纵横无敌的武籍名字,就令人血脉喷张!

只不过......在这里,

本本武籍都落上了厚厚一层灰尘。

恐怕得有几十年没人翻动过了。

贪多嚼不烂,以后有的是机会来取。

贾瑞略看了一会儿,

从中挑选了一本《燕青拳》和一本《七探蛇盘枪》。

这两本武籍,走的都是灵动利落的路子,目前倒挺适合贾瑞的形象。

“先看这两本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