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贾母约法三章,谁鸟你?

换源:

  当天晚上,

老太太贾母出面设宴,

邀请贾代儒、贾瑞祖孙,贾珍、贾蓉父子共同出席。

荣国府贾赦、贾政、贾琏作陪。

试图从中间调和两家的矛盾。

再怎么说,这也是贾家内部的事儿。

万一闹出人命,就等于给朝中政敌主动递刀。

对于贾母来说,

这是不可接受的错误之举!

她出生侯门嫁入公府,

虽说女流之辈不干涉男人的外事,

她自身也存在很多被人诟病的缺点。

但一辈子大风大浪,贾母并非平庸之辈。

论水平、论智慧,比她的一帮儿孙强多了!

耳濡目染也知道有些事情的分量。

不上秤没有三两重,上了秤可是千斤也打不住!

当然,

这宴席是赴了,

酒也喝了、肉也吃了。

贾珍、贾瑞二人却是谁也不肯相让!

因为这就不是一件可以调和的矛盾!

明面上看,是贾瑞、贾珍对于秦家女儿秦可卿的婚事之争。

但实际上,却是异军突起的新势力对老势力把持的权威发起的冲击!

怎么调和?

无法调和!

贾母也知道自己老了,又是个内宅女流。

已经不再有能力压住下边爷们的这些事儿。

所以,

酒席不欢而散之际,

她向贾瑞贾珍二人提出了约法三章:

第一,无论怎么争,绝对不能闹出人命!

第二,这是家事,不应牵扯外人!

第三,决不能扩大化,将之闹到朝堂!

贾瑞闻言,欣然同意。

贾珍听后,却是气的当场就要拂袖离去!

因为所有人都听出来了——

这所谓的“约法三章”,

明显就是偏向贾瑞!

假如宁国府真的动用势力资源,贾瑞将毫无胜算!

别说一个解元了,你就是新科状元、天子门生也照样吃瘪!

——老牌顶级勋贵的实力绝对不是一个后起之秀所能挑战的,他们也绝对不容许新人挑战!

离席的贾珍被贾母强行留了下来。

但一桌子人除了贾瑞之外,俱是脸上没有好颜色。

这桌上的戏,已经没意思了...

贾瑞起身离席,扶着贾代儒告辞。

待这爷孙俩走后。

贾母才开始关上门对着一群小辈痛骂:

“一群没眼色的祸根!”

“瞧瞧你们那一个个耷拉的脸!”

“你们以为我老糊涂了?”

“定下那约法三章是为了偏向瑞哥儿?”

“蠢!”

“告诉你们,那是为了保护你们!”

“你们看看宝玉,平日里再怎么顽劣,我何曾责怪过他?”

“那是因为他干的事捅破了天也就在自家园子里!”

“便是打杀了一百条命,那也是自家的下人,能压得住!”

“可你们呢......”

“在外边干的那点子事儿,真就以为旁人不知道?”

“如今新皇甫登基不过二年,老四王八公一系尚掌实权的不过余下三位。”

“万一哪天太上皇......”

“唉!”

“作罢!你们一个个的就作罢!”

“这两府的几百口子人早晚作死在你们手里!”

事实上,并没有人在意贾母的话。

但老太太还是成功的凭借自身权威暂时压下了这桩事儿。

最起码眼巴前儿贾珍不会再去傻乎乎地进攻义学塾了。

.............

且说酒宴散席。

贾珍郁郁愤愤地出了荣禧堂。

刚行至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之下(荣禧堂的牌子)。

便有一彩绣辉煌的女子拉了一下贾珍的衣袖。

那女子亦不是旁人,正是贾琏之妻王熙凤!

只见王熙凤脸上挂着一丝不怀好意地笑容,说道:

“珍大哥哥,这边说话。”

贾珍一见是她,顿时心里有了着落。

说罢,两人便来到大甬路末端的一间鹿顶耳房。

要说这位王熙凤,和贾珍的关系自幼匪浅。

——当然了,并不是那种暧昧关系。

俩人乃是从小一起淘气惹事、一起玩到大的表兄妹。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大概类似于贾宝玉和史湘云那种亲密关系。

凤姐未成婚之前,论亲疏远近,和贾珠乃是亲姑舅老表,和贾琏也更近一步,但她却是和东府的贾珍关系最要好。

皆因为小的时候,贾敬不咋管教,贾珍便从小霸道惯了,王熙凤偏又是个掐尖要强的女孩。

这俩人最是对脾气。

所以他俩能混在一块,算是一起长到大的(凤姐原话)。

所以即便成婚之后,二人私下里也是以哥哥妹妹相论,只有在正式场合才论伯叔。

“真是气杀我也!”

贾珍当着王熙凤的面也不遮掩。

王熙凤嘴角一勾,笑道:

“珍大哥哥好聪明的人儿,怎的今日如此糊涂?”

贾珍忙问道:

“妹妹可有妙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