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是不是要把朕也卖了?

换源:

  大魏朝的各种官位职称,其实也比较乱。

除了尚书、侍郎等文官职位和都统、总兵等武官职位外。

各种勋官、散官、贴官之类的官职也有不少。

初入朝堂者,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官职搞得头昏脑涨。

大魏武官,四品都司之后便算进入了中高级官员之列,所以一般人很难获得晋升。

但勋官散官,因为只有职称俸禄,并无任何实权,所以却并不受此限制。

只要不太过分,基本上是皇帝想怎么封就怎么封。

隆安帝给贾瑾的三品建威将军,就是个只有品级,没有实权的散官职位。

从隆安帝笑着封他为三品建威将军后,贾瑾就迅速想明白了隆安帝的用意。

【先给你个散官,至于能给你什么实职,就看你能拿出多少东西来了!】

丫的,他绝对是要把自己当钉子来用了!

以隆安帝目前对军队的掌控力度,能给贾瑾安排的职位属实有限。

因为头上顶着个太上皇,隆安帝做起事来难免束手束脚。

其实,隆安帝要是硬气一点,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像他这种得位过程有诟病和瑕疵的皇帝,又想在青史留个好名声。

就只能事事谨慎,一举一动都要有正当理由,不能完全按照心意。

就像李世民为了名声要容忍魏征那样、

隆安帝为了名声,只要太上皇还在,他就不好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改革。

至少不能对四王八公等勋贵下重手。

但,不下重手不代表不能制衡。

眼下,贾瑾这个名义上“四王八公”中的一员,就成了隆安帝用来嵌入他们中间的一颗钉子。

对于自己被当成了钉子,贾瑾并不十分在乎。

虽然这与他原本的计划有所偏离。

但钉子控制不好,也是会扎到手的。

既然在秃鹫寨,贾瑾没有选择把密信和账本毁掉。

后来在城门口,面对赵强代表义忠亲王表达出来的拉拢,贾瑾也没有把这两样交给他们。

就已经注定要把这两样证据交给隆安帝了。

既然已经选好了老板,眼下老板都暗示要升职加薪了,还不赶紧表态?

所以,贾瑾行礼谢恩之后,便果断地伸手入怀,从空间里把密信和账本掏了出来。

义忠亲王府的偏厅内。

理国公府的袭爵人,一等子柳芳坐在下位,愁容满面的看着义忠亲王尹锐和北静王水溶。

“殿下,那贾瑾定是用了什么手段,把账本和密信给藏匿起来了。”

“我手下的人一直盯着,确认贾瑾绝对没有把账本和密信交给锦衣卫。”

“进宫之前,贾瑾的沐浴更衣都有我们的人在盯着,贾瑾绝不可能将这两样带进宫里。”

“具体的藏匿位置,巡捕营的赵强已经在查了。”

“据赵强说,那个百长很可能陈杰是锦衣卫的人,账本也很有可能就在陈杰手里。”

尹锐屈起手指轻敲着桌子,沉思道:

“不能放过一丝可能...那个陈杰如今在何处?”

“禀殿下,陈杰负责押送呈记的联络人范季,此时应该已经快到大理寺了。”

尹锐听到范季要被押到大理寺,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

自己这位皇兄,都这样了还想着做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居然放着锦衣卫的诏狱不用,还要让范季去大理寺受审。

简直虚伪得可笑...

“那就一起办了吧,不要留活口。”

只可惜,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贾瑾居然已经把账本和密信带进了宫里,交给了隆安帝。

...

“好!好啊!”

隆安帝看着手上的账本,怒极反笑。

“戴权!把陶卿、章卿、曾延新和杨自程都给朕叫过来!”

“让他们看看,这京营都烂成了什么样子?!”

“朕皇宫里的地砖坏了,几年都不舍得换一块儿!”

“而朕的手下们,却在这儿大把大把的捞银子!”

“一个秃鹫寨,几年就能上贡十万两银子!”

“难怪京郊的匪寇,怎么剿都剿不掉。合着全都成他们的摇钱树了!”

...

文华殿大学士陶家圣、武英殿大学士章明盛、枢密使曾延新和兵部尚书杨自程走进养心殿时,隆安帝还在骂个不停。

看到这一幕,四人连忙行礼,并纷纷出声劝隆安帝消消气。

陶家圣作为首辅,自然是要第一个开口:

“陛下何故如此大动肝火,还需多多保重龙体才是。”

“陶爱卿,此等逆臣,如何不让朕发怒?!”

说完,隆安帝就把账本甩到了杨自程的面前。

“杨尚书,这就是兵部选出来的人!”

“这么多年,就是这帮贪赃枉法,欺上瞒下的人在保卫朕的京师!”

说完,隆安帝把贾珍和呈记的来往密信递给戴权,让戴权拿给几人。

“还有这个贾珍,身为公府继承人,竟然私通异族,走私牟利!”

“这让朕如何能睡得踏实?!”

“改天趁朕不注意,他们是不是还要把朕用被子卷起来,一起卖给女真啊?!”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