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太监叛变,偷袭禁军

换源:

  “怕是到时候要血洗了咱们顺天府衙门上下在换上一批人顶替了咱们。”

一个衙役颇为狼狈的回到了衙门并对着等候消息的顺天府尹汇报道。

“我~”

“罢了,通知衙门所有人。

今日顺天府衙门封锁,除了上面命令下达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出衙门半步。”

“此外在外面回不来的官吏,想办法给他们个通知。

让他们要么来衙门守候要么赶快回家。”

顺天府尹也是个人精。

在听得衙役的解释,虽然心里愤怒但却不敢发作。

反倒是心里对今日城防营封锁神京城,巡防营疏散百姓的事有了猜测。

皇宫,承天殿…

“陛下,不好了陛下,大事不好了。”

就在泰康帝与文武百官商讨其他事宜,等着南宫澈被捆绑回来时,一个禁军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对着泰康帝惊恐道。

“混账,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今日你要是给朕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朕非得把你的皮给拔下来。”

心里早就不耐烦了的泰康帝在看堂堂保护他的禁军如此失态,顿时心里就升起了一股火气对其质问道。

“回禀陛下,京都大营城防营突然封锁了神京城外城的四个城门。

巡防营进城大肆驱赶百姓。”

那禁军听着泰康帝愤怒狠辣的话语不由得被吓得心肝一颤,不过还是强撑着对泰康帝汇报道。

“什么?”

“这是谁下的命令?”

“京都大营白天封锁神京城,还驱逐城内百姓,这…”

“京营节度使王大人呢?”

“王大人前几日便告假养病呢。”

“什么…”

“这~这岂不是说…”

文武百官听得禁军的汇报后,当即就炸锅了。

要知道皇帝还在神京城呢,没有皇帝的命令那拱卫京师的京都大营怎么可能大白天的封锁京城。

如此就更别提巡防营的军队还在疏散城中百姓了。

至于这是不是皇帝下的旨意,那皇帝就在他们跟前呢,而且皇帝下的旨意是捉拿恭靖王。

就这种情况傻子都能看出京都大营异动不是皇帝下的旨意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京都大营的主将王子腾没在这里。

所以百官炸锅那是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造反”这个字眼。

“去,去把王子腾给朕叫来,去把王子腾给朕叫来,他要是不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朕要诛灭他的九族。”

泰康帝暴怒了。

在文武百官嘈杂的议论声中指着那汇报的禁军大声怒吼道。

“是!”

听得泰康帝的话,那禁军也不敢反驳,当即接旨就要离去。

“陛下,京都大营可是拥兵五万。

如今京都大营异动,臣觉得应当最好的是让禁军封锁皇宫确保皇宫安全。”

一个大臣当即出列对着泰康帝严肃提议道。

“难不成王子腾还敢造反不成?”

泰康帝听得那大臣的提议,脸色更加的不好了。

他虽然害怕有人造他的反,但他还是难以接受有人造他的反的。

“陛下,如今情况不明还是谨慎些好。”

那大臣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对泰康帝道。

“是啊陛下,如今羯族南下四大异性王六十万大军皆已经北上。

而北静王又与恭靖王,忠诚王是表亲。

同时恭靖王妃贾元春又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亲外甥女。

如果今日京都大营没有奉旨妄动是造反的话,那很可能便是恭靖王在造反了。”

这劝说的大臣话音刚落,又一个大臣出列对着泰康帝分析了起来。

听得这大臣的话,不说泰康帝脸色涨成了猪肝。

就说太子南宫浅与四皇子南宫液脸色都骤变了起来。

心里也莫名的升起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们两个虽然跟南宫澈与忠诚王南宫渝也是亲兄弟。

可问题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点也不好。

甚至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是,哪一方有人登基了,那另一方必须要死。

至于这样的仇恨是谁挑起来的,那毋庸置疑的是太子南宫浅与四皇子南宫液挑起来的了。

最终,快要被气炸了的泰康帝终究还是妥协先关闭宫门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在心里,泰康帝确是已经杀了南宫澈一千遍,一万遍了。

虽然这也只是大臣的猜测,但在他心里就已经确认是南宫澈所为了。

哪怕最后确认了不是南宫澈所为,那也无法阻挡他对南宫澈的恨与厌恶。

可以说他对南宫澈的厌恶那是收不回来的。

至于为何他会如此厌恶南宫澈,那还要从南宫澈的母妃说起了。

外面…

随着神京城各条大街被清空,巡防营的军队在各个路口与道路两侧把守好了之后。

京都大营的军队这才开始进城。

“陛下有旨关闭宫门!”

一个禁军快步奔跑,一边扶着腰间佩刀的刀柄一边高喊着关闭城门。

嗖嗖嗖…

“啊~”

“不好敌袭!”

“快,快关宫门!”

“啊…”

“救我,救我!”

“快,快把宫门关了!”

铛铛铛铛…

“敌袭,敌…额~”

扑通…

伴随着禁军的高喊,宫门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批手持弩箭的锦衣卫。

在锦衣卫出现之后,便朝着驻守宫门的禁军释放弩箭。

伴随着一阵阵破空之声,守门禁军在惊呼声中纷纷中箭到底哀嚎了起来。

而在宫门后值守的禁军见状纷纷大喊着抽刀朝着宫门前涌去。

想要在第一时间将杀来的锦衣卫阻拦在外宫门外。

可回应他们的依旧是锦衣卫射来的冰冷弩箭。

不过有一个禁军敲打着常年从未用过一次的锣通知着宫廷内其他禁军时,一只来自宫内的箭矢直接穿透了那敲锣禁军的喉咙。

而那敲锣禁军还正喊着敌袭呢。

可喊着喊着他就喊不出来来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嘴里不住的喷血,身体无力的跌倒。

随着那敲锣禁军的倒地,无数手持弩箭,背挂箭筒,腰挎佩刀的太监便从各处涌现了出来。

嗖嗖嗖…

“啊~”

“不好,哪里射来的箭?”

“什么…额~”

“是宫里的太监,该死,宫里的太监叛变了。”

“快,快去通知陛下移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