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大牢里。
一老一少身上的枷锁已经被卸了,贾琨出城后,陈狗子和李大宝就被关了进来。
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李大宝眼泪都哭不出来了,只是锁在墙角哼哼个不停。
惹得老头一阵心烦。
“我活了这么多年,今算是开了眼了,琨琨怎么一瞬间变化那么大。”
“这体格子大了一圈不止,最重要的是在城门前的那一身杀气。”
“简直是让见者胆寒啊。”
陈狗子自言自语的说道,扫了一眼和贾琨同龄的李大宝。
不免发出了几声叹息。
平卢城的治安在今天之前还是不错的。
偌大个地牢,统共就他们两个人。
几十年被鞑子搅扰,让当地的百姓也变得异常团结,用街头上的话说,异族已经把大夏的百姓欺负的够惨了。
自己人就不要互相找气受了。
两个人被扔进牢里,兵士转身就出去了。
照亮全凭墙上的火把,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恍惚间好像关进了挺久,但是又拿不准。
李大宝爬到老头的身边,问道:“贾琨他能行吗?”
“他能打得过鞑子吗?”
“他就算打得过鞑子,姓赵的能说话算话把我们放了吗?”
陈狗子测了个身,懒得理他。
见状李大宝依旧喋喋不休,问个没完,心里百感交集,昨晚上被抓是一次绝望。
贾琨把囚车砸了希望来了。
结果到了被兵按住又绝望了。
随后贾琨出城打鞑子,李大宝又看到一丝活命的机会。
但是在牢里想了这么久,还是没办法相信贾琨。
他可是贾琨啊,是和自己一起听寡妇家墙根的琨琨啊。
即便莫名其妙的长了几头高,但他终究是贾琨啊!
“完了完了,还是活不了.....”李大宝喃喃道。
与此同时。
西城大门轰然打开。
贾琨看到主街上挤满了百姓,道路两旁挂的灯笼现在看的也有几分与以往不同。
百姓看到满身沾满血的贾琨,先是一愣。
紧接着就是一阵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城墙上的守军看到城中的一幕都羡慕不已,哪一个兵士没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被百姓如此迎接。
贾琨骑马缓缓的走入平卢城。
马尾后面拴着的九十九个鞑子头一路上已经被拖烂了。
百姓们自觉的让了一条路出来,当孩子们看清贾琨后面拖的一长串是什么东西时,都吓得哇哇哭。
贾琨身上的血腥味没有完全散尽,但是面对自己国家的百姓。
早就收敛了杀气,百姓们看着满身通红的贾琨,完全没有感到什么畏惧。
贾琨的马背上也沱满了百姓扔的东西。
白天的时候这群人朝自己泼脏水扔烂菜叶。
晚上就换成了瓜果梨桃,烧鸡包子。
在络绎不绝的欢呼声中,有人壮起胆子跑到贾琨马边跟着跑。
浓烈的腥味也阻挡不了百姓的热情,随即有人问道:
“将军,鞑子都杀了?”
“今日来骂城的,都杀了。”贾琨笑着答道。
“那将军受伤没有?”
“区区一百鞑子,还伤不了我。”
“那要是鞑子再来,将军可还会出城去?”
贾琨大笑一声,当即答道:“去,为何不去!”
“他来一百,我杀一百!”
“他来一千,我杀一千!”
听到贾琨这么说,现场的气氛空前的高涨。
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眼中都闪过了一抹光亮,他们的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
曾几何时,因为赵天启的不出兵。
平卢的百姓一度以为是因为鞑子过于勇猛,大夏的将士打不过。
每次听到鞑子来叫战,百姓无不提心吊胆。
三十年前的那场战役印在了每一位大夏边境百姓的心中。
他们都是后迁来的。
真正的平卢人,早就在三十年前鞑子破城的时候死绝了。
当下的百姓无不害怕自己哪一天也会有同样的遭遇。
加上这几月坊间一直有流言,说鞑靼各部已经联合在一起了。
恐惧散布在城中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但是今天不同了。
贾琨出城了。
贾琨打赢了。
一个人杀了一百个鞑子!
继续走了一段路后,胆子大的百姓开始去抢贾琨拖着的鞑子头。
抢到手之后当即就把这些头砸烂。
有的兵士见状急忙上去阻拦,但是抢头的百姓越来越多,一时间秩序难以维持。
又走了一段路,贾琨看到路中央站着以为仙风道骨的老人,牵着一匹马,面带笑容的看着他。
近前一看才发现是一位道士。
大夏以武立国,太祖建国之初更是来了次灭佛运动。
全国的庙都拆了,国库一下就富裕了。
导致大夏百姓对于这些神佛一直都没啥好印象,在信的人眼里十八路神仙各个不同。
其余人眼里,管你是光头还是束髻,都是一个鸟样。
见到有道士赶在路中央挡路。
人群中一下涌出来几名年轻人,喊道:“哪来的江湖骗子,也敢挡将军的路,不怕死啊!”
“快滚,你什么东西,也敢站在将军前面!”
“我们大夏不信你们这些东西,哪来的回哪去吧!”
“臭道士,在不走,爷爷的拳头可要落在你身上了!”
面对着一句句侮辱,老道士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贾琨。
贾琨见状喝退了那几个出头的百姓。
走到前面,在马上说道:“道长为何挡我去路?”
“无量天尊。”
“贫道见将军勇猛,特此来献宝。”
说罢拉了下身边的马说道:“此马名为飞兔神马”
“可日行千里不疲,夜逐八百不倦。”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