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贾琨猜测胡人闹事的原因

换源:

  看到贾琨的样子,陈狗子问道:“琨琨,想啥呢?”

“突然想起来点事,你们先吃,我去去就来。”

一旁的罗士信听到后瞬间站起来,说道:“我也想和你去,哥!”

贾琨让他好好吃饭,出门看到在园子里跑圈追逐的一老一小,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

骑上赤兔马一溜烟的走了。

李大宝见状停了下来,他以为贾琨吃完饭自己回去了,刚想说什么,就被范增用鞋狠狠打打了一下。

“怎么样,我力气大着呢!”老头咬牙切齿的说。

牛皋没听到贾琨去哪,追了一圈追丢了。

好在他来过平卢城,发现找不到贾琨,干脆又跑回北城墙了。

兵士们都说不知道贾琨家住哪,牛皋见状干脆蹲在城墙地下。

熟睡的他被贾琨叫醒,随后兴奋的说道:“将军,俺就知道你得回来找俺!”

“吃饭了没有?”

“傍晚的时候去买了几个包子,不过现在也消化的差不多了,哈哈。”牛皋憨厚的说道。

听到贾琨让他上马,带他回去认认门,牛皋顿时喜出望外。

一路上心里想着贾琨住的地方得多么豪华。

毕竟他现在是远近皆知的英雄,又是军中的千夫长,还是堂堂二品官的亲戚。

在以前牛皋做梦都不敢想自己能跟这样的人。

路过一家又一家高门大户,每次路过牛皋都以为是“贾府”到了。

但是马没停,等到到了真正的贾府,看到两个塌掉的房子,和孤零零挡在院子前的一堵墙。

牛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这咋还没俺家好呢”他心里嘟囔道。

“来吧,到地方了。”

听到贾琨这么说,牛皋依旧憨厚的笑笑,随即跟着贾琨进了屋,见到罗士信,两人都很开心。

随后大家互相认识了,看到桌子上的菜都没怎么动,牛皋问道:

“这…这怎么不吃啊?”

“士信说要等琨琨回来再吃,谁也不好使啊,快吃饭吧!”陈狗子在一旁笑着说道。

贾琨听到后突然间有点感动,随后拍了拍罗士信,后者憨厚的笑笑。

大家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聊天,牛皋听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后,哈哈大笑道:“我就说罗士信这小子行!”

“将军,以后您打仗带着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贾琨听完后喝了口酒,笑着摇了摇头道:“军中规定十五才可以参军,士信还小,这两年还是不要去打打杀杀的比较好。”

穿越过来这么多天,贾琨已经彻底把这个世界的规矩,条条框框都摸清楚了。

让贾琨毕竟难受的是这个世界的文字,有的是简体,有的像小篆,但好像还不完全是。

可以说吧贾琨这个上辈子高材生强行逼成文盲,怎么说当年也是在省里考到前几名。

结果到了现在这地方,半个睁眼瞎,看书全靠猜。

让贾琨他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和上辈子差不多,很容易适应。

至于其他的什么,比如婚嫁年纪,就和自己在书里读的一样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讲究人规矩。

就算是教坊司的姑娘,也没有年纪小的过分的。

只有低等的勾栏胡同,不守规矩,或者说里面有自己的规矩。

贾琨闲的时候也想过京里的宁蓉二府,怕不是每天都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也想过黛玉宝钗长什么样子。

但是一想到大脸盘子,他应该和自己年龄相仿吧,这个年纪还总被老太太搂着,在丫鬟堆里腻着。

想到这贾琨后背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记得原著里薛蟠这个畜牲还男女通吃,年龄不记。

原主的记忆力也有很多这样的事,都是多年以来听到的。

什么哪家又从人牙子手里买了个多大的姑娘,腻了后卖到窑子里。

什么哪家的丫鬟从小身子就没一个完整的。

什么学堂诗会散场后各家断袖公子三三两两在一起折腾。

往往都是高门大户挑乡野人家下手,事后给点银子打发打发,上面也塞点交代一下,就这么过去了。

想到这贾琨长叹一声,随后又喝了杯酒。

大家听到他这声叹气吩咐感到疑问,罗士信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连忙说道:

“哥哥不要叹气,士信都听哥哥的就是了。”

贾琨听完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其余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不是因为你,我是想起来白天那几个胡人,感觉有些不对劲。”贾琨笑完把话题引到一边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范增的表情也变的严肃,随后说:“是不太对。”

“以往的胡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都是过来赚钱,然后就走。”

“凤鸣院,还有今天在饭馆,明显就是故意的。”

李大宝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说道:“怕什么,有我琨哥在这,他们还能在北城反了天不成!”

“对,有将军在,什么胡人鞑靼,都不在怕的,其实以后都不用将军出手。”

“将军给个眼神,我牛皋就把他们抓回来!”

牛皋说完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笑了,范增想了一会说:“不管怎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胡商对于赵天启来说太重要了,南面的大商队自从几年前出了那口子被鞑靼屠尽的事后。”

“没有敢来的,就连护队都没有愿意接的。”

“起初朝廷还管,后来干脆撒手了。”

贾琨听到后点点头,范增说的这些在坐的几人,除了罗士信,大家都知道。

而且贾琨在记忆里还找到胡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要不然不来,来就扎堆连着来。

不然就凭现在城里的这些人,拉动一个平卢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按照往年的情况,这一波胡商会在树叶变红的时候就走,明年的冰雪一开化。

一整年都会陆续的有大大小小的胡商商队。

所以当铺的东家收宝石的时候才是一脸便秘的样子。

贾琨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范增更懂得商队的重要性。

尤其实在现在这种年代,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商人来,那么用不了多久,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因为在这样的年代,远行商队不仅仅是过来卖货,也会带来一路上的消息,各样新鲜的技术,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大夏自己家没人敢来,是因为有鞑靼,你不知道他们跑到哪去蹲着,遇到了就是几百骑兵。

等到大量官兵来了,人家都抢完回家了。

想到这贾琨突然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看着范增说道:

“亚父,胡人这样的行为,会不会和鞑靼有关?”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