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贾宝玉问自己和贾琨比怎么样

换源:

  王熙凤见贾老太太问自己,急忙笑着说道:“呈上去的折子必然是不能乱写的,可是老太太,按照信上说的,这琨兄弟离咱们也太远了吧。”

贾老太太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起来,毕竟都是国公时代的事了。

但是朝上来人贺喜,消息确定了,就不由得人去想了,这么大的功,有那个给国公牵马的人最好,没有也得有。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能力,前途毕然是不可限量,两个国公府子孙一代不如一代。

到如今连个能上朝的都没有。

贾老太太每天一闲下来就想以后贾宝玉怎么办,爵位这东西继承一辈降一级,她是要想办法把爵位给贾宝玉的。

但是家里连一个出去捞功的都没有,等到老辈都死绝了,保不齐全就有人会骑在宁荣二府头上。

没有在朝中手握重权的,再有钱也没人敲得起你,要是钱能换来尊贵,京里那群商人也不用每次放榜的时候在榜下捉女婿了。

现在贾琨不一样了,这是武勋啊,贾老太太反复看了几遍信,明白了王子腾的意思,这是让他们想招把贾琨哄过来。

贾琨已经认王子腾作舅父了,现在也到他们开始工作了,眼下的功劳就够朝廷赏的,以后还说不定能给贾家带来多少荣誉。

凤儿姐说完,屋子里开始有了小声的议论。

见状家老太太说道:“这事我记得,是有这么回事,就是年头长了,咱没和人家走动。”

“害的人家流落平卢那个地方去了。”

“给陛下的折子写的更详细!”说道着,贾老太太摸了下怀里贾宝玉的脸,笑道:“这贾琨啊,岁数没比宝玉大多少呢!”

“哎,本来就是咱的错,现在怎么还能嫌人家孩子远呢。”

“赶快都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他弄到京里来,让我见见这个大孙子!”

王夫人在一旁听完后感觉到哪不对,随后瞬间想明白了。

贾琨现在有一身军功,多少年没听过有人能以一敌百了,还是一百个鞑子。

整个早朝压根没提给平卢增不增兵的事,就研究怎么赏贾琨了,到最后文武百官也没讨论个所以然出来。

在如何宠爱贾宝玉这件事上,王夫人可以说总是能和贾老太太呀想到一块去。

荣国府认了贾琨,那贾琨的功劳就是荣国府的功劳,就是国公后人的功劳,是贾家的功劳。

氏族都是这个样子的,你得了官,拿了赏,最后一家子人沾光。

何况宁蓉二府已经有两个爵位了,王夫人想着贾琨怎么也不能封爵了。

一是突然冒出来,

二就是一个姓三个爵位,那群御史台的官不会同意的。

这种事在他们眼里就是死谏的好机会。

贾琨要是回了京,还去哪杀敌,不杀敌哪有功劳。

想了一会后,王夫人说道:“老太太,依我看啊,让琨哥儿回京怕是不妥。”

“这一来京城和平卢不一样,孩子回来难免住不惯。”

“二来就是琨哥是个武将,都当千总了,那是保大夏安危,护国守土的,调回京,怕是大材小用了。”

不等贾老太太说话,贾政就说道:“是这么个道理,咱们啊,先去上折子把贾琨认了,让他出门在外也能报个出处。”

随后朝天拱了拱手说道:“这样一来,他也能沾沾两位国公爷的光啊!”

“至于这去哪不去哪,我想朝廷自有安排。”

贾老太太听贾政两口子一唱一和这么说,随即道:“是了,去哪还是要听朝廷的。”

“但是这个认亲的礼万万不能少了,平卢地方远,把银子都兑成银票,到时候请天使带去。”

听到贾老太太这么说一屋子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不就是钱吗,现在的贾家还是很富裕的,花钱如流水,对于半路杀出来的贾琨,肯定不会吝啬。

几个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定了个数:

二十万两!

还是王熙凤提出来的,这等大事,几千两肯定是拿不出手的。

几万两让京里的勋贵听了也容易丢面子,干脆一家十万,谁也别嫌多,谁也别嫌少。

贾母看了眼怀里的大孙子贾宝玉,又想到贾琨的功劳加上未来朝廷的赏赐,随后就点头了。

两个府出这笔钱,各拍人去银号里兑换银票。

要散场的时候王熙凤看了眼贾宝玉,随后笑着问道:“宝兄弟,那琨兄弟就比你大不了几岁,瞧瞧,人家都拿军功啦。”

“咱家赏的不算,这朝廷还指不定赏多少钱呢。”

“要不等到时候你也跟着送赏的天使去平卢,反正琨兄弟现在是千夫长,你去啊,怎么也能当个百夫长吧!”

说完凤儿姐自顾自的抿嘴笑起来,贾老太太听到她这么说,一张老脸上瞬间没了笑容。

王熙凤见状说道:“好好好,我说错话了,看老太太您偏心成什么样子了。”

撅了下嘴扭头看到杵在一旁的贾琏,当下心里火就起来了,瞪了他一眼说道:“还不走?”

“出去帮忙兑银子啊,多大个数儿,就放心让下人去!”

来的时候说不让碰,现在主动和自己说话,贾琏瞬间明白凤儿姐什么意思了。

二十万两啊,多的不说,自己扣下来几千两一点问题没有。

贾琏急忙跑过去掺住凤儿姐胳膊,两个人出去了,在她耳边小声说道:“今晚让我在试试,夫人给个机会,都是我的不好。”

王熙凤娇哼了一声没有理他。

等屋里就剩下贾宝玉和老太太,以及几个小丫鬟后,贾宝玉问道:

“那贾琨,和我比怎么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