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贾蓉娶亲?不如卸任族长

换源:

  丛绿堂中。

陪坐西侧的几人,心中有鬼。

此时,已汗流浃背。

身体一软,滑下了椅子,顺势跪倒在地。

陪坐在上首的贾三叔公再次开口,不疾不徐:

“都是一家人,留着同样的血,行事稍微出格,何必上纲上线?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倚老卖老的狗东西。

现在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分不清大小王。

贾珍语气淡漠,偏头看向左侧:“瑾兄弟,你来说。狗改的掉吃屎吗?”

被点名的贾瑾诚惶诚恐的起身:“回族长的话,要是有一碗残羹冷炙作食,想来细犬嗜臭的毛病,也可能不药而愈。”

“是吗?”贾珍不置可否,缓缓端起茶杯。

言语上的敲打,用处不大。

还是要另找机会下狠手。

把人打疼,打怕,记忆才会更深刻。

端茶,送客。

一群废物点心,眼不见为净。

跪在地上的几人,慌忙站起身来。

又看见次席的贾三叔公稳坐钓鱼台,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顿时,站也不是,跪也不是,更不敢走动。

尴尬的杵在那里,偷觑上首两人的面色。

“月挂中天,时候不早了。”贾珍出言赶人,“听说西府今晚有戏班子唱剧,三叔公还不去荣庆堂,陪老太太听听戏、聊聊家常?”

贾三叔公挺直腰杆,正色道:

“事分轻重缓急。”

“戏,什么时候都可以听。”

“家常,另找时间再聊。”

“难得族老们齐聚一堂,总要一起拿个主意。”

“少年人长得快。再过几年,小蓉哥儿就要加冠,亲事需要提前相看。”

“他的正妻,将是家族下一代的宗族大妇,挑选时不可不谨慎。”

“珍大爷是当爹的,还请拿出章程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群策群力,查漏补缺,总好过独断专行,以免闹出笑话。”

杯中水汽升腾,茶香四溢。

今夜众人齐聚宁国府,忽悠贾珍提前交权,属于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真正的目的,是商讨贾蓉的婚事。

少年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加冠只是仪式。

而成亲,才是成年与否的分水岭。

“蓉哥儿的亲事?”

贾珍轻轻揉捏眉心,减缓记忆融合的痛苦。

内心的烦躁,已接近极限。

爆发在即!

神京贾氏的富贵荣耀,以宁荣两府为核心。

以往,贾珍吃了年纪轻、辈分低的闷亏,被荣国府的贾母老太君死死压制。

身为族长,却大权旁落。

两府对外的应酬和交际,都以荣国府为主,宁国府只能打辅助,出力、出资源、背黑锅、收拾烂摊子。

贾三叔公是家族中的长者,德高望重。

背后还有贾母遥控支持,才敢与贾珍叫板。

以往遇事不决,搬出贾母,百试百灵。

“蓉哥儿的婚事暂且不提,我有更重要的事儿,想跟诸位商量商量。”贾珍轻叹一声,偏头看向贾三叔公,“贾氏二十房族亲,除去荣府的政二老爷没来,其余的话事人都在这里。”

贾政不出席大会,源自贾母的授意。

今夜上演的逼宫大戏,近乎将贾珍架在火上烤。

宁荣二府同进同退,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已维持数十年。

贾政不能当恶人。

万一过程中横生枝节,置身事外的贾政能再下场挽回局势。

“珍大爷但讲无妨。”贾三叔公笑眯了眼,满是皱纹的老脸,宛如水波荡漾。

“族长之位,在宁府已传承四代,近百年。”贾珍点燃一根华子,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吞云吐雾,“堂中除开瑾兄弟,数我最年轻,辈分最低。接位近七年,没办过几件实事,愧对族亲们的信任和尊崇。”

烟雾升腾而起。

贾珍以最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让堂中人勃然色变的话:

“还不如卸去族长之位,族谱另开一页。往后,宁国府是宁国府,神京贾氏是神京贾氏。”

“不可!”

“珍大爷慎言。”

“族长三思。”

哐哐哐,堂下跪了一群人,磕头如捣蒜。

贾珍偏过头,看向身侧抖成筛糠的老头子:“三叔公年高德劭,可为贾家新族长!”

“珍大爷说笑了。”贾三叔公有那么一瞬间的迟疑和心动,终究是理智占据上风,“宁府是贾氏嫡出长房一脉,族长之位稳如泰山。家族自有规矩,规矩大于天,此事莫要再提。”

“规矩,大于天?”贾珍哼哧哼哧的笑出声。

渐渐地,笑得越发肆意猖狂。

宛如疯魔。

“你竟然还有脸提起规矩?”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贾珍一个大逼兜,掼在贾三叔公脸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