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重建家园

换源:

  永熙帝被废黜的消息如同春风般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欢欣鼓舞,仿佛压在心头多年的巨石终于被搬开。贾府门前,更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

然而,贾府内院却是一片宁静。探春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热闹的景象,心中却充满了感慨。经历了抄家、流放的磨难,贾府如今终于重拾往日的荣光,这其中,离不开哥哥贾滕的运筹帷幄,更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妹妹,你在想什么呢?”贾滕的声音打断了探春的思绪。

探春回过神,看着眼前这个成熟稳重的哥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只是在想,我们终于可以重建家园了。”

贾滕走到探春身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语气坚定地说道:“是啊,我们要让贾府重现辉煌,甚至比以前更加强大。”

贾母看着眼前这对优秀的孙辈,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她颤巍巍地站起身,走到贾滕和探春面前,将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慈爱地说道:“孩子们,你们做得很好。从今天起,贾府就交给你们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带领贾府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贾滕和探春对视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贾滕和探春的带领下,贾府开始了重建工作。他们清查家产,整顿家风,招贤纳士,努力恢复往日的繁荣。探春凭借着出色的管理才能,将府内的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贾滕则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为贾府争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贾府焕然一新,曾经的萧条景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这一切,贾滕和探春都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相信,贾府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就在这时,何忠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对贾滕和探春说道:“少爷,小姐,老太爷回来了!”

贾滕和探春闻言,都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贾敬自从进入玄真观修行后,就很少过问贾府的事情,这次突然回来,难道是……贾滕和探春立刻赶往贾母的院子,只见贾敬身穿一身素净的道袍,精神矍铄地站在院中,与贾母亲切地交谈着。见到贾滕和探春到来,贾敬慈爱地笑了笑:“你们回来了。”

“父亲!”贾滕和探春恭敬地行礼。

贾敬点点头,目光扫过两人,眼中充满了欣慰:“我听闻你们兄妹二人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我很欣慰。”

“都是父亲教导有方。”贾滕谦虚地说道。

贾敬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接着说道:“我这次回来,是为了出一份力,帮助贾府重建家园。”

贾母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回来,我真是太高兴了。”

贾敬在贾府住下后,便积极参与到家族事务中。他利用自己多年的修行经验,为贾府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建议。他提倡节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他鼓励族人读书习武,提升自身素质;他还建议贾府将一部分产业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回馈社会。

贾敬的建议得到了贾母和贾滕兄妹的认同,他们开始着手实施。在他们的努力下,贾府的氛围焕然一新,族人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家族事业也蒸蒸日上。

何忠和清风也为贾府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两人一个稳重老练,一个机敏果断,在贾滕和探春的领导下,将家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何忠负责管理府中大小事务,清点财务,督促下人;清风则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关系,为贾府搜集情报,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

“清风,你说,咱们贾府现在是不是比以前还要兴旺了?”何忠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感慨地说道。

清风微微一笑,目光深邃:“这只是开始,我相信,在少爷和小姐的带领下,贾府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夜深人静,贾滕书房的灯火依然亮着。他正在与探春商议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认真。

“哥哥,你觉得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探春问道。

贾滕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想……”

“我想,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贾滕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贾府想要长久兴旺,就必须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探春秀眉微蹙,认真思考着兄长的意思。

“哥哥的意思是?”

“我们得拓展商业版图。”贾滕的眼神坚定,“以前我们局限于祖上传下来的田产铺面,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要主动出击。”

“哥哥想怎么做?”探春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她一直觉得贾府应该有所改变,只是以前受限于各种因素,无法施展抱负。

“我想从海外贸易入手。”贾滕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地图,“你看,这里、这里,都是近年来新开辟的航线,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探春顺着贾滕的手指看去,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名仿佛带着一股魔力,吸引着她去探索。

“可是,海外贸易风险巨大,我们对那些地方也不甚了解……”探春有些犹豫。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人才。”贾滕接过话头,“从族学中挑选优秀子弟,教授他们外语、地理、航海等知识,为将来做准备。”

“哥哥考虑周全。”探春点头赞同,“除了商业,我们还要加强家族教育,光耀门楣不仅仅是依靠财富,更需要人才和品德。”

“妹妹所言极是。”贾滕赞许地看着探春,“我想重修族学,聘请名师,不仅教授四书五经,还要开设算术、骑射、音律等课程,让族人全面发展。”

两人就贾府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了整整一夜,从商业拓展到家族教育,事无巨细,力求完美。他们心中都明白,贾府的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家族的荣耀,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正如贾滕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身为大周子民,理应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窗外,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贾滕和探春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希望和坚定。他们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贾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少爷,小姐,宫里来人了……”

晨曦透过窗棂,洒下金色的光芒,贾滕和探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不安。宫里来人,往往意味着突如其来的变故。

“快请!”贾滕沉声吩咐道。

片刻之后,何忠领着一名身穿宫服的内侍匆匆走进房间。

“奴才见过贾公子,见过三小姐。”内侍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奉陛下口谕,宣贾公子和三小姐即刻进宫觐见。”

贾滕和探春心中疑惑更甚,但皇命难违,两人不敢怠慢,简单收拾一番后,便跟着内侍匆匆赶往皇宫。

一路上,探春心中七上八下,忍不住低声问道:“哥哥,你说陛下突然召我们进宫,所谓何事?”

贾滕轻轻摇头,示意探春稍安勿躁:“不必多虑,去了便知。”

抵达皇宫后,内侍将两人带到御书房外,便躬身退下了。贾滕和探春整理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御书房。

“臣贾滕(臣女探春)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熙帝一身龙袍,端坐在书案后,手中翻阅着一本奏折,听到贾滕和探春的声音,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起来吧。”永熙帝放下奏折,目光落在贾滕和探春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们兄妹二人,年纪轻轻,却能力非凡,着实令人欣慰。”

贾滕和探春连忙谦虚了几句,心中却更加疑惑,不明白永熙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件要事要与你们商议。”永熙帝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近年来,大周国力日渐衰弱,边境战事不断,朕心甚忧啊!”

贾滕和探春对视一眼,都听出了永熙帝话语中的忧虑和无奈。

“朕欲重振朝纲,振兴大周,却苦于朝中可用之人太少……”永熙帝说到这里,目光灼灼地盯着贾滕,“贾公子,你是否愿意为朕分忧,为大周效力?”

贾滕心中一凛,他明白,这是永熙帝在向他抛出橄榄枝,一旦答应下来,就意味着将卷入朝堂的漩涡之中,从此身不由己。

然而,面对永熙帝期待的目光,贾滕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想起父亲贾敬曾说过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为国家和百姓贡献一份力量。”

“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贾滕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语气坚定而有力。

永熙帝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欲开口,却突然听到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报……报告陛下,宫外……宫外……”

“宫外怎么了?快说!”永熙帝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宫外……宫外有一位自称是……是……”侍卫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是谁?”永熙帝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是……是先帝遗臣,求见陛下!”侍卫低着头,声音颤抖着说道。

御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永熙帝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和惊恐,他紧紧地盯着侍卫,一字一句地问道:“他……他还说了什么?”

侍卫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他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恐惧,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说道:“他说……他说他知道……知道当年……当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