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梦想启航

换源:

  管家的话还没说完,贾滕和探春已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他们快步赶往大堂,只见贾母和贾敬并排坐在上首,脸色凝重,下面站满了贾府的各个房头的亲戚,窃窃私语,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滕儿,春儿,你们来啦。”贾母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到自己身边来。“你们兄妹二人昨日与我商议之事,我已与你父亲仔细斟酌过了。”

贾母顿了顿,环视四周,提高了声音,“今日召集各位族人,便是要告知大家,滕儿和春儿为了振兴贾府,想出了许多主意,我与你父亲皆认为可行,决定全力支持他们。”

贾母的话音刚落,下面便炸开了锅。有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则面露不满,似乎对贾母的决定颇有微词。一直站在贾母身旁的王熙凤眼珠一转,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老太太,不是我说句丧气话,这开办学校、研究机构,可不是小事,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星半点,如今府上的情况……”

王熙凤刻意拉长了声音,欲言又止,她的目光扫过贾滕和探春,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

“凤丫头,你不用顾虑这些,”贾敬语气淡然,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了。”

贾敬的话让王熙凤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悻悻地闭上了嘴。贾母见状,笑着拍了拍贾滕和探春的手,“好孩子,放手去做吧,我和你父亲,还有整个贾府都会支持你们的。”

贾母的话让贾滕和探春心中燃起了一股希望之火,他们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刀阔斧地开始行动的时候,管家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跑了进来,脸色苍白,神情慌张,“老爷,老太太,不好了……”

管家的话如同冬日里的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贾滕和探春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贾母也被管家的神情吓了一跳,手中的茶杯险些掉落,“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管家喘了口气,颤声说道:“回老太太,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

“是什么?”王熙凤见管家吞吞吐吐,心中暗自得意,看来这贾府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说是,皇上要……要征调贾府的……”管家不敢再说下去,只是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征调什么?说!”贾敬猛地站起身,厉声喝道。

“征调贾府的田产和商铺,充盈国库!”管家吓得浑身发抖,将头埋得更低了。

此言一出,整个大堂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皆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恐惧。王熙凤心中暗喜,却故作惊讶地掩口说道:“怎么会这样?”

贾敬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可知是何缘故?”

管家摇了摇头,“小的不知,来人只说是奉旨办事,让小的赶紧通知老爷和老太太,速速准备接旨。”

贾敬和贾母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和担忧。他们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向贾府逼近……

然而,贾滕和探春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倒,他们深知,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亲,母亲,事已至此,多思无益,不如先接旨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贾滕冷静地说道。

贾敬和贾母点了点头,同意了贾滕的提议。他们心里明白,这道圣旨,他们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圣旨的内容正如管家所言,皇上以国库空虚为由,下令征调贾府的田产和商铺。贾敬和贾母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圣旨的内容,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心寒。他们知道,这是皇上在敲打贾府,想要借此机会削弱贾府的实力。

送走了传旨的太监,贾敬和贾母立刻召集贾府的众人商议对策。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众人却都束手无策。

“事到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二老爷贾赦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还能怎么办?抗旨不遵吗?”三老爷贾政没好气地说道,“皇上既然已经下了旨,我们也只能乖乖照办。”

贾赦和贾政的话让原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加沉重。王熙凤眼珠一转,开口说道:“老太太,老爷,依我看,皇上此举,并非真的要对贾府赶尽杀绝,不过是想要一些银子罢了。不如我们就把那些不赚钱的田产和商铺交出去,这样既能保全家族的根基,又能平息皇上的怒火,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熙凤的话看似是在为贾府着想,实际上却是在趁火打劫。她早就看上了贾府的一些优质资产,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如今皇上要征调贾府的田产和商铺,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你给我闭嘴!”贾敬怒斥一声,“你以为皇上真的只是想要一些银子吗?他这是在警告我们,想要削弱我们的实力!”

贾敬的话让王熙凤心中一惊,不敢再说什么。

“父亲,母亲,我倒是有个想法。”贾滕站出来说道,“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哦?你有何想法,说来听听。”贾敬和贾母都将目光投向了贾滕,眼中充满了期待。

“皇上不是想要银子吗?那我们就给他银子!”贾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先从府内开始整顿,开源节流,筹集一笔银子献给皇上,以表忠心。”

“开源节流?怎么开源?怎么节流?”贾赦和贾政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对贾滕的提议充满了疑问。

贾滕微微一笑,“开源,我们可以发展一些新的产业,比如……”贾滕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比如开办学校,兴办工厂,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相信皇上也会支持。”

“节流,就更简单了。”探春接过贾滕的话茬,“我们府上,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吃穿用度,样样都要花钱。尤其是那些铺张浪费的陋习,更是要坚决杜绝。”

贾滕和探春的话让贾敬和贾母眼前一亮,他们觉得,这或许是解决眼前困境的一条可行之路。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贾敬一拍桌子,“滕儿,春儿,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办,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我和你母亲全力支持你们!”

“是!”贾滕和探春异口同声地答道,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他们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贾滕和探春首先着手整顿贾府的财务管理,他们发现了许多漏洞和浪费现象,并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探春开始招募教师,开办学校,她亲自面试每一位教师,确保他们有真才实学。贾滕则带领一些族人……

贾滕则带领一些族人,在贾府的后院开辟了一块试验田。他们挽起裤腿,挥汗如雨,将原本荒芜的土地翻整、施肥,播下了从外地寻来的新作物的种子。同时,他们还搭建了鸡舍、鸭棚,引进了从南方买来的优良品种的家禽进行养殖。贾滕相信,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贾府发展的新路子。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一些族人对新的制度和方法不适应,他们习惯了过去安逸的生活,对改变充满了恐惧和抵触。

“这都是什么呀?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种出粮食吗?”一个上了年纪的族人指着试验田里的新作物,满脸的不屑。

“就是,咱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饿肚子啊!折腾这些做什么?”另一个族人附和道。

面对质疑和反对,贾滕并没有气馁,他耐心地向族人们解释:“这些新作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而且更适合我们这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只要我们学会种植,以后的收成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除了种植,养殖也遇到了阻力。新的家禽品种虽然优良,但对环境和饲养方法的要求也更高。一些族人没有认真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导致家禽生病死亡,损失惨重。

“我就说这些新玩意儿养不活吧!白白浪费了这么多银子!”一个族人抱怨道。

“我看啊,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养猪最靠谱!”另一个族人说道。

面对质疑和指责,贾滕和探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知道,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抵制。

“哥,我们真的能成功吗?”夜深人静的时候,探春来到贾滕的书房,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贾滕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妹妹疲惫的神色,心疼地说道:“春儿,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像这试验田里的种子,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假以时日,就一定会开花结果,到那时,所有人都会明白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可是……”探春还想说什么,却被贾滕打断。

“没有可是!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贾滕的语气坚定有力,“我们肩负着整个家族的希望,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说罢,贾滕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探春离开后,贾滕彻夜未眠。他翻看着从各地收集来的农书,研究着新的种植方法。他知道,要改变族人的观念,光靠说服是不够的,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次日清晨,贾滕早早来到试验田,手把手地教导族人们如何播种、施肥、除草。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问题。

探春则将精力集中在养殖上。她亲自参与到家禽的日常护理中,学习如何配制饲料、如何防治疾病。她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族人们认真学习新的养殖技术。

王熙凤管家精明强干,对贾母和贾敬的指示坚决执行。她将府中的开销仔细核对,开源节流,将省下来的银两用于支持贾滕和探春的改革。

在贾滕和探春的带领下,族人们逐渐看到了希望。试验田里的新作物长势喜人,养殖场的家禽也日渐肥壮。

“看来,这些新方法还真有些门道!”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族人开始转变想法。

“是啊,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我就说吧,咱们家滕儿和探春都是有本事的孩子!”

看到族人们的态度转变,贾滕和探春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们知道,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在贾府的另一边,一双阴冷的眼睛正密切注视着这一切……赖升坐在书房里,听着心腹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两个小兔崽子,还真是有点能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