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要派谁代替林黛玉的时候,
荣禧堂内的众人心思各异,
他们可不是林黛玉,心思也都不在贾宝玉的身上,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那贾恨都是良配,
所以年龄相当的女子自然有意代替林黛玉。
贾母等人想让贾府的其他二春去,
而在场的薛姨妈则是想让自己女儿去,
与其嫁给一个不喜欢她的贾宝玉,还不如选择贾恨,
他们薛家虽然只是个商贾之家,
身份地位不如贾府,
但最起码的脸面还是要的,
刚才贾宝玉那么一闹,还让自己女儿怎么嫁给他,
反倒不如嫁给贾恨,
真要比较起来,
贾恨比贾宝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惜她毕竟是客人,这是贾府的事,也不好张嘴,
只能作罢。
王熙凤却是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本来想说让四姑娘去的,
但四姑娘是宁国府的人,
将来抱住贾恨这个大腿以后,岂不是要压过荣国府,
自己男人是荣国府爵位承袭人,岂能被那边压过一头抢了话语权,
所以三姑娘最合适,
一来她如今孤身一人,与自己关系不错,
即便是将来得了势,也能帮到荣国府,更能帮到自己,
二来当初贾环是代替宁国府蓉大爷去的边关才战死,
如此以来,宁国府沾不到她什么光,
将来还是荣国府压着宁国府,
这贾府还是自己说了算,
想到这里,她轻笑道:
“我看三姑娘就合适,她温柔贤惠,知书达理,长得也是花容月貌,那贾将军见了一定喜欢,年纪大小正合适,”
众人闻言微微点头,
大房那边已经有了迎春,二房这边再出个探春,
刚好合适,
贾母看向人群中的贾探春道:
“三丫头你可愿意,”
贾探春脸蛋羞红,轻语道:
“婚姻大事但凭父母做主,我听着便是,”
见她答应,众人哈哈一笑,
王熙凤调侃道:
“三姑娘还没有见过那贾将军便已经芳心暗许了,还好我点了她的名,否则还不得埋怨死我,”
“你敢取笑我,可仔细你的皮,”
心中的忧事终于解决了,人群中的林黛玉笑的格外开心。
众人打闹一番后,贾母开口道:
“好了,现如今还有一件事,咱们贾府派谁去边关,这次便和二姑娘三姑娘她们一起去,去个人把隔壁宁国府的人请来一并商议商议,”
“是,”
待应声之人前往宁国府请贾珍他们的时候,
王熙凤率先开口道:
“我们荣国府这边算琏二爷一个吧,”
众人看向贾琏,目光带着一丝疑惑,
还以为是他们夫妻二人商量好的,
而贾琏自己也懵了,
难道真像外面传言的那样,这王熙凤勾搭小叔子,想把自己支开,
否则自己可是贾府的爵位承袭人,哪需要去边关捞战功。
面对众人的不解,王熙凤笑着解释道:
“琏二爷将来虽然要承袭爵位,但老祖宗当初可是公爵,如今这爵位越来越低,连个贾恨都不如了,传出去了我们贾府面子上也不好看,身为贾府之人,自当替贾府考虑,
请琏二爷到边关挣些军功,把爵位往上提一提,不说公爵,起码也得是个侯爵,咱们后辈人不能太给老祖宗丢脸了,”
众人闻言不禁点点头,此话在理,
贾母看向贾琏道:
“琏哥儿,你意下如何,”
贾琏本想拒绝的,
但转念一想,自己在京都什么风花雪月没有玩过,
唯独边关的风土人貌尚未领略,
着实好奇,
反正都是走一遍过场,就当是游玩了,
待上三五月,
顺便捞点军功回来壮壮面子,以后也有吹嘘的资本,
于是道:
“倒也行,只是边关苦寒之地,身边没个人照顾不行,让平儿随我一起吧,”
听到贾琏要带走平儿,王熙凤脸色一沉,
千算万算唯独漏算了这一点,
自己一直防着平儿不让她有身孕,
这要是跟着去了边关,恐怕回来时就变成大肚子了,
万一生个儿子出来,对自己也是一种威胁,
便想着拒绝:
“你去边关是为了打仗,那里是军营,带一个女人成何体统,真想要让人伺候的话,把兴儿带去便是,”
贾琏不喜道:
“我是去边关不假,但可不是去打仗,带个女人又有什么,那贾恨的封地便在边关,我可以把平儿安排在那里,这可是为了贾府才去遭罪的,你若是不同意,我便不自讨苦吃了,”
听他这么说,王熙凤心中无奈,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只得服软道:
“既然如此便依你,”
贾琏闻言心中一喜,
去边关也还是不错的,终于摆脱了王熙凤这个管家婆。
眼见贾琏已经答应去了,
贾母开口道:
“那再议一议可还有其他人,这可是白得来的好处,多去几个人也无妨,”
贾母话音刚落,
这边贾珍带着尤氏以及贾蓉夫妻二人走了进来,
得知有去边关捞军功这种好事,岂能错过,
众人分别坐好以后,
王熙凤看向贾珍道:
“珍大爷,我们荣国府这边暂时定下了琏二爷一人,具体还要再增加几人,一会再议,你们宁国府这边打算派谁去,”
听到贾琏居然愿意去边关,
贾珍贾蓉父子二人轻咦一声,脸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
好好的贾府清福不享,
居然愿意跑到边关去受苦,
这不是琏二爷的性格啊。
而贾琏平日里与两人臭味相投,私下里没少一起做那些男娼女盗之事,
一见他们这副表情便知道心中在想什么,
于是主动解释道:
“我这也是为了咱们贾府考虑,想把老祖宗留下的福泽多往后延伸几代,当然也不能苦了自己,平儿这次陪我一起去,顺便见识一下金人是什么样的,边关又有何危险,”
听到后面一句话,贾珍父子二人脸上才露出一丝恍然,
说什么为了贾府老祖宗的福泽那种冠冕堂皇的话,
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自己,
听他这么一说,贾蓉很是心动,
他还从来没有去边关游玩过,
不如趁此机会去玩一玩也好,
到了边关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管着自己了,想干嘛就干嘛,
可以见识见识那金人女子与乾人有何不同。
而贾珍沉吟一下后道:
“既然琏二爷都去了,那我们宁国荣就把蓉哥儿派去吧,你们刚好路上也能做个伴,”
正在幻想边关是什么样的贾蓉听到自己父亲的话后,
心中一警,
岂能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接话道:
“倒也行,不过既然叔叔都带了一人服侍,我便把家眷带着,到那里也有个人照应,”
贾珍神色微微一怔,
他之所以让自己儿子去边关,就是为了制造机会多与儿媳相处,
没想到他居然提议要把儿媳一并带到边关去,
这哪能行:
“胡闹,你学琏二爷带一个丫鬟去就行了,边关遥远,路途劳顿,你拉着一人跟你受罪干嘛,”
贾蓉心中冷笑,
他哪能不知道自己老爹对自己老婆有想法,
要不是防的紧,早就让这老东西得手了,
自然不放心把老婆留在府中:
“叔叔带丫鬟是因为婶子要操持贾府事务脱不开身,她又不需要管理什么事务,为何不能与我一同去边关,她若不去,我便不去,”
“你,”
贾珍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总不能说把你媳妇留下来我要和她睡觉吧。
一旁的秦可卿欠身柔声道:
“这话在理,我一会便回去收拾一番,跟随一同到边关去,”
连秦可卿都答应去了,贾珍再怎么不愿意也不好说什么了。
众人经过一番商议以后,
最终决定派贾琏、贾蓉、贾珩、贾珖、贾琛、贾琼等六人前往边关。
见众人终于商议完了,
一旁早已经心急如焚的李纨开口道:
“既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还是把兰哥儿的那封信打开吧,看一看里面写了什么,”
众人这才想起来一共有两封信,
先前被贾宝玉那么一搅和,险些把第二封信给忘记了,
众人连忙打开,
看了一遍后笑着对李纨道:
“珠大嫂子,兰哥儿孝顺你呢,想接你到贾将军的封地去,这样以来也能时不时的见个面,不知你可否愿意,”
“愿意,我许久没有见到兰儿了,也很是想念他,刚好可以去看一看,若是无事的话还可以再回来,”
李纨心中一喜,
换做之前她可能还会犹豫一下,到了边关会不会拖累自己儿子,
但经过刚才贾宝玉对自己的一番呵斥后,
她便有了主意,
此行便一同去边关。
见事情接近尾声,薛姨妈给自己女儿薛宝钗使了个颜色,
薛宝钗会意,开口道:
“老太太,宝钗有个不情之请,”
贾母笑道:
“有话便说,这儿就是自己家,”
“那宝钗就说了,我想跟随二姑娘三姑娘一同去边关看看,自当是散一散心了,”
虽然薛宝钗口口声声说是去散心,
但贾母人老成精,
哪有散心到边关那种遭罪又危险的地方去的,
只怕也是对那贾恨动了心思,
若是换做之前,贾母自己不可能放这个心中认定的孙媳人选离开,
但现在,
贾府有了与贾恨的联姻,再加上琏哥儿他们去边关挣军功,
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说实话,她还有点觉得一个商人之女配不上自家宝玉了,
如今她起了心思倒也好,自己便顺水推舟:
“也好,你便同她们一起去吧,什么时候待够了再回来,”
贾恨点了贾府的二小姐与林黛玉,提都没有提薛宝钗,
俨然是看不上她的,
说这话也是给薛宝钗一个台阶下,免得被贾恨看不上又不好意思回到贾府来。
薛宝钗闻言欠身道:
“多谢老太太,”
ps:没有秦可卿宝贝的红楼总是缺少点什么,所以一些人的时间线稍做修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