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功冠全军!加封超品伯爵!(求鲜花!)

换源:

  大殿之上。

百官皆是神色诧异。

要知道贾瑚如今也就是弱冠之年,若是直接加封侯爵。

将来再袭承了祖上的爵位。

岂不是要直接成为国公了!

当年贾代善就是因为有战功在身,然后以战功袭承了荣国公的爵位。

所以贾赦才能够在没有任何功绩的情况下,世袭一等爵将军。

宁国府的贾代化,当初没有机会世袭国公,只得了个一等爵将军,所以传到贾珍这一代,就只有三等爵将军。

如今贾瑚年纪轻轻加封侯爵。

将来等到贾赦归西。

那贾瑚岂不是要爵上加爵,以战功袭承荣国公爵位!?

庆隆帝的话。

顿时哗然一片!

“臣以为万万不可,贾将军虽然战功卓越,但是年纪尚小,资历浅薄!”

“如果贸然封侯,恐难以服众!”

“还请陛下再三斟酌!”

“边军大捷,陛下封赏理应雨露均沾,否则军中将校如何信服?”

一时间。

反对之声络绎不绝。

贾瑚大致看了一眼这些人。

其中不乏一些素来仇视武人的文官,当然在武官行列,王子腾的声音也显得格外突兀。

贾瑚暗道。

这王子腾估计是担心他会影响王家的发展。

所以才极力阻拦庆隆帝对他的封赏。

“安静!!”

庆隆帝徒然发出一声低吼,旋即让议论纷纷的官员们暂时安静下来。

庆隆帝环顾大殿。

很是不悦道:

“朕自登基以来,北边的鞑子便始终是心头大患,这么多年无一胜仗,现在好不容易打了一回大胜仗,扬眉吐气!”

“结果你们却因为资历经验不足,就不准朕奖赏有功之士!?”

“如果朕不重重奖赏,那才是寒了三军将士们的心吧?”

此话一出。

还想上前反驳的朝中官员,都是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正如庆隆帝所说。

这十多年的时间里。

大乾朝在北边的战事中,几乎是没打过什么胜仗,就是因为此事,庆隆帝还屡次提高了斩首鞑子的赏金。

甚至于开出了一个人头价值三十两银子的高价。

饶是如此。

边军将士在重赏之下,还是屡战屡败。

山海关一战。

着实是石破天惊!

令人意想不到!

庆隆帝在龙椅之上,挥手示意,正欲让近侍太监,上前宣读事先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然而下一秒钟。

从殿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这一切。

只见一队太监内侍正疾步而来。

为首之人双鬓发白,乃是一身常侍的宦官服饰,粉面涂腮,乃是品阶较高的太监打扮。

贾瑚本来还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但是听这太监一开口说话,公鸭嗓子声音,立马就想起来是谁了。

宫里的大太监戴权。

乃是太上皇身边的常侍,贾府子弟卖官售爵,都是经由此人之手。

贾琏的挂名虚职,就是从戴权手上买来的。

贾赦则是中间人,暗中赚钱了不少的黑心银两。

总之。

这人就是宫里最大的太监,又是太上皇身边的亲信。

哪怕是贾赦、贾政等人见了这个老太监,都得毕恭毕敬,暗中讨好奉承。

戴权手持拂尘。

面色肃然道:

“宣,太上皇口谕~”

听闻此言。

文武百官尽皆垂手而立。

就连庆隆帝的脸色也逐渐难看起来,规规矩矩回应道:

“朕,恭听太上皇诏命!”

戴权微微一笑。

随后继续道:

“传太上皇口谕,荣公后人贾瑚,战功赫赫,奋勇无双,理应加封侯爵,然资历尚浅,缺少磨练,准封超品伯爵,封号忠勇!”

“其余赏赐,皆由陛下自行定夺!”

“钦此!”

庆隆帝低垂着眼角,似乎很是不悦,但也只能是低着头凝声道。

“朕!谨遵太上皇诏命!!”

戴权在宣读完口谕之后。

没有多做停留。

转身就大摇大摆离开了无极殿。

这等表现。

简直就是把庆隆帝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大殿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这个节骨眼上。

没有人敢出来触霉头。

庆隆帝重新回到龙椅上,但是脸色阴晴不定,显然是被太上皇的口谕给气得不轻。

贾瑚也是暗道这个皇帝当得憋屈。

他在回京之前。

还是专门了解过朝中局势的。

当年太上皇自以为年事已高,命不久矣,便早早退居颐养宫,准备安享晚年了。

结果谁能想到。

太上皇自从开始退居休养后,身子骨愈发硬朗,便又心生悔意,想要重新执掌朝政。

太上皇迟迟不肯放权,屡屡干涉朝政。

庆隆帝乃是新帝登基,本就根基浅薄,再加上太上皇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支持者众多,哪里是庆隆帝能够比得了的。

所以在朝堂上下。

虽然庆隆帝是名义上的天子,但是大多数的臣子,都还是支持太上皇的。

太上皇的话,甚至于要比庆隆帝的好使!

由此。

朝堂上就产生了两股势力。

一股是支持庆隆帝的新势力。

另外一股则是支持太上皇的老势力。

此时太上皇发话。

封侯之事自然是不了了之。

不过。

庆隆帝还是很快就重新恢复了情绪,也不准备再让内阁重新拟写圣旨了,而是当朝口述道:

“荡寇将军、一等子爵贾瑚,身为荣公之后,不负先祖威名,山海关一役,功冠全军!”

“加封超品忠勇伯!”

“赏赐黄金千两,珠宝百串,蜀绣百匹!”

“另御赐‘天下第一武将’金匾!”

“诸位谁还有异议??”

沉默半晌。

“臣附议!”

“臣附议!”

经过太上皇同意之后,加封伯爵,便再也没有反对之声。

庆隆帝见状,不由得暗自冷笑起来。

大殿上。

贾瑚则是赶紧上前谢恩。

无论是侯爵还是伯爵、公爵。

那都是位列一品之上。

也就是大乾朝正儿八经的超品爵位!

哪怕是朝中的正一品官员,在见到了贾瑚之后,那也得主动行礼问候!

整个京城。

能够以战功加封超品爵位的人,几乎是一个手掌就能数得过来。

足可见其分量。

也怪不得太上皇要派人出面干涉了。

甚至于不惜当众驳斥了庆隆帝的面子。

否则。

弱冠之年的超品侯爷!

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

庆隆帝用鼻子重重地冷哼一声,心中估计早就对屡次干涉朝政的太上皇多有不满,但是又不敢直接表现出来,只能是百般隐忍。

“贾瑚来勤政宫觐见,朕还有要事和爱卿商议!”

“退朝!!”

不等百官回应。

庆隆帝便直接甩袖离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这对父子恐怕早就是面和心不和了。

贾瑚心中暗忖。

贾府最后能够走向抄家的结局,估计和这个太上皇、庆隆帝之间的权力斗争脱不了干系。

按照他所知道的剧情发展。

贾府应该是站队太上皇,结果显而易见。

年轻的庆隆帝棋高一招,最终才这场斗争中成为了真正的胜利者。

而贾府则是因此遭受牵连。

“恭喜伯爷!贺喜伯爷!!”

近侍太监的声音将贾瑚唤醒。

小太监又是朝着宫廷内院方向示意,“陛下要见伯爷,还请伯爷移步勤政宫?”

贾瑚微微颔首。

遂即朝着内廷而去。

宫门外。

只见夏守忠一出门就碰到了几个身穿华服的下人,都是荣国府派来打探消息的。

夏守忠疾步上前,笑着说道:

“快回去报喜吧!”

“宫里的队伍马上就去宁荣街,命贾府有官职之人速速换上朝服,备下案桌香炉,准备迎接圣旨!”

贾府的下人闻言。

立马欣喜踊跃

转身就跑回贾府通风报信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