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升堂!

换源:

  一个小小的县衙案子,竟然引得顺天府尹亲自屈尊来到这县衙,这一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百姓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与疑惑,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实在想不通这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能让堂堂顺天府尹都如此重视。

众人还沉浸在这震惊之中,尚未回过神来,另一顶装饰精致、气派不凡的轿子在几名衙役的小心护送下,不紧不慢地从后面跟了上来。

人群中几个消息灵通、平日里就爱四处打听的人,在定睛瞧了瞧轿子的规制和随行人员后,顿时瞪大了眼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扯着嗓子高呼了起来。

“这是刑部侍郎杨大人!”

此言一出,人群再度哗然。

刑部侍郎,那可是刑部的二把手,堂堂正三品大员,平日里都是在京城的刑部衙门里处理各类重大刑案,如今竟出现在这小小的宛平县衙,这案子看来是愈发不简单了。

百姓们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脖子伸得更长,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顶轿子,想要看看这位位高权重的杨大人到底是何模样。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这一波惊讶中缓过神,又有一顶轿子从另一边悠悠而来。

这顶轿子周身朴素,并未打出任何彰显身份的旗号。

一时之间,众人都瞧不出来历,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小声猜测着轿中之人的身份。

就在大家满心狐疑之时,轿子稳稳落下,轿帘缓缓掀开,一个容颜俊秀的年轻人迈着优雅的步伐从其中走了出来。

一瞬间,现场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突然,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反应过来,发出一声惊恐又兴奋的惊呼。

“北静王!是北静王!”

没错,这人正是北静郡王水溶,在红楼原著里,他是唯一正面出现过的王爷。

他的祖上凭借赫赫军功起家,为当今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获封异姓王。

几代北静王都和贾府交情匪浅,是贾家在朝中极为坚实的盟友。

在原著故事里,他与贾宝玉惺惺相惜,二人相处时,北静王从未以异姓王爷的身份自居。

对待贾宝玉真诚友善,二人堪称一对莫逆之交,情谊深厚,令人称奇。

如今他现身于此,更是让这场原本就备受瞩目的案件变得愈发迷雾重重,百姓们心中都在暗自思忖,这场好戏究竟会如何收场。

这边北静王刚刚踏入衙门内院,众人还在为郡王的到来而暗自惊叹时。

远处又有一顶装饰得极为豪华的轿子,正缓缓朝着县衙的方向而来。

轿身以名贵的檀木打造,轿厢之上雕刻着精致繁复的花纹。

四角悬挂着的琉璃灯在日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抬轿的八名轿夫身着统一的鲜丽服饰,步伐沉稳而整齐。

“康定王!”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因为赵彬平日里的身份尊贵以及张扬的做派,在这京城之中,认识这顶轿子的人极多。

所以它刚一出现,众人便都认了出来,一时间。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此起彼伏的低语声,交头接耳间满是对这场官司愈发强烈的好奇。

一场原本普通的县衙官司,竟然招惹得两位三品大员,一名郡王,还有一名亲王亲自前来。

如此阵仗,让在场的众人全都兴奋不已,个个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绝对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

在周围百姓那一道道如探照灯般好奇又热切的目光下,贾爽不慌不忙地走到马车旁,伸手将王熙凤从车上接了下来。

幸好他早有先见之明,在中途特意换了一辆更为低调的车,又让王熙凤穿上了厚重的披风。

戴上了兜帽,将她的面容遮去了大半。

不然,以王熙凤如今的身份和这场官司的敏感程度,不知道要传出多少风言风语,那些闲言碎语恐怕都能将人淹没。

王熙凤下车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披风的领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她的眼神中满是不安,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和一道道探究的目光。

“无妨,一切交与我便是。”

贾爽注意到了王熙凤的紧张,轻声朝她宽慰道。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春日里的暖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王熙凤闻言,抬眸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中既有担忧,又有一丝对贾爽的信任。

她轻轻应了一声,声音虽轻,却也透着几分坚定。

贾爽带着她,顶着周围各色复杂的目光,一步一步朝着公堂之上走去。

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他解决此事的决心。

贾爽携着王熙凤迈进县衙大门,一阵森冷严肃的气息扑面而来。抬眼望去,宽阔的大堂内,两排衙役如松柏般挺立。

他们身着清一色的皂色公服,腰间束着黑色革带,佩着长刀,刀把上的红缨微微晃动。

衙役们个个面容冷峻,眼神锐利,目光平视前方。

周身散发着不容侵犯的气势,仿佛在无声地警示着众人,这里是庄严的执法之地。

公堂的前端,一套古朴的桌椅摆放在正中央。

桌椅由坚实的红木打造,岁月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沉的色泽,散发着厚重的质感。

在这套桌椅的后方,一面高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

牌匾通体漆黑如墨,四个烫金大字“明镜高悬”苍劲雄浑、力透纸背,在大堂内并不十分明亮的光线下。

依旧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似乎在向每一个踏入公堂的人宣告着此地应有的公正与威严。

贾爽心中暗自思忖,这便是平日里县令断案的关键所在了。

再看那桌椅的两旁,各摆放着两张崭新的座椅。

这座椅与公堂内原有的陈设风格略有不同,材质稍显普通。

摆放的角度也稍显仓促,显然是为了应对今日这场特殊的官司而临时添加的“旁听席”。

贾爽和王熙凤刚一踏入大堂,两名眼尖的衙役便立刻快步迎上前来。

他们脚步轻快而利落,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微微弯腰,其中一名衙役恭敬地说道。

“请二位这边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