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上,零零散散地放着几件已经有些年头的兵器,一杆生了锈的长枪,一把略有缺口的佩刀,还有一张落满了灰尘的旧弓。
这些兵器,是贾政年轻时,也曾有过一番习武强身,甚至投笔从戎的念头时,所置办的。
只是后来,他终究还是走了科举入仕的道路,这些兵器便被闲置在了书房的角落,渐渐被人遗忘。
宝玉对这些冰冷的枪棒刀剑,却充满了莫名的好奇。
他虽然走的是读书科举的路子,但内心深处,却也对那些戏文和话本中描绘的英雄侠客,以及他们手中那些削铁如泥,寒光闪闪的兵器,充满了向往。
他觉得,男儿大丈夫,除了要能安邦定国,也当能提枪上马,保家卫国。
一日,宝玉趁着贾政外出,书房无人注意之际,便偷偷地溜了进去。
他小心翼翼地掩上房门,然后径直走到那个兵器架前。
他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那杆比自己还要高的旧枪。
枪身冰冷而沉重,上面布满了细密的锈迹,显然已经很久没有被人使用过了。
他想象着,当年父亲手持这杆长枪,在练武场上挥洒汗水的样子,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情。
他又拿起那把佩刀,轻轻地拔出寸许,只见刀刃上虽然有些缺口,但依旧闪烁着一丝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锋利。
宝玉的心跳有些加速,他有一种想要将这些兵器舞动起来的冲动。
他将佩刀放回鞘中,然后费力地将那杆旧枪从架子上取了下来。
那枪入手极沉,以他现在的力气,几乎有些拿捏不住。
他学着戏文和话本中那些武将的姿势,双手握住枪杆,试图将其舞动起来。
初始时,他的动作显得十分笨拙和滑稽。
枪杆在他手中摇摇晃晃,不成章法,好几次都险些脱手。
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
他回忆着戏台上那些武生们舞枪弄棒的招式,模仿着他们的身形和动作。
他虽然没有任何武术基础,但他的悟性却是奇高无比。
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感悟中,他渐渐地摸索到了一些用力的技巧和协调身体的方法。
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与那杆长枪渐渐地融为了一体。
每一次的刺出,每一次的横扫,每一次的格挡,都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力。
就在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觉中,忘我地比划着枪招之时,他脑中再次轰鸣一声。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能量,从那杆旧枪中涌入他的体内,与他自身的潜能相结合。
【顿悟】
“基础枪棒精通”。
这个顿悟,让宝玉对枪棒类兵器的使用技巧,瞬间达到了一个入门级的精通程度。
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出各种基础的枪招和棒法,如直刺、横扫、劈砍、格挡、挑扎等等。
他对如何发力,如何运用腰腿的力量,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都有了全新的领悟。
他再次舞动手中的长枪,只觉得与之前截然不同。
一招一式,虽然还谈不上精妙绝伦,但已经变得有模有样,虎虎生风。
他小小的身体,却能爆发出远超同龄人的力道和速度。
枪尖在他手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发出阵阵破空之声。
他越练越是兴奋,仿佛天生就该是驰骋沙场的将军一般。
他沉浸在练枪的乐趣中,浑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也忘却了自己身处何地。
直到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臂也感到阵阵酸麻,他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他看着手中那杆依旧冰冷的旧枪,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他知道,自己又多了一项傍身的技能。
这项技能,或许在平日里用处不大,但在关键时刻,却可能成为保命的本钱。
他小心翼翼地将长枪放回原处,又将其他兵器也一一归位,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书房。
他的心中,对未来的道路,又多了一份自信和期待。
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顿悟,总有一天,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宝玉在贾政书房中意外顿悟了“基础枪棒精通”之后,便对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知道,在府中公然练习枪棒是不可能的,一来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二来也与他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文弱书生”形象不符。
于是,他便在府中一些僻静的角落,偷偷地进行演练。
或是清晨无人之际的花园一角,或是午后下人们都去歇息的库房后院。
他寻来一根长短粗细合适的木棍代替长枪,便开始一招一式地认真练习起来。
直刺,他力求枪出如龙,精准迅猛。
横扫,他力求力达枪尖,范围广阔。
劈砍,他力求势大力沉,一往无前。
格挡,他力求稳如泰山,密不透风。
虽然他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身体尚未完全长成,力气也有限。
但在“基础枪棒精通”的加持下,他每一招每一式都打得有模有样,虎虎生风,竟已初具几分威势。
他的动作协调流畅,力道也远非寻常孩童可比。
若是寻常人见了,定然会惊叹不已,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几岁孩子所能做到的。
这一日午后,宝玉又趁着奶妈和丫鬟们不注意,偷偷溜到了宁国府花园与荣国府花园相连的一处较为偏僻的月亮门附近。
这里平日里人迹罕至,草木丛生,是个练习枪棒的好去处。
他从一旁的柴堆里抽出一根打磨光滑的木棍,深吸一口气,便开始演练起来。
只见他小小的身影在林间空地上闪转腾挪,手中的木棍在他手中仿佛活了一般,时而如灵蛇出洞,时而如猛虎下山。
一招“横扫千军”,棍影重重,带着呼啸的风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