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香菱苦命,宝玉出手解救。

换源:

  刘姥姥对此自然是感激涕零,连连称赞府上的奶奶和姑娘们都是活菩萨。

却说宝玉对刘姥姥带来的那些土产,倒是颇有几分兴趣。

那些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其中有一些却是他这个在深宅大院中长大的哥儿,从未见过的。

比如,一种长得像小葫芦一样的瓜,刘姥姥管它叫“瓠子瓜”。

还有一种紫红色的,像手指一样细长的豆角,刘姥姥说那是“豇豆”。

更有一些晒干的野菜,如马齿苋、灰灰菜等,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干。

宝玉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瓜果蔬菜和干货,心中充满了好奇。

他便趁着刘姥姥还在府里等候的时候,拉着她的衣袖,奶声奶气地向她询问这些东西的名称、种植方法和用途。

刘姥姥见这位玉雪可爱的宝二爷对自己带来的这些粗鄙之物感兴趣,心中也是受宠若惊,连忙将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她指着那个瓠子瓜说道:“宝二爷,这个叫瓠子瓜,是我们乡下人常种的。

春天播种,夏天就能结瓜。

这瓜嫩的时候,可以炒着吃,凉拌着吃,味道可鲜甜了。

长老了,还可以把里面的瓤掏空,晒干了做成瓢,用来舀水舀米,可好用了。”

她又拿起一把豇豆,说道:“这个是豇豆,也叫长豆角。

我们那儿都喜欢把它种在篱笆边上,它会自己爬藤。

这豆角啊,可以炒着吃,可以炖肉吃,还可以腌成酸豆角,下饭得很。”

至于那些干菜和野果,刘姥姥也一一向宝玉介绍它们的来历和吃法。

她说那些干菜是春天的时候从田间地头采来的,焯水后晒干,冬天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泡发了吃,别有一番风味。

那些野果干,则是秋天的时候从山里摘来的,酸酸甜甜,可以当零嘴吃,也可以泡水喝。

刘姥姥说起这些田间地头的物事,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言语间也充满了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宝玉听得津津有味,将刘姥姥说的每一个细节,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知识,对他来说,是那样的新鲜而有趣。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瓜果蔬菜在田野里生长的样子,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和作物的清香。

就在他沉浸在刘姥姥的讲述中,对这些农作物产生浓厚兴趣之时,他脑中再次灵光一闪。

仿佛有一扇通往农业知识殿堂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

【顿悟】

“农学常识”。

这个顿悟,让宝玉对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有了系统性的了解。

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出各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需求、以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他也对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民们所采用的耕作技术,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他明白了什么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什么是精耕细作轮作休耕。

他也知道了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宝玉心中充满了惊喜。

他知道,农业是国家之本,民生之基。

掌握了农学常识,不仅能让他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也能为他将来可能参与的某些改革,提供重要的知识储备。

或许,他将来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改良作物品种,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发。

他看着刘姥姥那张饱经风霜却依旧乐观的脸,心中对这位来自乡下的老人,又多了一份敬意。

是她,用最朴实的语言,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

他决定,日后要更加关注民生疾苦,更加留心学习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大智慧的知识。

大观园尚未修建,荣国府内的花园虽然也算得上是亭台楼阁,花木扶疏,但与后来那座集天下园林之大成的省亲别墅相比,自然是逊色不少。

即便如此,这座花园也是府中哥儿姐儿们平日里嬉戏玩耍,以及主子们散心赏景的主要场所。

园中栽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名贵树木,有专门的园丁负责日常的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

宝玉自从顿悟了“农学常识”之后,便对园中的这些花草树木,多了一份特别的关注。

他常常会一个人在园中漫步,仔细观察那些花草的生长状况,以及园丁们的养护方法。

凭借着自己刚刚掌握的农学知识,他渐渐发现,园中一些花草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方式,似乎存在一些不当之处。

比如,他看到有些喜阳的花卉,却被种在了光照不足的树荫下,导致它们长势瘦弱,花朵也开得稀疏暗淡。

有些喜湿的植物,园丁们却浇水不足,使得它们的叶片发黄枯萎。

还有些名贵的兰花,土壤的配比似乎也不太合适,导致其根系生长不良。

宝玉看在眼里,心中便有些替那些花草感到惋惜。

他想,若是能按照它们各自的生长习性,进行更科学的养护,它们定然能长得更加茁壮美丽。

于是,他便寻了个机会,找到了负责园艺的几位老资格的园丁。

他虽然年纪小,但毕竟是府中的宝二爷,那些园丁们见他过来,也都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问好。

宝玉先是客气地夸赞了他们几句,说园中的花草在他们的照料下,都生机勃勃,十分喜人。

然后,他才话锋一转,用一种商量和请教的语气,向他们提出了一些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他指着一株长势不佳的牡丹说道:“几位师傅,我瞧着这株牡丹,似乎有些无精打采,叶片也有些发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