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刚刚听到贾逸这一名字,脑中就开始快速思索。
宁荣二府历经五世,后代子孙枝繁叶茂。
宁荣二府共有二十房,在神京的有八房,在金陵老家的有十二房。
虽主支子嗣不多,然加上旁系末支人员众多。
在神京养尊处优惯了的,那都是没指望的。
说不得就能从旁系中出了个什么了不得的英雄豪杰。
他将脑海中数得上来的旁系都一一筛查了一遍。
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回陛下,贾族荣国府一脉,在金陵的旁系中,确有一名为贾逸的子孙。”
“只是不知,是否重名,待臣回去查明再禀。”
景帝摆了摆手。
“不必了。”
“冠军侯确系荣国府旁支。”
此等战功之人,身世背景早已被呈了上来。
刚刚小李子呈上有两份,一份是战报,另一份便是贾逸的详细文书。
他之所以问贾政,不过是想看看,冠军侯和宁荣府关系亲疏。
如今看贾政这样,也是没什么交际的,甚好。
不过太疏远了,来日贾逸入了神京,也是势单力孤。
恐怕不是李仕达这帮老东西的对手。
还是须得有人扶持,才能在神京扎稳了根。
“贾爱卿,冠军侯既系你族中之人,日后定要好好帮扶才是啊。”
“臣谨遵陛下之命!”
族中子弟这般有出息,贾政自然是比谁都要高兴的。
无需陛下提醒,他肯定是要护住贾逸,不叫那些老狐狸算计了去。
此刻贾政面上虽没有什么波澜,内心却已然激动地不行。
他恨不得回府放爆竹欢呼庆祝,叫神京城里这些显贵也看看。
他贾府出了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后辈!
不过他不敢太过张扬,以免陛下觉得冠军侯亲宗族大于皇命。
贾逸虽年纪尚小,却是未来贾府一门最大的希望。
保护好他,就是保住了贾府一族的权势和富贵!
想到这位旁系的冠军侯,年方十六。
他又想起自家那摊扶不上墙的烂泥,气便不打一处来。
回去定要好好打一顿这孽障!
神京,荣国府。
传旨的太监还未行至门口。
宁荣二府之人提前得了信,已吩咐开了中门,摆上了香案。
荣禧堂内,赫赫扬扬站了两排人,等着接旨。
为首的是贾母,身后站着一众媳妇女儿。
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李纨、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
另一边便是荣国府贾赦、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兰等儿孙。
以及宁国府贾珍、贾蓉、尤氏,都过来了。
旨意本是宣给贾府的,不过宁荣二府同出一脉,一向关系好似一家。
若是宫中有旨意,便都是一起接的。
且宁国府是长房,贾珍是贾府一族的族长。
不多时,传旨内监夏守忠夏公公已近前来。
“贾府众人接旨。”
贾府一干男丁、女眷皆恭敬跪拜,叩首。
“臣贾珍、贾赦……接旨。”
“臣妇贾史氏、贾王氏……接旨。”
夏公公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荣国府贾逸首战便率军深入敌营,先发制人,为我军夺得先机!”
“后一人斩杀敌首两千,带领千骑灭敌军骑兵一万,大胜而归!”
“立下此等不世之功,朕之幸甚,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昔白起、蒙恬亦不能及也!”
“今赏赐黄金万两,犒赏有功将士!”
“贾卿智谋过人,勇冠三军,得此良将,朕心甚慰!”
“即日起,封贾逸为一等侯,赐号冠军!”
“升正一品左都督!”
“钦此!”
圣旨念完,贾珍、贾赦叩首而拜,接过圣旨。
荣禧堂庭院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欣喜万分。
夏守忠宣读完圣旨,便也上前来对贾母表达恭贺。
“恭喜老太君,贺喜老太君,贵府出了个一品冠军侯,前途无量!”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又命人拿了张银票来,悄悄塞给了夏守忠。
“公公,不成敬意,烦请收下。”
夏守忠收下银票,笑呵呵地出了门,回宫复命了。
贾母看着夏守忠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一时生出颇多感慨。
贾府上次有这般天恩降临,还是许久之前的事了,恍若隔世。
当年公公跟随先皇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荣国公。
后世子孙不成器,贾府如今也是外头看着敞亮,一副空架子罢了。
不想金陵旁系中竟出了这样成器的子孙!
好啊,好啊!
今日要去宗祠里拜拜,感谢祖宗显灵!
说着贾母又拉了疼爱的孙儿宝玉过来。
“我的儿,待会同祖母一同去宗祠拜拜祖先,求他们保佑保佑你。”
“将来也给咱们府上争个荣耀回来,叫你老子刮目相看。”
看着宝玉嘴唇紧闭,脸上透露着不喜,贾母又拍了拍他的背。
“好了,好了,倒也不必做到封侯拜相,太难的咱们也不用想。”
“祖母只盼你读书多用些功,将来科考上榜,便是幸事!”
只要他能上榜,入了朝为官,哪怕一开始只是个很小的官位。
将来有贾府人脉兜底,又有做冠军侯的兄弟,来扶持他。
届时宝玉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光耀贾府一族门楣。
叫人人都知道,她这个孙儿宝玉,是个人中龙凤!
她也能有脸去见贾府先祖们了!
不过,也只有贾母这么想了。
她的宝贝孙子本人,可完全是另外一番心思。
PS:求收藏,求鲜花,感谢读者大大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