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院好大哥

换源:

  大楚朝地位最高的学府,是神京的国子监。

但读书人最追捧的书院,却是江南的鹿鸣书院。

鹿鸣书院,位于扬州城外的鹿鸣山上,设有上下两院。

年前,林如海拖了关系,将林琦送入鹿鸣下院求学。

科举取得秀才及以上功名,可入鹿鸣上院进一步研习经典。

林琦生日前的那一场大病,疑似是从书院回家的路上感染了风寒。

这一次他去书院,林如海特意请了假,亲自护送。

到了地方,再三嘱咐。

又拜请熟识的夫子多加照顾,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铜铃敲响,课堂结束。

夫子背着手离开。

学堂中顿时热闹起来。

鹿鸣书院是按照功名和入学时间分班,而不是按年龄分班。

江南文风鼎盛,考秀才的难度可不低。

下院八个班,多的是二三十岁的老童生。

林琦年纪最小,年少聪慧,家世显赫,脾气又温和,是下院八班的班宠。

月余不见,同窗们纷纷凑上来问候。

这个摸摸头,那个摸摸脸,亲近得很。

有一富态公子哥姓朱名瑧,颈后插着纸扇,挤进人群,将林琦解救出来。

“他们就是闲的慌,这般作弄,你也不生气?”

朱瑧带着林琦到凉亭玩耍,忍不住替他打抱不平:“换成是我,非得挑一个人出来,杀鸡儆猴,往后就无人敢放肆了。”

凉亭周围,有身材壮硕的护卫把守。

朱瑧来自神京,据传是某军功侯的嫡子,身边的护卫,都是在战场上杀过人见过血的。

有他们把守四方,不用担心有人偷听。

说起话来,自在随意。

林琦拿起酒壶闻了闻,还是熟悉的味道,倒出一杯慢慢喝。

果酒,度数不高,润润嘴最合适。

见林琦不搭茬,朱瑧皱眉道:“小小的人儿,怎么学老学究的做派?这样可不讨喜。”

林琦无奈道:“都是同窗,他们又没有恶意,被投喂了那么多零嘴小吃,让人摸一摸怎么了?又不会掉块肉。”

朱瑧急道:“丢面儿啊,你懂不懂什么叫脸面?我认你为友,你丢了面子,我也没面子。”

林琦幽幽的道:“十几二十岁的人,考试排名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少年,那才叫丢脸。”

朱瑧嘟着嘴骂骂咧咧的。

上一次月考,林琦排名第九,朱瑧排名第十。

上上次,林琦排十七,朱瑧十八。

上上上次,林琦排名第六,朱瑧排名第七。

反正,次次月考,次次被林琦压一头。

朱瑧被打击的毫无脾气。

年轻人的忧愁,来得快,去的也快。

朱瑧眼珠一转,殷勤的给林琦倒酒:“我家里又遣人送来不少吃的喝的玩的,今晚都送去你宿舍。旁的不说,果子露有十几坛,够你喝好久的,喝完再说,我再遣人送酒。”

林琦:“夫子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朱瑧:“七班的马老三,又闹幺蛾子。你小子鬼主意多,给哥哥出出主意。”

林琦:“杀人容易,处理痕迹很难。他家很多叔伯混大理寺,查案很有一手的。”

朱瑧倒酒的手悬在半空,惊悚的看着嬉笑的林琦。

只想讨个主意,让姓马的难堪。

怎么就杀人了?

怎么就要查案了?

这么小的年纪,

这么狠辣的心性,

将来,必成大器啊!

朱瑧从桌下掏出一坛新酒,换了大碗,与林琦一起畅饮。

家中长辈让他来鹿鸣书院,不就是为了结交人才吗?

林家小兄弟,

有神童美誉,

有菩萨心肠,

也有狠辣的手段,

如此大才,岂能错过?

与之相比,王家的、贾家的、牛家的公子,全是粪土。

有才不在年高。

小谋士也有大智慧。

朱瑧索性将最近的烦恼道出:“我家的犬父,想给我指婚。王家女儿美艳,牛家女儿端庄,陈家的女儿温柔如水,你说,娶那个更好?”

林琦诧异的抬头:“瑧哥儿,你娶妻,问我?”

朱瑧连连点头:“你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屁孩儿了,可以给哥哥出出主意。不用看家世,不用考虑其他,你觉得那三家的女儿,哪个更可能是我的良配?”

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林琦哭笑不得。

但朱瑧却一脸认真的表情。

“我不知晓你口中的王家,是京城中的哪个王。”

林琦摇头晃脑,被催促再三,才慎重道:“我母亲对王氏女颇有微词,听得多了,让我对王家的女儿也没什么好感。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迎娶正妻时,不应考虑是否美艳。”

朱瑧思索片刻,又问道:“余下的两家贵女,选哪个更好点?你帮我挑一个。”

林琦翻白眼:“你认真的?”

朱瑧:“真的不能再真。”

林琦:“真要我说,那就选牛家的。一个朱,一个牛,天作之合,绝配,合该是一家人。”

朱瑧:“朱与牛,怎么就天作之合了?朱、牛,猪牛,好家伙,我拿你当兄弟,盛情款待,诚心求教,你竟骂我是牲口,岂有此理!”

笑闹间,杯盘狼藉。

夕阳西下时,朱瑧突然叹息。

不等林琦发问,就自顾自的说:“我与琦哥儿一见如故,恨不得日日畅饮作歌。奈何家中犬父急召,让我赶紧回京娶妻。夏至之前,就要启程,欢聚的时光不多了呀。”

朱瑧张嘴闭嘴的就是犬父。

据说父子关系很一般。

当爹的爱喊犬子,他就回以犬父。

家里弟弟妹妹多,没享受到多少父爱母爱。

每每谈及此处,都是在醉酒之后,哭的稀里哗啦。

见他情绪低落,林琦安慰道:“神京与扬州,信件往来方便,你回家后,也能时常与我写信联系。再说了,每年腊月时,我娘亲都会带着我去神京给荣府老太君问安,到时候也能再见。”

朱瑧笑道:“好!给你写信,莫忘了回信。等你到神京,我做东道主,定要带你游遍神京繁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