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十年生死两茫茫,黛玉之病!(求支持!!)

换源:

  这林如海之祖,曾袭列侯。

到林如海这一代,已经业经五世。

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至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探花郎及第,不仅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自古至今,世袭爵位的贵族与科举出身的清流一直是两个世界。

只论门第,后有京城贾家为姻亲,现有林如海这个天子近臣支撑门第,倒也是不弱。

林如海虽和楚云龙不是同窗,但也是探花郎出身。

其身上更是身兼正三品兰台寺大夫,和正七品巡盐御史之职。

前一个虽是虚职抬品,但后面那个可是出了名的位卑权重,非天子近臣不可任。

只所以将林家放在盛家后面,也是楚云龙有所顾忌。

毕竟那林如海之女,自幼便体弱多病,身子柔弱。

若是能医治,自是甚好,可这么多年不见好转,他也是拿不定主意。

究竟如何,还要看自家儿子的意见。

自家父亲忽然提及自己的良人,再加上给出的这两个极好的人选,一时间也是让楚渊犯了难。

“父亲,此时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这些事情,等到孩儿取得功名之后再说。”

一想起自家父亲提起的这两个人选,自己小时候还欺负过她们,楚渊就是有些头疼。

楚云龙不置可否,他就知道问不出个答案。

其实还有罗家,只是自家儿子这般说法,他也只能暂时将这个选择放在心里。

但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今后见到盛紘,亦或者林如海,必须赶快将此事和他们通个气。

那两个丫头都是甚好的孩子,可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

就是真的不行,还有罗家的女儿。

他有很多选择供自家儿子挑选。

毕竟和楚家议亲,自家儿子又如此优秀,没人会拒绝。

“对了父亲。”楚渊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拿出一张写满字迹的纸张。

“孩儿最近写了一首词,请父亲品鉴。”

这时早就准备好的,他没有说是什么内容,只是沉默的递给自家父亲。

楚云龙一喜,连忙从楚渊手中接过。

只是随着目光停留,脸上的喜悦之情变的感伤,还带着少有的真情流露。

“三日后是你母亲忌辰,你有心了。”

只见纸张上面,用笔墨洋洋洒洒的写着几个大字。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这个世界并没有前世所知的那些诗词歌赋。

因此楚渊并不觉得搬运前世那些诗词道这个世界,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为了扬名,年幼之时他便这么干了。

否则也不会获得一个江南神童,扬州第一才子的称号。

此时的楚云龙越发觉得不可思议。

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首词。

若是说,今后刘氏万一不幸死后,可能还会有人拿着这件事情做文章。

但这首词一出,便再也无人敢质疑他。

刘氏的存在,也只会被众人视为一种阻碍,彻底盖棺定论。

对于自家儿子的才华,楚云龙从未怀疑过。

看着自家父亲娴熟的将这首词放进褡裢,楚渊无奈摇头,知道自家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父亲,这首词,你要找个机会宣扬出去,最好让扬州那些文人墨客知晓。”

“如此一来,父亲你的形象才能不受构陷,也无人再敢从刘氏身上做文章。”

楚云龙明悟。

毕竟随着凿冰求鲤的传播,自家儿子声望不断提升。

那自己这个父亲的形象,很难不出现纰漏,被无限放大。

而有了这首悼亡词,就有了保障。

作为进士出身的他,这么多年参加过无数的名流聚会,诗词歌赋也品鉴过不少。

不说其他,只若论其中感情。

这首词中那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情意缠绵,字字血泪,绝对称得上大周悼亡词第一。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儿子能写出这种词。

简直就是将他内心对楚渊母亲的思念,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我儿放心,半月之后,洪州阎都督会于蓬莱阁举办宴会。”

“届时无数名流世族齐聚,便是你我父子二人,再次惊艳世人之时。”

说着也不管楚渊同不同意,直接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还有,明年你便要进京,为父托你三叔为你购置了一处不错的院落。”

“到时候你到了京城,拜访你大伯和韩相之后,记得去一趟罗家。”

楚渊答应下来,心中想的却是林如海林家之事。

与原本路线不同,林如海身子还算康健。

其女黛玉年纪上比自己小了两岁,如今不过豆蔻年华,但要说定亲,在楚渊看来还是小了些。

(本书中年龄都适当的修改了一些,不影响后续阅读!)

而且自贾敏离世,其便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这些年林如海为了自家治疗自家女儿的病,请名医大夫无数,但都一无所获。

在数年前,其见过一对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

对方言明,此为情病。

欲要治疗林黛玉之病痊愈,唯一的法子就是要渡林黛玉出家,且今后不得沾染世俗,耗费心气。

林如海自是不肯,只以为这两人是江湖骗子,将其打发。

自已只有一女,宠爱还来不及,哪里能够让其出家。

至于情病之说,林如海更是将其当做无稽之谈,自家女儿从未出阁外出,凭甚来的情病。

后来花费不少银钱,又求得一药方,名为人参养荣丸。

待到好了些,又自一老太医之处得到了一个名为天王补心丹的药方,这些年来一直服用,但始终效果不大。

这些事情,普通百姓自是不知。

但在扬州官场,只要有些能力的家族,都对此一清二楚。

楚渊之所以想这些,是因为他觉得林黛玉之病,像极了先天性心脏病。

无论是身子娇弱,还是后面那些不可情绪波动之言,以及先天不足,都与先天性心脏极为相似。

这个病在楚渊原本的世界中或许难以治疗。

但在这个有着真气,武者能够翻江倒海的高武世界,却并非无药可医。

只说楚渊自己。

要是他真的进入一品大宗师之境,愿意以自己儒家浩然正气来蕴养林黛玉身子,这病不过一年便可痊愈。

林如海之所以这么多年找不到正确方法,不过因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已。

心念一动,楚渊也知道这些都只是自己的猜测。

到时候究竟为何,到时候还是需要见到林黛玉之后才能确定。

左右这个世界的林如海没有病故,黛玉也无需前往贾家,他有的是时间,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