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回京吧?回京!

换源:

  成不成?

成不成?

赵澈他竟然问朕,成不成?

若不是需要在大臣面前保持一位帝王应有的威严,元平帝脸上的褶子都能笑出花来!

他可太开心了!

好赵澈——

你什么时候学会尊重朕了?

询问朕的意见?

还口称“微臣”?

6!

在此之前,

元平帝可没少担心。

担心赵澈这个疯狂的人屠,

一个不顺心把朕嘎了!

一个不乐意把朕的皇权颠覆!

现在,

他竟然学会尊重朕了?

他竟然说出“微臣”两个字?

哈哈哈哈!

元平帝太高兴了!

与赵澈的情绪稳定相比,

死两个不长眼的老头子算什么?

别说流放塞外......呃不......出国考察,

就算是诛了他们满门,抄了他们九族又如何?

难道他们不开心就能够威胁到朕的生命?

难道他们不高兴就能够威胁到朕的江山?

——他们不能!

——但赵澈能!

哎咦,哪头轻哪头重元平帝还是能分清的。

当然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元平帝深刻认识赵澈的恐怖,但目前又对他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这就是元平帝比那些瞎了眼的大臣更聪明的地方。

.........

“咳咳!”

“镇北侯言之有理!”

“就依你所言,让他们两个亲自到塞外、亲眼见证烈彦卓尔蛮部的彻底覆灭!”

“朕,准了!”

元平帝大手一挥。

尽管勉力压制,但仍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至少赵澈不愿与自己为敌、不愿与朝廷为敌,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至少赵澈目前没有表现出对权力的兴趣和欲望,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而赵澈则是微微一笑。

——尽在意料之中。

看来跟自己猜的差不多。

元平帝之前所谓的‘老迈昏聩’,

只是因为他老了、懒了、骄傲了、兴趣爱好转移了......

其实根子里他还是聪明通透的。

至少比大乾满朝庸碌要聪明的多。

若不然,也不能在年轻时干出那样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长寿帝王身上的通病。

常年身居高位,所见所闻俱是逢迎吹捧,年纪上来后难免昏聩。

真实历史上,这样的“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帝王不在少数。

............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何必撕破脸?

............

随着两位瞎了眼的臣工惨叫哀嚎,被士兵拉走。

镇北侯赵澈,在皇帝亲迎下,迈步踏入雁门关!

这是第二次入雁门,风光无限!

想想十几天前被牛继宗麾下夜不收打晕了绑进来,真真是恍如隔世。

............

入夜。

皇帝行宫之内。

随驾百官俱不在场。

赵澈秘密向元平帝送出第二份礼物。

——汉奸汪荃峰,活的!

“镇北侯,这是???”

元平帝不认得汪荃峰,但这位前义忠亲王府属官却认得元平帝。

赵澈笑了笑,说道:

“惊天阴谋的真相!”

“你自问他吧!”

直面元平帝愤怒的眼神,汪荃峰瘫了。

一五一十交代出了大皇子义忠亲王拉拢朝臣、密谋夺位,并暗结妖道进献令元平帝致幻的“仙丹”、勾结烈彦卓尔蛮部对元平帝进行狙杀。

真相,浮出水面!

但老皇帝并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雷霆盛怒。

反而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躺向榻侧,眸子里神采尽失。

赵澈挥了挥手,让人将汪荃峰带出行宫。

他无心关注元平帝家的八卦。

历史上比这种皇子夺嫡更加丧心病狂的案例多的是。

他现在只想问元平帝:

“你打算怎么办?”

“这件事准备牵连到多大规模?”

“是在这里处理好再回京?还是回京后再处理?”

元平帝沉默半晌。

终于缓缓说道:

“回京吧......”

有赵澈在侧,现在他自然不需要担心义忠亲王临死前的疯狂反扑。

欲取其性命易如反掌。

但想查出这股势力背后的名单,还是在帝都城里更加方便。

............

五日后,帝銮起驾。

取道晋阳、阳泉、过井陉古关、入常山,北上返京。

虽说绕了远路,但鉴于宣府那边很可能存在猫腻,为避免前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重演,选择这条线路更加安全。

发三万西北边军随驾护送。

沿途又发大晋、大豫两省七万卫所兵陪驾相护。

再加上有赵澈这个万人敌贴身护驾。

看起来甚至有些谨慎的过头了!

但实际上,震慑宵小的意味更加明显。

............

值得一提的是——

帝銮出发之前,元平帝瞒着赵澈,向戴权部署了一项绝密任务。

——绝密,绝对隐秘!

要求这老太监派可靠之人,于西北三省秘密探访诸军悍卒以及民间异人。

搜拢以一敌千之将和身怀奇门异术的高人。

正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元平帝相信,函谷关以西的三秦大地上民风尚武,两千多年来涌现出了数之不尽的绝世猛将,在这里他一定可以找出下一个“万人敌”乃至“十万人敌”!

再不济,就广集“千人敌”猛士,采用群狼战术。

其真实用意,不言自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