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回 闲暇间品尝菓子 察气场引人所思

换源:

  凤姐院中。

三人正聊着天,屋里的自鸣钟忽响了几下,凤姐听了笑道:“都这个时辰了,上些茶菓子吧,顺道试试兰哥儿带来的茶点。”

很快,几个丫鬟端着漆捧盒往屋里走来将菓子摆在凤姐与贾兰所坐的炕桌上,贾兰认出了鲜花团子、碧涧豆儿糕,还有越梅蜜饯等干果。

这些东西在现代他大多都尝过,不过都是工业化后的产品,和这些手工做的风味大不相同。

上的也不是茶饮,而是酸梅汤。

“也不知是为何,我这病过之后口味居然变得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凤姐边说边拿起一块菓子小口吃着,“你尝尝,这菓子都是平儿亲手做的,不比外面头大师傅做的差,你有口福了,寻常时候这人是绝不动手的。”

“哦?这我倒是要试试。”贾兰笑着朝平儿点了点头,这大半年来虽与凤姐来往密切了许多,可吃起平儿亲手做的菓子还是第一回。

捡起一块鲜花果子,其色洁白如雪,拿在手上一股微微清香便传入鼻中,一口吃下口齿留香,连带着手指头也还残留着余味。

“这股淡淡的味道,是桂花的香味?”

平儿浅浅一笑,赞道:“兰哥儿是个会吃的人,确是桂花。”说罢还撇了凤姐一眼,后者看后回了一个白眼:“是是是,我就是牛吃草,什么也吃不出来。”

品尝过后,贾兰招了招手,晴雯提来一个小食盒放在几案上。

贾兰亲自打开,笑道:“也请婶婶和平儿姐姐尝一尝我新做的菓子。”

凤姐与平儿好奇一看,这菓子比鸽蛋略大些,通体雪白,周围饰之以竹叶,好不优雅。

平儿拿起一块嗅了嗅:“嗯,这外面是山药做的,可馅里的是什么,我一时分辨不出。”

“管它是什么,吃了便是。”凤姐大大咧咧地拿起一块放进嘴里,顿时就眼睛圆睁:“好、好吃……”

平儿吃了一口,眼神瞬间一亮,也赞了起来。

“平儿姐姐觉得这菓子如何?”

“的确很不错……酸甜酸甜的的味道,有点像山楂,口感却又胜之几分。”平儿看着馅料里的水果,仔细端详了一番之后好奇地问道:“恕我无知,这是什么水果,我似乎从未见过。”

没见过就对了,但这水果在后世可是相当风靡的,深受女孩子的喜爱,搁后世隔壁岛上的人更是对其痴迷不已。

没错,就是草莓。

其实中土各地一直有野生的草莓,只是成规模的种植要到比较靠后的年代,然这并不代表神州大地不适宜草莓的种植,恰恰是非常适宜。贾兰穿越之前,中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草莓种植国,研究出了好些新品种,丝毫不输隔壁岛屿上所谓的“四大美人”。当然,岛屿上的人看到后接连破防,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眼前平儿手里拿着的草莓,其实是冷子兴手下偶然间从南边洋人手里得来的。

虽说大夏朝整体实行海禁,可东南地方在执行上各有松弛,冷子兴晓得贾兰对舶来物十分感兴趣,便吩咐下面的人凡见到新奇的事物都顺带捎些带回来。

看到草莓,贾兰自然十分高兴,他知道历史上早期从西洋引进的草莓是在神京一带种植以供给京中贵族的,便让手下的老农一边种植,一边让人多收集一些草莓。

或许是贾兰得到了神农大神的眷念,最初几次的试种都成功了,进入八月种植的草莓也到了收获的季节,留下下一季的种子,剩下的草莓便给做了一批菓子点心,分给府里各人。

“兰哥儿,还有么?”

正当贾兰与平儿聊着时,凤姐冷不防的插了一句,两人一怔,才见一整盒山药草莓菓子居然被凤姐一个人吃了个干净。

“凤婶婶,你这……”贾兰有些吃惊,没想到草莓的吸引力这么大,连凤姐都不能免俗。

凤姐被贾兰与平儿讶异的目光瞧得脸上微微一红,不自觉地打了个嗝。

一时间,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屋里沉默了下来。

“那菓子软绵可口,又酸中带甜,极为可口,我不自觉的就吃了……”凤姐声音越来越弱,贾兰不禁莞尔。

也是,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水果口味都偏酸,草莓也是如此,只不过在贾兰特意嘱托的精心照料下这批新收成的草莓,还是比山楂口感更甜一些。

若是在现代这样的草莓估计卖不起价,可如今这可是新鲜货,皇宫大内里面有没有贡品贾兰不清楚,但京里市面上一定没有。

“你这胃口也太好了吧?”平儿话语之间有些揶揄,可说着说着又带了点担忧,“从未见过你这样好吃,是不是……”说到这里平儿目光忽然扫到了贾兰,登时就一拍脑袋:“我忘记了,这里还有一位小神医呢,能否劳兰哥儿给我们奶奶把把脉。”

“你这蹄子~”凤姐笑骂一句,平儿的心思她哪里不懂?!

贾兰也不推脱,笑着搭上凤姐纤手。

慢慢的,仿佛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贾兰偷偷施展灵觉观察凤姐的气场。

【奇怪,凤姐的气场和以前相比虽然有一点点的出入,可几乎和平常人无异,甚至相比之前,现在的她气场更加的平缓。】

【那问题来了,这股违和感是回事?】

正疑惑间,贾兰忽然灵机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莫非是!?

他装出一副沉吟的样子,偷偷地将自己的气施展开来。

从纯中医的角度,贾兰顶多算是入了门,论切脉的话跟太医院那些国手相比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好在贾兰有外挂。

通过气的流动,贾兰可以将自身气场轻轻地融入对方,由此能够更加直观地查看对方的情形。这个应用方法是贾兰帮黛玉还有府里几个丫鬟把脉慢慢摸索出来的。

不得不感叹外挂强大,好歹维持住了贾兰“小神医”的人设。

不过这样一来,贾宝玉又不高兴了,毕竟从前能吃丫头们胭脂的只有他独一个。

贾兰这厮肯定是特意来跟我争的!

不得不说,某种意义上贾兰与贾宝玉的交际圈子基本重合,难怪贾宝玉会胡思乱想,但这不怪贾兰,在这荣国府里他能接触的也就这些人。

而且踢人把脉也有利于贾兰自己的修炼,毕竟这是修炼不是请客吃饭,圣人有言理论依赖实践,闭门造车不可取,贾兰必须小心翼翼地摸索,与秦可卿交流,自己也抓住各种机会去尝试实践。

学医的初衷虽然是为了治好黛玉的病,以问诊的由头来印证修炼中的心得,无疑也是修行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