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回 兰黛间逗笑玩闹 新打算游历一年

换源:

  潇湘馆中,黛玉刚提笔写下一段,随即蹙着眉不知道想些什么,手腕悬在半空,迟迟无法下笔。

她一对乌黑的眼珠子一闪一闪的,瞥了旁边正专心看着稿子的某人一眼,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的好奇心驱使她开口询问。

“那生子生女的表文,真的那么准?”

“啊?”贾兰有些茫然地抬起头看着黛玉,眼中全是迷茫,脑筋转了几下才反应过来,一阵失笑。

“哈哈!林姑姑如此聪慧的人,这你也信?”

黛玉瞪大了眼睛:“难道你昨天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竟全是胡诌的?”

贾兰笑着摆了摆手:“那倒也不至于,的确有这么一本古籍,可你想想,宋元之际战火连天,天下一片动乱,便是皇家陵园也难免遭难。那书被后人得到之时已经是残本,没头没尾的,最终被牵强附会编成一张表格,至于准不准那就见仁见智了。”

黛玉脸色一阴,盯着贾兰没好气地说道:“那不是就是胡诌么!”

说完把头一扭,一副生气的模样。

可她丽质天成,哪怕是生气鼓起嘴,也是艳美绝俗。

“我的姑奶奶……”贾兰连忙站起过去哄着,“你是精灵敏锐的,岂没有看到那凤婶婶与琏二爷两个有些不对付?我若不是编出这么一通说辞,这当着满屋子的人,凤婶婶岂不是下不了台?”

见黛玉脸色渐宽,贾兰又道:“这刚怀上的妇人最忌讳暴躁急怒,怒气伤肝,导致肝气逆行引起两胁出现闷堵郁结。郁气伤脾,导致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这一切种种对胎儿都极为不好,况且我说凤婶婶肚子里的是哥儿也并非全无根据。”

黛玉闻言立时转头:“怎么说?”

贾兰神秘一笑:“不可说,说了你也不懂。”脸上一副得意的表情。

真是岂有此理!黛玉闻言一跺脚,嗔目笑骂道:“我怎么会不懂?别忘了,我还是你老师呢!”

“林姑姑你固然是我师傅,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从别的地方学回来的东西,你就不一定懂了。”

黛玉满脸不信:“你不讲又怎么知道我不会?”

“好,那我问你。”贾兰放下手里文稿,眼光灼灼地看着她:“凤婶婶如今刚怀上,接下来的一个月,她要注意的是什么,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又该如何?”

贾兰一口气问出了好几个妇产科的问题,把黛玉一下子唬住,她还没反应过来,但身边的雪雁和紫鹃已经羞的得别过脸去,捂着耳朵远远走开。

黛玉嗔目结舌,她是彻底被贾兰的话给震惊了,这生儿育女也是人伦正道,并不低俗,可哪有男子会在尚未出阁的姑娘面前就这些事情大谈特谈的?等瞧见夺路而逃的两个丫头,黛玉回过神来,“嘤”的一声,慌忙举起手来把脸藏在帕子里,再不敢应话。

“姑姑,林姑姑……”

黛玉觉得自己脸好像被火烧那样,任凭贾兰怎么喊她也不理。

贾兰见了黛玉这番模样,心头不由泛起些涟漪,一股莫名的感觉生起,不自觉的抬起手轻轻触碰黛玉。

第一次的,贾兰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就去接触黛玉的气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气场。

黛玉的气场和旁人都不一样,像照在长河上的星光,静谧而璀璨。

贾兰的触碰如同一抹流星划过星河之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光痕,微微地在长河之上带起一圈波纹。

波纹很浅,可黛玉仿佛感受到了什么似的,整个人触电般弹了起来,娇嗔地瞪着贾兰,俏脸飞起红霞,白里透红,可爱动人,把贾兰有些看呆了。

看到贾兰那呆呆的样子,黛玉不由莞尔,黄莺般清脆的笑声更让贾兰的目光久久舍不得移开,直把黛玉看得不要意思地别过脸去,轻声问道“你是有什么要和我说吗?”

贾兰一个激灵,看着黛玉的目光不由一变。

“你显然是心里有事!”林黛玉傲娇地扬起下巴,“说吧,本姑姑现在心情正好,洗耳恭听。”

“呵呵。”贾兰眼中越发柔和,斟酌片刻后开口:“有件事确实想告诉林姑姑,我可能之后会离开一段时间。”

“去南边祭祖?不是早经提过了。”

“事情有些变化。”贾兰摇了摇头,“恐怕这个时间会稍微长一些,我打算去一年以上。”

“啊?”黛玉些吃惊,身子也摆正过来,盯着贾兰加重语气:“一年以上?你的意思是,明年的科考不参加了?”

贾兰点头:“对,我已经决定了,南下祭祖后便四处游学,等后年恩科再下场。”

未来两年对于参加科考的考生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淳治十五年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到了后年淳治十六年,适逢大夏朝驱除北狄定都神京百年,所以早早就颁下了谕旨特开恩科。

也有民间传言,这是因为这几年朝廷肃清贪腐下狱的官员太多,如贾兰乡试座师盛宏之前,连续两任的顺天府知府俱是抄家流放的下场,是以朝廷急需新科进士填补各处空缺。

也有别的传闻,总之各有各的说法,但确定的是,明后年,国朝历史上少有的连续恩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也对。”初始惊讶过后,林黛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锋芒过露未必是件好事,以你的年纪也不必太早进入官场,毕竟那是官场……”

林黛玉联想起自己父亲,林如海当年也是少年高中,勤勤苦苦地死于任上,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留下。

察觉到黛玉情绪低落,贾兰道:“只是一年多的时间没法与林姑姑见面,甚是怅然,想必姑姑也是如此。”

黛玉俏脸又红了起来,白了贾兰一眼,没好气道:“谁会挂念你!你要去,便自去!干我何事?”

贾兰装作痛苦的表情,扶额叫道:“姑姑居然对我毫不在意?我好伤心……”

黛玉垂眉冷笑:“去去去,赶紧去,自顾伤心去,别呆在这里碍着我。”

“真的?”贾兰凑近问,被林黛玉一把推开。

闹了一阵,黛玉才问:“这事你可禀告过政老爷了?”

“尚未,你是我第一个告诉的人,我连母亲都尚未告知。”

黛玉闻言抿了抿嘴,想了想才道:“你想好怎么说了,这事可不小,不过……”她顿了顿:“早前老祖宗已经发了话,恐怕政老爷也不会有异议。”

贾兰点了点头:“我已有想法。”

这趟南下,不仅仅是为了游学,更关键的是为了找寻治疗黛玉本源的契机,贾兰势在必行。

看看贾兰,黛玉心间忽然涌起一阵唏嘘的感觉。

数年以来,贾兰的成长是她亲眼目睹的。

从一个长得还没到她肩膀高的小孩子,拿着诗集诚惶诚恐地请教自己,一跃成为一任解元,如今他都能有自己的主见,作出延迟科考去游历这样的大事。

真的长大了。

长成大丈夫了。

一个念头在黛玉脑海里一闪而过。

这时候她尚不清楚,直到好久之后,她才真正理解这种感觉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