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回 庭院深深闻惊秘 到头并不为拉拢

换源:

  幽兰绿竹的飞石之间,萧天放脚步停下,露出淡淡的笑意,就这样望着贾兰。

“恐怕你会以为我请你来,一定是想拉拢你……?”

从始到终,萧天放都没有摆起郡王的架子,一直自称“我”,唯独现在,他的神情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并不是倨傲或则自得,萧天放的语气神态让贾兰心里不解,更不解的是他接下来的话。

“因为……”他顿了顿,“对于你,我根本就不需要拉拢。”

贾兰眼睛眨了眨,并没有说话。

萧天放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我天然就属于朋友,拉拢什么的,就落了下乘。”

“天然的朋友?”贾兰越发不解,却见对方身子微微前倾,带着一丝笃定的神色,在自己耳边说了这么一句:“你以为你父真是急病而死的?”

“什么!?

贾兰有些震惊。

忠义郡王脸色开始认真起来:“贾兰,你有没有想过,你父亲当年才多大年纪,好好的哥儿,没疼没病的,怎么就突然急病死了呢?”

“莫非殿下知道其中隐秘?”贾兰不由自主地追问。

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生父,贾兰一直很好奇,但却从来没能够真正地了解过。

无论是李纨、冷子兴,还是北庄的焦大,贾兰都只能从他们嘴里听到有关贾珠的片言只语。

贾珠聪明、英俊,好学有才气,未到弱冠之年便得举茂才,俨然是荣国府的希望所在,这样的人物却不幸早夭了。

急病而亡。

人死了,就四个字,如此儿戏,其余病症,发病的经过一概不知。

李纨有孕在身,按风俗不宜照顾贾珠,只匆匆见了最后一面,夫妻俩自此两别。

时过境迁,贾兰原本早已放下对贾珠的好奇,偏生不久前张老道又提起了一嘴,如今又从萧天放嘴里听到关于贾珠的话,难道?当年真的别有隐情?

贾兰的震惊让萧天放得意地笑了笑,随之表情一正,肃然道:“兰哥儿,你我天然就是合作者,那是因为我们都有着同一个仇人……”

他那一双漆黑的眼珠定定地盯着贾兰。

秋风吹过,贾兰灵觉一阵颤抖。

萧天放虽然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眼里那股恨意仍旧让贾兰不寒而栗。

仇人?

仇人是谁?不会是那位吧?!

贾兰掌心冒起冷汗。

他有些期待萧天方不要继续说下去,有时候,真相反而更让人恐惧。

真相很少是纯粹的,往往它都不是那种简简单单,黑白分明的真相。

之前张老道提起的时候,贾兰毫不犹豫地将其消灭,便是不想被张老道的话影响自己的心境。

但……话说回来,萧天放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见自己?

心念急转间,贾兰脑海里泛起无数个念头。

结盟?

说破天了,贾兰他也不过是个乡试解元,纵使能金榜题名,翌日能主政一方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这个时候萧天放来与自己见面,真是为了告知贾珠之死的真相。

仅此而已吗?

不待贾兰回答,萧天放咬牙切齿地从嘴里吐出四个字:“前明余孽。”

“!?”

贾兰已经忘记了这是第几次惊讶了。

“怎么?很吃惊?”

萧天放看着贾兰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坐在幽径中的石椅上,伸手指了指:“难道你以为我说的仇人,是那位?”

“怎么可能?!”贾兰一下子惊醒过来,连忙否认:“殿下切莫乱开玩笑!”

“哎,真是无趣,太小心了!”

萧天放从身旁拔下一根竹叶拿在手里把玩,“你也太小看我的那位皇叔父了,这么些年来,这种闲言闲语就没少过,他压根就不在意背后的这些议论。”

贾兰正色劝道:“私下议论君父,终究不是为人臣子所为。”

萧天放一阵失笑,不过他也瞧出来贾兰是个小心翼翼的人,说出来这样明哲保身的话也是正常,也并没有深究而是继续说道:“你可曾听过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

贾兰一怔,心中猛的吐槽了一句:“怎么到处都有这个人?!”

脸上却不改色,只是略略点头:“略有所闻。”

崇祯皇帝一共有7个儿子,按照出生顺序,第三子应该是定王朱慈炯,然而历史上上托言“朱三太子”的,从三子定王朱慈炯、第四子永王朱慈炤到第五子悼灵王朱慈焕,各个版本应有尽有。

在真实的世界线里,“朱三太子”可是清帝国几代皇帝的政治梦魇。

据不完全统计,自顺治至雍正中期,打着“朱三太子”之名起事、谋反或行骗的事件,至少发生了20起。

对此,康熙是大张旗鼓地海捕缉拿,一刻也不敢放松。

反倒是在大夏朝,朱三太子这个名号除了在坊间流传的几个话本小说以外,基本没有扬起半点水花。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源自清廷得国不正。

它一开始宣布的是“义师为尔复君父仇”,虽然后来人知道这只是政治讹诈,但在当时确实迷惑了许多人,一直到其坐稳了江山,人们才慢慢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是被忽悠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清廷要如何宣传自己的合法性呢?

他们只能继续在“替君父报仇”的幌子下深化,整套逻辑是屋子来了盗贼,贼不但抢东西,还杀掉了屋主人,我是屋主的友好邻居,帮忙杀掉了贼,由于屋主没有继承人了,所以我就代理屋主管着这房子。

至于原屋主的继承人我是承认的,虽然房子我占了,但是我会作出补偿。

所以,你过来啊。

宣传是宣传,真要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到最后人们才惊讶的发现,明朝的宗室纷纷被“假冒”的名义杀光了,这其中更是连75岁的老人也不放过,直接屠你全家。

所以清朝前中期民间的各种起事大部分都假托“朱三太子”的名号。

在大清是个严重的真治问题,到了大夏朝倒变成什么也不是。

因为大夏太祖得国之正直追洪武,没有任何的政治污点可以给阴谋家钻空子。

而且大夏也对残存的明宗室后人予以了一些优待,虽没有裂土分封,但是刚刚经历了义军与清军双重屠杀的他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没看见大夏立国连自己的宗室也不怎么优待么?

所以萧天放口中的“前明余孽”,就很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了。

原来有一部分明朝宗室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为了光复故国纠结在了一起,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如此之人。

可麻烦的是,这里面并非都是成事不足的米蟲,不知为何他们收拢了一批锦衣卫和职方司的人,公开不怎么行动,暗地里却一直在搞破坏。

在萧天放口中,废太子与贾珠的死,明显都有他们的手笔。

“原来如此……”贾兰颔首,难怪府里对贾珠的死同样讳莫如深。

“那殿下的意思,是想让我从旁协助,消灭这些人?”

萧天放微微一笑:“是……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