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漠南王城。
正值壮年的北邙皇帝耶律恒基在平定了内乱之后,声望达到了巅峰。
三年前,大乾太康帝御驾亲征,与北邙决战,欲要彻底扫除北方边患。
可惜,两军战力相差悬殊。
大乾又中了北邙和大庆的奸计,损失惨重,屈辱议和。
自此后,太康帝一病不起,为保江山社稷,下诏传位永正帝。
永正帝利用铁血手腕压服人心,这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乾。
而北邙在国战大获全胜之后便信心大涨,野心勃勃图谋中原,行动也越发的肆无忌惮。
这一日,耶律恒基召各部首领来王城议事,商讨接下来的南下征伐计划。
“大汗,臣不赞同现在举重兵南下攻乾。”
一位虚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出来严肃的建议道。
所有的部落首领瞬间将视线汇聚而去,连耶律恒基也罕见的严肃的询问起来。
“大祭司何出此言?”
“大乾虽遭遇大败,元气大伤,但根基尚在,底蕴深厚。”
“此时攻伐,得不偿失!”
此言一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皇叔耶律泰石便是反对派的带头人。
“大汗,百年前我等被驱逐出中原的花花世界,如今好不容易抓住机会东山再起,若不及时抓住战机,等大乾缓过来,再想动手也就不可能了!”
下方不少部落首领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后,两方人马就开始激烈的争辩起来。
耶律恒基虎着脸制止双方的争论,从怀取出布帛,交给众首领传阅。
大祭司看到布帛后脸色微变,皇叔耶律泰石则表情轻松,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耶律恒基扫视着在座的部落首领,不容置疑的开口道:“朕并非好战之人,然近年来北邙天灾人祸不断,粮食短缺。”
“恰逢南乾势弱,二皇并天,内斗不休!”
“又有大庆皇帝歃血手书,两国合力,必能一举荡平中原!”
耶律恒基激动的站了起来,无论如何,这一战他非打不可!
他需要用这一战的威望摄服大祭司和皇叔的势力,彻底掌控北邙!
大祭司苦苦相劝,“大汗,大庆狼子野心,不可轻信!”
“当此非常之时,北邙应坐山观虎斗,等大庆与南乾两败俱伤之时再决断也不迟啊!”
皇叔耶律泰石当即跳出来,指着大祭司怒斥道:“大胆!你要违抗大汗的旨意吗?”
大祭司看了看上首神色坚定的耶律恒基,知晓多说无用,只好垂头丧气的坐了回去。
大祭司败退后,北邙上下意见统一,决意举兵南下,与南乾决战!
大祭司被耶律恒基留下,留守王城。
其麾下精锐则被耶律恒基征调前线,势力锐减。
大祭司之子,右贤王萧崤一脸不忿的冲着大祭司斥责皇帝偏心。
“当初登基平乱的时候说得多好听啊,如今用完了我们就想扔掉,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大祭司挥手呵斥了萧崤,“闭嘴!你这逆子!安敢非议大汗!”
萧崤急了,跑到大祭司面前哭求道:“阿爹,咱们的嫡系精锐都被皇帝调走了,若是此战消耗太大,精锐尽失,以后我们萧家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大祭司沉默许久,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为父权当不知道就是。”
右贤王大喜,随即满脸喜色的出了王城,返回封地,召集士卒一展心中抱负。
数日后,右贤王以大祭司的名义,征调麾下部落大半留守兵马共七万,浩浩荡荡的向西挺进。
他要征伐西域!
只要打下这片花花世界,就算以后与王庭闹翻他也不怕了!
北邙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大乾。
留在北邙的大乾细作频频向南传递消息,耶律恒基对此视而不见。
“大汗,如您所料,右贤王坐不住了,发兵七万攻伐西域去了!”
“呵呵,这个莽夫不会以为凭借七万兵马就能拿下整个西域吧!”
耶律恒基对右贤王的举动没有兴趣,他关心的是大祭司的反应。
“这个老狐狸莫不是失心疯了?竟然默许了右贤王的行动?”
手下一脸不解,深谙权谋之道的耶律恒基确瞬间明白了大祭司的打算,心里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啊!
明眼人都能看出右贤王此行必败无疑,若是他耶律恒基不想朝堂失衡,就必须保全萧家前线的精锐,以此制衡皇叔势力。
否则,萧家灭亡之后,北邙必然再起内乱!
轻描淡写就化去了他的阳谋,这就是大祭司啊!
北邙这边暗流涌动,大乾也因为两国动向掀起了一片巨浪。
永正帝在得知两国举国南下犯边的时候,立刻召集朝野议事,商讨如何退敌。
“陛下,此战我大乾不能打!应迅速派遣使臣前去两国议和,以保边塞安稳。”
内阁首辅徐璘一反常态,率先跳出来谏言道。
“万万不可!异族狼子野心,若主动求和必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陛下切不可走前朝老路,丧权辱国啊!”
礼部尚书、内阁次辅、帝师傅峥站出来反驳道。
“误国之言!”徐璘怒斥傅峥,“傅大人可知如今国库空虚,边关老卒折损过半,新军尚未形成战力,仓促迎敌,岂不是置国家生死于不顾!”
傅峥瞪着眼睛驳斥道:“我大乾国力昌盛,兵多将广,若边关兵力不足,调集各路大军驰援便可,泱泱大国何惧异族匹夫!”
徐璘心累,不想跟这个夸夸其谈的老夫子争论,转而一脸严肃的对永正帝回禀道:“陛下,此时绝非与异族大战的时机,请陛下下旨议和。”
“请陛下下旨议和!”
朝中近半朝臣立刻跪下请命道。
永正帝脸色微沉,没有理会徐璘的请求,反而向兵部尚书问道:“兵部武库尚存多少兵甲?”
兵部尚书斟酌了一下,报了个保守的数字。
“回陛下,武库尚能装备五万军卒所用。”
永正帝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户部尚有多少存银?”
户部尚书心头一紧,“回陛下,尚有……不足两百万两白银。”
五十万两银子也是不足两百万两,没毛病吧?
永正帝脸色难看,再次询问了一下工部的情况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太祖立国不足百年,大乾就走到这亡国灭族的境地了吗?”
百官各个战战兢兢,立刻跪下请罪,无一人敢直视暴怒的帝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