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看着有些恼怒的朱元璋,
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本来对方制定的政策就是有问题的,
严重阻碍了大明的发展,
以前自己并没有觉得皇帝有什么问题,
毕竟陛下除了几个特别奇怪的规定之外,
大部分都是延续的前朝办法,
所以这一切不应该是皇帝的错,
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
“李凡说,如果想要跳出三百年的王朝更迭轮回,
就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如果继续按照前朝的那些办法治理国家,
大明王朝很有可能超不过三百年!”
徐达听到马皇后这话,双腿不自觉的发软,
直接蹲坐在地上,
李凡说的这话实在是太过危言耸听,
尤其是那句大明王朝不会超过三百年,
但凡是位臣子都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尤其现在陛下对大臣控制更加严苛。
而且最关键的是陛下制定的政策对官员最有利,
自然是不可能随意砸自己的饭碗,
所以现在李凡所做的事情,
基本上可以说是犯了众怒,
恐怕最后就要被官员孤立有了,
尤其是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
幸亏皇帝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
如果皇帝真的采纳了,
恐怕整个大明的官员和士绅都会恨透了李凡,
李凡以后上街都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角色,
而且自己也算看明白了,
陛下现在正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想要采用李凡的办法,
延续大明王朝的国祚,
另一反面是担心如果采用激进的办法,
极有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自己还是抓紧时间远离这个是非地好,
刚才就应该赶紧离开,
也不用现在因为害怕,
直接坐在地上了!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话,
不禁皱了皱眉头,
自从来到了凤阳,
整个抬头纹眼看着就变深了,
李凡这个人是真敢说,
竟然拿敢直言大明王朝国祚没有三百年,
换做以前早就给他按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但是现在听到这一系列的弊端,
发现大明王朝真的已经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叹息了一声,无奈的开口说道:
“现在大明王朝就像是一艘已经起航的船,
已经完全下水了,离岸已经很远,
李凡所做的事情就像是要开始修船,
如果只是简单的修补,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大修,
第一步就是要把整条船的龙骨拆了,
这船不就直接沉了吗?”
马皇后其实听出了皇帝的意思,
对方肯定也是想要改变!
毕竟作为皇帝,
肯定是想要延长整个大明王朝的国祚,
绝对不会做出危害大明的事情,
但是李凡的这些方法确实有些太过于冒进,
对于一个拥有老旧思想的皇帝来说,
很难能够想要接受李凡这种冒进的办法。
心中想起了李凡的解释,随机开口劝慰道:
“对于大明王朝这么一个新兴成立的国家,
如果连您这个开国皇帝都没有改变的魄力的话,
以后的皇帝更加难办!整个大明王朝就完蛋了!”
朱元璋叹息了一声,自己作为开国皇帝,
必然要为后世子孙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李凡的计策实在是太吓人了,
自己一个皇帝听到都有些胆战心惊,
更别提其他大臣了,
自己最担心的便是其实自己推行这样的计划,
但是哪些大臣根本就不会执行,
到最后极有可能会转变成无法想象的事情,有些担心的开口说道:
“李凡的办法确实有些太过冒进,
让咱有些胆战心惊,但凡他的办法能够缓和一些,
咱都能接受对方的建议!”
马皇后一听陛下准备接受李凡的建议,
心中松了一口气,
毕竟自己迫切的想要延续大明王朝国祚,
不想要让这个自己亲手地造的国家只能延续三百年,
所以必须要说服皇帝才行!
“李凡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整个大明王朝的权力并不属于陛下,
而是整个士大夫阶级与皇帝共治天下,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必须要小心谨慎,因势利导,
将这些士大夫阶级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这样才不会让他们注意到整个朝廷的改革,
等到最后即使他们发现了陛下的改革,
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解释,
心中不禁高看了李凡一眼,
如果整个大明王朝多几个像李凡这样的人,
那么对于整个国家的延续和发展,绝对是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现在最关键的便是要证明李凡是个清官,
而且还是忠于自己的清官,
只要对方能够经得起户部查账和刘伯温的对峙,
那么自己便可以好好重用,
此人虽然不能直接给对方升官,
但是带回金陵城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与其让其留在凤阳,
还不如回到中枢掌控全局!
经过皇后的介绍,
自己算是对于李凡有了全新的认知,
想要赶紧同对方见一面,
好好的畅谈一番,
但是现在却不是见对方的最佳机会,
尤其是还没有证明对方是不是个清官,
“只要能够证明李凡是个清官,
朕必定会好好重要,
让其返回中枢担任要职,
整个计划都需要李凡把控,
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任务!”
徐达听到皇帝的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以为陛下都要严惩李凡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可能这就叫吉人自有天相吧,
自己早就看出李凡的不平凡之处!
“陛下打算怎么判定李凡是清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