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少年越东岱(45)

换源:

  因为睡得晚,所以第二天,温软玉与清平郡主两人难得起晚了,如果不是万清稚来敲门,两人还能继续睡。

万清稚看着对面用鸡蛋敷眼睛的师生二人,还是忍不住将心里的怀疑问出来:“先生,郡主,你们两昨晚是去做贼了吗?”

知道万清稚是在开玩笑,清平郡主也不介意,想到自己昨晚的发现,眉眼间都是笑意,“我昨晚遇见了宝贝,兴奋得睡不着!”

“什么样的宝贝能让郡主大人您睡不着啊?”

万清稚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调笑了清平郡主一句,就转移了话题:“斗技的台子已经搭好了,午后就要开始乐斗,咱们得早点去,不然就抢不到好位置了。”

说到乐斗,万清稚下意识地看向温软玉,见温软玉一点反应都没有,猜想温软玉还不知道她的琴技在书院“一鸣惊人”的事情。

……

所谓乐斗,就是将报名参加乐器斗技的学生进行抽签,两两分组,然后演奏各自的乐器,看谁能在对方乐器的干扰下守住,或者以音为矛,主动出击,让对手无法弹奏者,即胜出。

温软玉不是这方面的大家,所以制定规则的时候,温软玉并没有参加,如今听了规则,不由问旁边的顾络纾:“意思是要干扰对手,打乱对手的节奏是吗?”

“也可以这么说。”顾络纾见温软玉从坐在这开始就不停地嗑瓜子,如今面前已经堆了一堆瓜子壳,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温软玉。

温软玉想了想:“那如果有人弹非常喜庆活泼的曲子,岂不是很容易就带偏对手?”

“喜庆活泼的曲子虽然容易带动气氛,把控全场,但换个角度想想,若对手弹的是激昂悲愤的曲子,岂不是也容易从气势上压倒对手?”

温软玉点头:“所以还是要看技艺的高低。”

顾络纾表示赞同。

两人说话间,参加乐斗的学生已经抽签分好组,因为人数是单数,其中一人轮空。

温软玉虽然在乐这方面不怎么擅长,但并不妨碍她欣赏。

人们喜欢用曲高和寡来形容一个人技艺高超,所谓的曲高和寡,指的是虽然没有人能通过琴声知道弹琴人的内心活动,却能通过琴声与弹琴人产生共鸣。

听者不知其为何而伤然知其伤,不知其为何而喜然知其喜。

通过复杂的技巧弹出高昂的琴声,无法让人从中感知到任何情感输出,即便无人能够重现这种技巧,却也算不得曲高和寡。

听了让人欣赏跟听了没人欣赏,是有区别。

温软玉坐在上面听斗技台上学生各显神通,十八般乐器轮番上场,终于能理解史书上的一些昏君为什么喜欢声色犬马了。

简直就是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谁能拒绝多才多艺的美人呢?反正她不行。

顾络纾看着一脸享受的温软玉,又看向斗技台上的学生,一个一席青衣,身形挺拔的站着吹洞箫,微风卷过,裙摆飞扬,瞧着确实有种羽化登仙的缥缈之感。

另一个一席白衣玉冠,席地而坐,拨动着琴弦,声音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虽然是对峙,但整个画面看起来,都十分唯美。

将剥去外壳的一碟瓜子仁放到温软玉面前,面对无知无觉沉浸在声色之中的温软玉,顾络纾陷入沉思。

第一轮乐斗淘汰一半的人,第二轮继续抽签进行两两分组,依然有一人轮空。

之后的分组方式皆如是,一直到最后两人分出胜负。

乐斗结束之后,书院这边也会将参加乐斗的学生比试排名贴在公示栏。

乐斗结束之后,温软玉脸上的神情已经从欣赏沉浸变成了麻木了。

任谁听了一下午的各式各样的乐声,脑瓜子都是嗡嗡嗡的。

顾络纾见温软玉的神情,一时间竟然觉得些许可爱,又有点好笑。

见周围的人都渐渐散去,顾络纾也对温软玉道:“时间不早,软玉可有时间陪我一起用膳?”

温软玉正准备点头,三皇子走了过来,询问两人:“顾先生,温先生,不知道二位先生是否有空,与崇德的先生一起讨论一下射斗的安排。”

顾络纾看了一眼三皇子以及三皇子身后的几位书院的骑射先生,在心里感到可惜的同时,面上却不漏声色:“但听三皇子吩咐。”

三皇子嘴脸含笑:“如此,不如一同先去用膳,总不好让诸位先生饿着肚子劳累。”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能跟三皇子同桌而食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几位崇德书院的先生不由客气道:“还是三皇子想的周到。”

一行人便一同往三皇子的院子走去。

三皇子本人再怎么礼贤下士,也不可能每天跟普通先生一样去食堂跟学子混在一起吃饭,都是侍卫长去食堂打饭带到三皇子的院子里。

一行人用过晚膳之后,就开始讨论射斗该如何安排。

崇德的先生将一副地图拿出来瘫在桌子上,指着其中一出区域对三皇子介绍道:“这个位置,便是书院平时用来给学生练习骑射的地方,视野开阔,总长七十丈,又分别在每十丈的位置设立了靶子。”

三皇子点头,随后看向温软玉,“温先生一向主意多,有没有什么想法?”

温软玉对上崇德书院先生的目光也不怯场,落落大方道:“确实有一些想法。”

三皇子:“温先生不妨说来听听。”

三皇子最欣赏温软玉的就是这一点,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做起事情来丝毫不拖泥带水,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扭捏。

温软玉不急着说,而是先问崇德的先生,“贵书院设立的靶子可是固定靶?”

崇德书院的先生齐齐点头,又反问温软玉“这有什么问题吗?”

“固定靶所在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只要勤学苦练,射中靶心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战场上,敌人不会站在原地等着你将其射杀。”

三皇子闻弦歌而知雅意,“温先生是说,将固定靶换成活动靶?”

三皇子想起了他去太学之后,在骑射课上看到的活动靶,当时觉得新奇,祭酒说这是教骑射的温先生想出来的训练方法,虽然比传统的固定靶难上很多,但是却很有效果。

温软玉:“对。”

崇德书院的先生有些犹豫:“这活动靶……是个怎么活动法?”

温软玉不得不向崇德书院的先生介绍活动靶:“就是设置一些小机关,让靶子出其不意的出现在靶场的任意位置,不仅能考验学生的射箭的准头,还能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

崇德书院的先生:“听起来温先生很熟悉活动靶,想必不是突然兴起想到的主意?”

“是,太学的骑射课上用的都是活动靶。”

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随便去问一个太学的人都知道。

但是崇德书院的先生听到这句话,不乐意了:“温先生,我们书院的学生练习射箭一直以来都是用的活动靶,如今比试突然换成活动靶,而太学的学生对比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对我们书院的学生来说,是否有失公允?”

崇德书院的其他先生都对比表示赞同。

温软玉觉得有些可笑,“诸位先生这么说不觉得其中有很大的问题吗?”

“比试所谓的公平,是指为进行比试的人创造一个公平的比试场地,相同的规则,相同的比试内容,而不是去要求比试的人处在同一水平。”

崇德书院的先生觉得哪里不对,又觉得温软玉说的有道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从何反驳。

三皇子见崇德书院的先生脸色不好看,于是出来打圆场,道:“不如这样,第一场比试就用固定靶,第二场比试再启用固定靶,如何?”

有了台阶,崇德书院的先生自然是顺着台阶下。

“这个主意不错。”

“还是三皇子想得周到。”

“……”

三皇子:“如此,便这么决定了,射斗分两场,第一场为固定靶,淘汰一半的人,第二场为活动靶,根据射中的活动靶数量以及总环数进行排名,又淘汰一半的人,剩下的一半人继续参加第三场比试。至于第三场比试的内容,不知各位先生有何高见?”

最后一句,三皇子问的是崇德书院的先生。

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面子还是要给的。

崇德书院的先生对此觉得心里舒服极了,同时觉得,方才温软玉提出用活动靶来给崇德书院的学生增加难度,那么现在他们提的,也要给太学的学生增加难度。

其中一位先生想到了什么,对三皇子道:“三皇子,老夫这倒是有一个想法。”

三皇子:“先生但说无妨。”

“这个季节,书院周围的山上结了一种果子,铜钱大小,味苦,无法食用,与其就这样烂在树上,不如第三场比试,就用这这行吗果子做为比试内容。”

这位先生后面又详细的说了如何利用这种铜钱果作为比试内容,三皇子觉得可行,便采纳了这位先生的提议。

在此之前,三皇子还问了在座的先生有没有表示反对的。

温软玉觉得这位先生提出来的方法不错,没有故意跟崇德这边唱反调的意思,非常干脆的表示赞同。

顾络纾自然也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