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道童不愠不恼,带笑说道:“这皆因孙悟空不遵祖师告诫,擅自惹事生非,触犯天条所致!何须如此气恼?”
小空闻言,更加气愤,伸手抓住道童的白袍,含泪说道:“门徒之辱,师尊之耻也!务请道童回山,恳求菩提祖师,施展道法,退了金箍,让我家大圣回山团聚!”
白鹤道童微微一笑,向小空说道:“我家祖师一向闭洞自守,已五百年不问世事,岂能为一个孙悟空而擅惹祸端?祖师旨意已传,无复多言别事,我今回洞去也!”
说罢,道童摇身一变,仍变成一只白羽丹顶仙鹤,双翅一展,望空飞去。孙小空一急之下,纵身一跃,双手紧紧抓住白鹤的双足不放。白鹤频频拍动翅膀,连连蹬动双足,急欲甩脱小空的双手。小空却拼出死力,运气凝神,把全身血气俱皆聚于双手之上,攥得那白鹤双足酸麻难忍,却只摆脱不开。白鹤情急之下,奋力展翅高飞,一翅即腾入万丈高空,浮于朵朵白云之上,小空也紧抓白鹤双腿,随他到了九霄云外。黑雕不敢怠慢,一展双翅,紧紧跟上前去,在后护持小空,随着丹顶白鹤在云中疾飞。
孙悟空深怕小空惹出大祸,急忙纵身一跃,腾空驾云,追上前来,力劝小空快快松手,放那白鹤道童回山。孙小空一边紧抓不放,一边扭身回头断然说道:“我正愁不知菩提祖师洞府所在,恰好借此机会,叫那白鹤道童带我前去,定要恳求那祖师前来,为你讨个公道!”悟空一边连说“不可不可!”一边上前来扯小空,小空立即扭头呼唤黑雕道:“快快拉上大圣,叫他与我等一同前去面见祖师,若求得祖师当场退箍,岂不是万事皆休!”
黑雕一听,连说有理,立即飞上前来叼住悟空腰带,强拉硬拽,拼力要他随同飞向祖师洞府。
白鹤道童扭身回头向后喊道:“祖师正在动气,悟空万不可来!我念小空一片赤心,甘受责罚,带他前去与祖师一见便了!”恰好地面上唐僧也已看到空中的拉扯挣扎,频频呼唤悟空,声称又要念咒,悟空无奈,只好撒开拉紧小空的双手,甩脱黑雕的纠缠,将身一扭,落下云头,回到地面,在唐僧面前躬身一揖:“师父莫急!老孙这不是回来了?”唐僧恶狠狠斥道:“若再晚回一刻,我便咒得你脑浆迸出!”
孙悟空不敢多言,默默牵马而行。那唐僧却骑在马上,频频回首张望孙小空与白鹤道童的去向,心中隐隐感到一种不祥之兆。唐僧哪里想到,他的不祥之兆很快就应验了。
三个月后,被菩提祖师留下传道授法的孙小空,并未告别祖师,就偷偷乘上黑雕,潜出斜月三星洞,离开灵台方寸山,向着取经西行的路上疾飞。三个月前齐天大圣在唐僧紧箍咒下死去活来的惨状,至今历历在目,孙小空心急如火,黑雕也情迫似箭,振翅疾飞,穿山越海,不到两个时辰,已到了取经西行的必经之路。
孙小空令黑雕放缓双翅,在云团中居高下望,注目搜寻,几番往复,终于从崇山峻岭间九曲八折的羊肠小道上寻得了踪迹。
先是看见了孙悟空灵光闪动的火眼金睛,随后又见到了唐僧身上的大红锦爛袈裟。再注目凝神,小空不由失声惊叫:原来此时的西行路上,已不是二人一马,而是师徒四众了!小空救师心切,就要向下降落,黑雕说声“不忙”,一拼双翅,钻进一团浓云,一边随着云团的移动暂作歇息,一边透过云缝向下仔细观看,以寻对策。
只见那唐僧骑在一匹白龙马上,大红袈裟,金莲佛帽,手捻佛珠,怡然自得;孙悟空左手遮目远眺,右手持棒当胸,在前边当先开路;另有一个猪头人身、大腹便便的笨汉,肩扛钉耙,手挽丝缰,在前拉马而行;最后是一个身阔肩宽、浓眉大眼、胡须倒卷、颈挂数珠的高个儿和尚,以月芽铁铲为扁担,一头挑着行李,一头挑着经卷,在马后紧跟。这四人一马,虽说形貌各异,却也气度不凡。小空与黑雕不敢唐突,决定看明就理,再作行动。于是,他们缩身隐体,藏进了云团深处,任随云团缓缓飘移。地上的师徒四人浑然不觉,尚不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已借着顺风,被小空与黑雕听得一清二楚。
从对话中得知,小空与黑雕在菩提祖师洞府寻师悟道这三个月内,唐僧又收了两个徒弟。那个猪头人身,长嘴大耳、大腹便便、手持钉耙的笨汉,名叫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被贬投胎;那个身高背阔、浓眉大眼、胡须倒卷、颈挂佛珠,挑着行李的壮汉,名叫沙和尚,是卷帘大将转世。而唐僧坐下那匹白马,乃是龙王三太子犯了天条,应斩未斩,化为白马,为唐僧取经担当作骑,以赎前罪。唐僧原来所骑白马,已被他拦路吞吃。
听了此番对话,大鸟黑雕说道,这唐僧确是来历不凡。本来就仗着如来佛祖的法力,此时又有这些高徒护持,要救大圣回山,恐怕更要多些周折。但小空解箍救师之心早已坚如铁石,他却认定,既然这唐僧新增二徒,西行路上已有多人照料,如此情势,悟空归山则应愈加有望。因此他一则以忧,一则窃喜,在云团之中继续偷看动静,一心等待救师之机。
话说在那崇山峻岭羊肠小路之上艰难跋涉的师徒四众,正在行走之间,忽见前面群峰陡起,重峦迭嶂,林深草密,路转峰回。人马还未至群峰脚下,面前即有腥风刮起,黑雾渐生。唐僧见了,心中犯疑,不由在马上叫道:“前方为何黑雾重重?这里似乎不是平安之处!悟空啊,你快去山中探看一番!”
孙悟空连忙答应,纵身一跃,一个跟头,翻入前面群山之中,当空一望,果见一股妖气随风而来。悟空迎风一嗅,已知山中确有群妖隐伏,便潜身蹑足,去看究竟。孙小空一见机不可失,忙与黑雕钻出云团,俯冲而下,入山去拦悟空,以商退箍回山之计。
此时那孙悟空已在一处山岩上落脚,右手持棒,左手打遮,伸颈注目,详察妖怪行踪。正看之际,忽见红光一闪,孙小空乘着大鸟黑雕当空急降,落在他的面前。小空叫声“大圣!”从黑雕背上一跃而下,向悟空躬身拜倒。
悟空一见,又惊又喜,急忙上前,左手拉着小空,右手扯过黑雕,万分急切地问道:“你等走后,杳无音讯,使我惦念不已。这一去是在灵台山三星洞菩提祖师之处落脚,还是在花果山水帘洞中守山?”孙小空与大圣久别重见,双泪盈睫,忙向大圣回道:“三个月前给大圣招灾惹祸之后,强随白鹤道童寻到菩提祖师洞中,我极力恳请祖师前来解咒退箍,那祖师却偏要我留在洞中传道授法。退箍之请虽遭拒绝,幸得天缘巧合,我偷偷探得了他密而不传的三星秘笈,并依据他的秘笈自创了一应咒法,足可使我山排忧解厄,今特来助你脱身回山。”
悟空一听,立即摇头摆手,口中连连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我这头上金箍未解,哪敢离师而去?即便逃到十八层地狱,也难逃那唐僧的紧箍咒语!”
小空笑道:“此事无妨!我在菩提祖师之处已经悟破玄机,不须祖师指点,即已有办法叫唐僧为你解箍。”
悟空一听,大喜过望,忙问:“有何妙法?”
小空见大圣急于知晓,显见回山之心尚在;既是回山之心尚在,自家所创之咒即可行。于是禁不住眉开眼笑向大圣说道:“我的咒法虽不高妙,却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悟空不解,忙问“这是何意?”小空不答,只伸手在自己臂上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法气,只见那毫毛金光一闪,即刻变成一条金色细绳。小空把金绳结成圆圈之状,向自己头上一比,说道:“就用这个金箍,箍于唐僧头上,也给他念起紧箍之咒,疼他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不怕他不给你退箍!”悟空不等说完,就急忙摇头摆手,连连说道:“不可!不可!此计万万不可!”
孙小空本以为大圣听了此法,无异喜从天降,哪想到迎头遭了一盆冷水。他不由大失所望,气急败坏,一迭连声问道:“此招一用即灵,为何偏说不可?不用如此办法,何能逼他退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