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水泥如何制作。

换源:

  第二天。

吃过早饭以后,五位皇帝开始学习。

午饭的时候,众人讨论国富民强的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

陈昊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让嬴政等人来了兴致。

“陈昊,我们那个时代除了土路就是石板路,石板路虽好,不适合大面积铺设。”

嬴政说出了他们位面的实际情况。

“制作水泥,我虽然不知道怎么弄,等会开个纪录片让你看看,也让你们位面的人学习一下。”

“朕担心,没有准备来不及记录。”

刘彻说出重要的一点。

“没事,把那个纪录片循环播放,五个小时应该没问题了。”

“好主意!”

李世民给陈昊竖起大拇指。

房间内。

六人坐在床上,旁边放着西尼街头购买的小吃。

当记录片播放,五个位面的众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他们的皇帝怎么了?

怎么没有出去游玩?

一个一百寸的光幕出现在房间,纪录片开始播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工厂。

镜头切换。

桥梁、道路、水利、各种大型建筑。

「现代的社会建设离不开水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着一个胶凝的作用。」

「水泥基本上都用在建筑和国防等其他工程上面,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建筑基本上都有水泥材料的存在。」

「水泥还可以铺设在道路上面,用于我们的交通。」

「我们行走在水泥制成的路面上,给我们的交通提供着相应的稳固性的作用。」

镜头切换。

巨型的水泥厂出现在光幕中。

「工业化的水泥制作流程。」

「第一步就是把石灰石,水,铁矿石等材料一起破碎,然后初步混合均匀。」

「第二步就是控制生产原料的比例,一般来说水泥粉只占40%左右,其他生料占60%左右,根据不同建筑构造的需求进行配比。」

「第三步就是当生产的所有原料被破碎成粉末之后,就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第四步就是预热原材料,并分解出需要的一些化学成分,而不需要的成分则丢弃。」

「第五步就是烧成水泥熟料,把分解出来的原料放入窑中烧,烧到变成变成液态状。」

「第六步就是烘干并磨成粉末状。就是把液态的水泥先烘干,之后再碾碎成粉末状,最后用包装袋装好。」

大秦位面。

李斯:“水泥?快,快准备空竹简,把刚才的制作方法记录下来,快啊!”

如此重要的东西,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李斯首先想到的是军事上面。

北方的长城如果用上水泥,那些游牧民族只能望城兴叹。

蒙恬眼睛一亮,他也从纪录片中看到了水泥的应用价值。

胡亥一脸无所谓,水泥真不是他的菜。

大汉位面。

司马迁随身带笔,但是记录速度跟不上纪录片旁白的速度。

东方朔:“司马大人加把劲,把这些记录下来,你就是功臣!”

田蚡:“司马大人加油,快点记录。”

司马迁:“两位大人别嚷嚷,别捣乱!”

司马迁奋笔疾书,努力记录着水泥的制作方法。

大唐位面。

所有文臣呆呆的站在原地,记录,没笔怎么记录。

长孙无忌:“快,快去取纸笔,快去!”

大明位面。

众人也是一个逼样。

之前看光幕从不带笔,带上眼睛就够了。

今天事出反常,出现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

马秀英:“快,去把纸笔取来,我们一起记录。”

大清位面。

众人呆滞好一会。

索额图:“快,准备纸笔,立即通知工部,所有工匠集合待命。”

五个位面乱做一团的时候。

纪录片还在继续。

镜头切换,出现的是一张张照片。

「简单的水泥制作方法则简化了很多」

「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

「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就是水泥了。」

「这就是简单的水泥制作方法,俗称土法烧水泥。」

「首先是原材料:黏土、废砖块、陶瓷碎片以及矿渣、炼铁炉里的废渣、炉渣灰等,都可以使用。」

「以上各种材料单独取75%,也可以混合后共取75%。」

「另外还需要20%—25%的生石灰」

「5%的熟石膏(石膏矿石煅烧)用来调节水泥凝固速度,如果没有也可以不加。」

「材料准备完毕,接下来是制作方法。」

「以上材料全部洗干净、烘干,然后碾碎磨细,可以按比例掺混后一起磨细,也可以单独磨细后再调和。」

「磨细的方法可以用锤砸,也可以用石碾压,反复过筛研磨。」

「磨细的程度要能通过面罗,磨得越细,强度越高。」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预防尘肺病,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优缺点,这种水泥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好,早期强度低,在高温养护下强度会慢慢增加。」

「养护时间需要超过二十天,需要2至3个月才能达到标准强度。」

「抗冻性不如现代水泥,抗腐蚀性优于现代水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