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养殖梅花鹿

换源: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直到走到了村口,王秋实才忍不住的开了口。

“村长,村里边人闲话多,你也别放在心上!”

“至于望山叔那边,你去好好说道说道,要是他也为铁柱说话,说不定还能判轻点……”

老村长点了点头,步履蹒跚地下了车。

他刚刚走进村口,就听见几个妇女在水井旁边叽叽喳喳的声音。

“要我说呀!望山叔这回做的对!”

“那赵铁柱整天游手好闲的,就该被举报,这才叫大义灭亲嘞!”

张寡妇拍着搓衣板,把剩下的水倒在地上。

“可不是吗?鹿茸那多金贵的东西!铁柱,这孩子咋就……”

李大娘的话说了一半,突然噎了回去。

老村长缓缓从井台旁边走过,几个女人见状互相使着眼色,假装干起活来。

“老村长,铁柱他……”

张寡妇最后还是灿灿的开了口,然而老村长却是脚步没停,只是微微点头。

“村长,别听他们胡咧咧!”

王秋实跟在后边,加快脚步追上老村长。

“人嘴两张皮,由他们去说吧。”

村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见到老村长,有的装作没看见绕道走,有的勉强点头招呼。

往日里热络的老村长,赵叔的称呼,今天全变成了含糊不清的吃了没……

“老赵啊,铁柱这事干的确实不地道……”

“你们继续下棋吧,我去找找望山。”

老村长的声音沙哑,却出奇的平静。

此时的赵望山正在门口跟几个村民吹嘘着。

“治安所的周队长说了,铁柱,这回啊,最少得判三年!”

“我赵望山向来做事公道,亲侄子犯法也一样举报!”

老村长站在远处,手指不由自主的微微发抖。

王秋实正要上前,被他一把拉住。

“望山啊……”

院子门口的几人顿时鸦雀无声,建议是老村长纷纷散去。

“那个我们就先走了……”

赵望山见是自己大哥,脸上的横肉抖了抖,强颜欢笑道。

“大哥,咱进屋说?”

老村长摇了摇头,随后缓缓开口。

“望山啊,铁柱毕竟是你亲侄子。”

“亲侄子咋了?他拿刀要砍我的时候想过我是他叔吗?”

“铁柱那孩子性子急,要不然可不会……”

“不会什么?”

赵望山打断了老村长的话,从兜里掏出一个红本本来。

“看这是林业局刚发的举报证书,这要不是我及时制止,那小鹿还不定被伤害成什么样……”

老村长听后沉默了良久,缓缓从怀中掏出来个布包。

“这是家里最后……”

“你少来这套,我知道全村人都夸你是个好村长,说我赵望山就会钻钱眼!”

“现在呢?现在你儿子进去了!赵望山是大义灭亲的模范!”

听到这话,王秋实却是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这一家子都是些什么人?

“望山叔,那也就是组织,看你有觉悟!”

“可你想想,铁柱可是你亲侄子!这么多年了,你也没个儿子,以后不得铁柱养老送终啊?”

听到王秋实的话语,赵望山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是吧……自己今年都四十有八了……

这婆娘的肚子却是连个动静都没有……

他脑海中回想起铁柱小时候骑在他脖子上摘枣的画面。

那孩子当时笑得那么欢,自己这么些年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

“铁柱哥是浑,可对你这个叔叔却是真的!”

“望山叔,你就听我的吧,你要是不去,你会后悔一辈子!”

赵望山的声音一下子就哽咽了起来。

“秋实……你说的对……我现在就去,我现在就去找周队长……”

说着赵望山就挣扎着跑出了门,王秋实见状缓缓摇了摇头。

“村长,我就先把两头小鹿领回家去了,你早点休息。”

老村长点了点头,随后带着王秋实走到了后院的鹿棚。

两头鹿似乎对王秋实有格外的亲切感,时不时用湿漉漉的鼻子蹭着他的手。

“秋实哥!”

艾娃和艾莎这对姐妹正蹲在院子里择菜,看到王秋实领回两头小鹿,立刻扔下了手中的活计。

“这鹿真好看!”

艾娃小心翼翼的伸手摸了摸小鹿的耳朵。

“姐,你说它不会咬人吧?”

艾莎往后退了退,缩在姐姐的身后。

“这是梅花鹿,温顺着呢!”

王秋实笑着把缰绳拴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上,指着母鹿的角说道。

“你们看他的角现在还都是茸毛,等长老了就是鹿茸了!”

“这就是铁柱割的吗?这也太残忍了!”

“鹿鹿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割它?”

王秋实笑了笑,没有回答。

“就是哥这鹿要怎么养?我看他们都不怎么吃草……”

“这个得慢慢喂,现在先喂他们爱吃的,等熟悉了以后再改饲料。”

王秋实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红枣,他把枣放在手心上,小鹿立刻凑过来舔食。

“这鹿就交给你们俩了,为他们要定时定量,水也要干净,棚子一定要通风!”

正说着,杨秀娟从屋子里缓缓探出个脑袋来。

“就是我听说你要办养殖场?”

“现在都不让私有经营,难不成还能批你个公有养殖基地?”

“妈,您连这事都知道?”

王秋实笑着拍了拍手上的枣渣,转身对着杨秀娟说道。

“这事儿还真让您说着了,不过林业局那边说,咱们现在只能办一个集体养殖场,他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就咱村这条件,连个像样的兽医都没有,养死了算谁的?”

杨秀娟听后撇了撇嘴,她还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太过老实。

“这不是要请专家来培训嘛……”

“您看这是县里批的条子!”

艾娃和艾莎听后都是凑了过来,但她们现在已经听得懂讲话,可始终对汉字还是不够了解。

“上面说咱们可以搞一个特种养殖合作社,先试养梅花鹿,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扩大规模……”

“好像是不错啊……”

杨秀娟突然插话。

“那养殖场的收益怎么分?咱总不能白干吧?”

“妈,我就知道您惦记这个!”

“按照县里的意思,收益四成归集体,三成用来扩大规模剩下的三成就按工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