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误入荷花深处

换源: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咚咚咚,咚咚咚”,八点,楼下,两台压路机又开始了一天嘈杂的工作。

李小小猛地坐起来,顶着睡意强压怒火,狠狠的按下了手机闹铃的暂停键。“卧槽,一大早就顶叮叮咚咚,还让不让人睡个懒觉,好好的睡假又被这帮孙子破坏了,扫兴”。嘟囔着樱桃小嘴,李小小在温暖的狗窝里挣扎了几秒,睡意已然阑珊,还是放弃了抵抗,摸着眼镜极不情愿的起来洗漱。

李小小,性别,女。民族,月光族。年方二九,身高五尺,电商公司小小美工一名。长发飘飘,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压在直挺挺的鼻梁上,纤细弱小的身材,总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的错觉,实际上李小小高中时期已是黑带八段,等闲之辈不能近身。本人自诩生平并无大志,然则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走遍天下美景为人生三大目标。

在深圳这座充满鸡血的城市里,不乏像某些”打工,这辈子都不会打工“的打工人,也不缺像李小小一样渴望躺平的咸鱼一族,她时常跟朋友开玩笑,“捡钱和捡瓶子本质上没有区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天干物燥,同去捡瓶子可好?”。

今日略施粉黛,穿上拼夕夕新入手的素衣碎花长裙,虽称不上风华绝代,倒也算的是出尘脱俗的小清新萝莉。整理好了仪容,李小小背上相机,撑着伞来到住处附近的荷花园。

八月,正是荷花开放极盛之时,不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胜景真是让人沉醉其中,沁人心脾。细雨微风,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清香让李小小的心情愉悦了许多。收起雨伞,依靠着湖心亭的栏杆,李小小拿起相机开始寻找拍摄角度。一阵阵搜寻,一阵阵快门的咔嚓声。

突然,镜头里出现一朵五彩斑斓的荷花骨朵,李小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次定睛一看,确是五彩荷花,心中满是疑虑,从来荷花都是粉红、鹅黄居多,想来必是有好事者为之。但这荷花却也是令人惊艳,花开堪折直须折,不如走近前去一探究竟,于是开动11路公交车,踱步向前寻去。

越靠近,荷花香味愈浓,更让人奇怪的是方才明明是花骨朵,竟然随着脚步的临近仿若逐渐盛开。李小小更加疑惑,可越靠近此时头脑越清醒仿佛大彻大悟,待到近前观看,荷花已然盛开,一刹那,万籁俱寂。

微风伴微雨,碧玉般的荷叶上滚动着一些晶莹的水珠,好似大小珍珠掉落玉盘。李小小手中的伞不觉已掉落,伸出纤纤素手,情不自禁的摘向那朵五彩斑斓的荷花。荷花折断的一瞬间,李小小只感觉世界都被这五彩荷花包围。花的倩影花的清香带着她走向了荷花深处,逐渐失去了意识.....

此时耳畔响起一首李清照的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再睁眼时,李小小发现自己躺在河边的芦苇丛中。她揉了揉眼睛,第一反应是:“这cosplay大会办得挺逼真啊...“

远处传来马蹄声,一辆古色古香的马车正疾驰而来。车夫穿着电视剧里才见过的古装,挥鞭喊道:“让道!“

“现在的群演都这么敬业了?“李小小嘀咕着,掏出手机想拍照,却发现没信号。更糟的是,手机电量显示只剩1%。

她站起身,突然注意到自己的衣服——粗布襦裙,腰间别着个绣工粗糙的荷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枚铜钱和一支朴素的木簪。

“这剧组也太抠门了吧...“她正吐槽着,一阵眩晕袭来,再次失去意识。

昏迷前,她隐约看见月白襕衫的公子掀开车帘,琉璃色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诧异...

李小小是被一阵苦涩的药香呛醒的。

睁开眼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檀木雕花的床架上挂着月白色纱帐,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龙涎香。

“我这是...在拍戏?“她摸了摸身上,粗布襦裙还在,手机却不见了。

“姑娘醒了?“清朗的男声从屏风后传来。月白襕衫的公子手持药碗走近,琉璃色的眸子带着关切:“在下赵明轩,方才见姑娘晕倒在路边,便冒昧将你带回府中。“

李小小愣住:“你们剧组...还挺入戏啊?“

赵明轩微微蹙眉:“剧组?“

“就是...拍戏的地方。“她试探着问,“这里是横店吗?“

“横店?“赵明轩摇头,“此处是汴京西郊。“

李小小心里咯噔一下:“汴京?哪个汴京?“

“自然是东京汴梁。“赵明轩递过药碗,“姑娘莫非是外地来的?“

她接过药碗,突然注意到对方腰间别着的银鱼袋——那做工,那纹路,绝不是道具能仿制的。再低头看手中的青瓷碗,釉面温润如玉,底部还有细小的开片。

“卧槽...“她手一抖,药汁洒在裙摆上,“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赵明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姑娘说话倒是风趣。“他取出她的木簪,“这是姑娘的发簪。“目光在簪尾的“元祐“刻字上停留片刻,“看姑娘衣着,可是从江南来的?“

李小小接过木簪,心跳如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穿越了。

李小小坐在赵府客房的雕花木床上,盯着手中的木簪发呆。簪尾的“元祐“二字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嘲笑她的处境,烛火噼啪炸开一朵灯花,李小小触电般缩回摩挲木簪的手指。铜烛台上凝着层层烛泪,像极了深圳奶茶店卖的琥珀珍珠,这个联想让她喉头泛起荒谬的酸涩。窗棂外传来三更梆子响,更夫沙哑的吆喝惊起夜鸦,羽翼扑棱声混着铜壶滴漏的叮咚,将“元祐“二字碾碎在汴京的春夜里。

她突然翻身下榻,赤脚踩过冰凉的地砖。雕花橱柜里整整齐齐叠着粗布襦裙,最底下压着个褪色荷包——白日里赵明轩差人送来的换洗衣物中,竟还细心收着她昏迷时随身物件。荷包角落歪歪扭扭绣着朵荷花,针脚比深圳地铁口十元贴膜的手艺还糙。

“元祐...元祐...“李小小对着烛火转动木簪,突然想起高中历史课上老师敲着黑板强调:“元祐党人碑是宋徽宗时期...“尾音被教室外施工队的电钻声吞没,就像此刻窗外渐起的春雨吞没了汴京城的轮廓。

她猛地推开支摘窗,夜风卷着雨丝扑在脸上。远处庑廊下晃动的灯笼像漂浮的萤火,隐约可见守夜小厮蜷在廊柱下打盹。更深的黑暗里传来耕牛反刍的响动,混着麦秸堆特有的干燥气息——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真切触摸到北宋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