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异地审案

换源:

  宗义和马莲各怀心事来到客栈,马莲一见到赵佶就开告:

“官家,那李太亮果然是个大贪官。奴才不过是传个旨,他竟要给奴才一百两银。奴才哪会要他的银给官家抹黑?无论如何劝也没要。”

赵佶大赞马莲几句,赏了他五两银。

宗义这边就惨了,内心挣扎好久,还是没敢说出李太亮已起疑之事。

“李大人提审过微臣,问了些与案子有关之事。”

汪顺以为宗义会配合:

“那贪官可曾向宗将军索要贿赂?”

宗义已很佩服李太亮,没诬蔑他:

“这倒没有,问的事都很正常。”

李师师好奇:

“若是贪官,这种情况应该会出手。就算明着不说,也会给予暗示。”

“可能他还没来不及说出吧,”汪顺想得周到:

“现在这边的事已定,奴才要去雍丘县一趟,早点抓住李太亮的把柄,送他去见阎王。”

……

李太亮第一次接到圣旨,上次当县令,是朝廷下的公文。

主仆都很兴奋,要不是圣旨还有用,李厚年已将其供起来。

三个手下又被李太亮召来:

“这里的事暂时交给几位大人了,我要去雍丘县一趟。”

三人现在虽损失不小,对李太亮已生出不少佩服。

开始他们也以为李太亮只是怕包公的铡刀,李太亮那些养殖技术是实打实的厉害,更有一颗为百姓谋福之心,已快成李太亮的粉丝。

“这里的事没大人不行,大人现在去雍丘干啥?”

不用李太亮回答,江小维骄傲道:

“我家少爷奉旨,去雍丘县查办郑德友之子被杀一案。”

三人呆住,打死都不相信,赵佶会将这案子交给李太亮去查,因为实在没理由。

“江小姐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江小维拿出圣旨,大家才敢相信,看李太亮的眼神又不一样,已成他的粉丝。

陈问佩服道:

“大人好手段,官家就算不相信吴存用。不派朝廷之人,竟将此案交给你?看来要不了多久,大人就能高升了。”

“陈大人说笑了。”

这事李太亮倒不奇怪,毕竟是他上书为郑家喊冤,的确他最熟悉这案子。

有这道圣旨在,三人以为李太亮已得到圣恩,真正将李太亮视为领导。

蒋有才说:

“异地办案,恐会有诸多不便。大人只管将县衙的人带去,这里的事绝不会耽搁。”

……

雍丘离延津不远,条件比延津要差些。也因此,县令吴存用对李太亮多了几分不感冒。

吴存用顺利办完此案,还将李太亮的面子狠狠践踏一番,很是解气。

更让吴存用高兴的是,郑家也没有像许多受害者家庭那样,去到处喊冤,像是默认他的判法。

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最大的高兴。

这天,吴存用又打了个小官司,得到一些好处,正在后院与几个小妾享受生活。

“大人,那李太亮来了。”

一个年轻美妾不耐:“他来干啥?”

吴存用吐出葡萄皮:

“可能是说那件案子之事,我倒要看看这瘟神要说些啥,让他进来。”

李太亮和江小维来到大厅,吴存用已换了身官服,连起身相迎都省了。

“李大人稀客,咋会想到来我这里?”

李太亮以如此方式来,只是不想让其它同行说闲话,给吴存用最后一个不可能答应的机会:

“我也是现在才能抽出时间,郑伟一案,吴大人那判法太离谱,我想重新审理此案。”

“哈哈哈哈,”一阵大笑声,从吴存用和几个小妾口中传出。年轻美妾鄙视:

“李大人,这里可不是延津县,轮不到你来作主。”

“虽是同级,我家老爷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比起李大人不知高出多少,竟敢在我们面前大言不惭?”

有圣旨在,江小维也没咋怒:

“吴大人的意思是不愿重审此案了?”

“送客,”吴存用懒得再和李太亮废话:

“李太亮,别太将自己当个人物。在我们眼里,你就是坨狗屎。”

这下江小维再也忍不住了,拿出圣旨:

“吴存用,你竟敢抗旨不遵,该斩。”

吴存用看到圣旨,一家人都被吓傻,美妾很敢想:

“老爷,他这圣旨一定是假的。”

“住嘴,”吴存用见过圣旨,再说李太亮也没那胆子。

“李大人,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你就原谅我一次。这案你要审,在下一定协助。”

李太亮现在已不止是要审这案,他看着吴存用,仿佛看到一大堆的积分。

“这案是吴大人所办,你得回避,我就不需要你协助了。”

吴存用大急,李太亮连协助都不要他,他已嗅到其中的危险,赶忙派人去通知吕家。

有人已先到那里一步。

……

汪顺为了立功,亲自来到吕府,受到吕家父子亲自接待。

“阁下说有重要之事,不知是?”

“有关令郎一案,”汪顺看了眼被告吕其禄:

“吴存用的胆子不小,在大街上行凶,那么多人看到,竟敢判吕公子正当防御?”

父子俩惊怒,吕其禄瞪着汪顺:

“休要污蔑我们,这里不欢迎你,滚出去。”

汪顺已派人对此案了解,他也急。

这件案子被李太亮说对了,真是件冤案。若李太亮公事公办,他们将会劳而无用。

“叫我滚?你好大的胆。只要我走出这里,要不到几日,你便会人头落地,不相信就试试?”

吕万伦将吕其禄打住:

“先生是啥意思,不妨直言,我们一定洗耳恭听。”

汪顺的大人物举止,将吕万伦镇住。

“此案已捅上天了,官家已将此案交由延津县县令李太亮重审。”

“啊!”吕其禄惊叫一声,吕万伦连惊叫都未能发出。

“怎么可能?不过一件小案,官家怎么会知晓?”

“此案是李太亮上奏的,官家也来了兴趣。”

吕万伦顾不得擦额头上的汗,向汪顺重重一礼:

“还请先生教我们咋做,只要能躲过此劫,我们一定感先生大恩。”

真要是能过关,汪顺倒不介意捞些好处:

“李太亮你们可知道?”

吕万伦眼睛一亮:

“知道,听说此人很贪财。”

“不错,你们就用他喜欢之物去打动他。哪怕他收到你们一两银子,令郎都能安然无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